邱兴邦1李春梅2
(1青岛市黄岛区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青岛黄岛266400)
(2青岛市黄岛区第二人民医院功检科青岛黄岛266400)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气管憩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临床证实的83例气管憩室的MSCT影像表现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83例气管憩室均位于胸廓入口,单发,气管右侧6~9点位置,MSCT均表现为外缘光整,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含气囊腔,囊壁内缘清晰光滑,囊内分隔55例(约66%),囊腔与气管相通17例(约20%),囊腔主体与气管关系密切,28例气管形态呈刀鞘状。结论:气管旁与气管连接紧密且囊壁光整,内可有(或无)分隔的含气囊腔,可作为气管憩室的典型CT表现。
【关键词】胸部;气管;憩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R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4-0194-02
气管憩室,多在查体或胸部其它疾病CT检查时发现,是累及气管并突出于气管腔外的囊性病变,无临床症状。MSCT及其后处理技术的应用,气管憩室的检出率大大提高。本组总结83例气管憩室的MSCT影像表现,意在提高对其加深认识,避免与气管旁相似含气囊性结构的误诊。
1.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因查体或其它胸部疾患进行胸部CT扫描所发现83例气管憩室患者影像资料,女46例,男37例,年龄31岁~65岁,平均年龄43岁。将本组病例按年龄分为3组;31岁~45岁检查发现病变25例,46岁-55岁发现病变34例,56岁~65岁发现病变24例。
采用GELightSpeed16排螺旋CT机,患者吸气后屏气状态进行扫描,扫描范围:颈6-至肺底水平。扫描条件:120Kv,110mA,矩阵512×512,层厚5mm、间隔5mm,所有病例均1.25mm层厚、1.0mm间隔传输至深蓝系统的AW4.2工作站进行冠状位、失状位多平面重组(MPR)后重建。
2.结果
本组83例气管憩室均为单发含气囊腔,位于胸廓入口,胸1水平居多,气管右侧6~9点位置,无液气平面。
憩室大小约6mm-29mm不等,上下径大于前后径居多,横轴位扫描结合冠状位、失状位多平面重组所见,形态各异;憩室呈类圆形64例,长椭圆形13例,分叶状6例,憩室壁薄于气管壁,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囊壁内缘清晰光滑,囊内分隔55例(约占66%),文献描述在MPR重建像可见类似于气管壁状皱褶征象,在本组83例气管憩室中未见。本组17例(约20%)横轴位扫描可见憩室囊腔与气管相通,通道狭窄呈裂隙,MPR后重建中11例可见裂隙状通道。囊腔主体与气管关系密切,28例气管形态呈刀鞘状改变,应为病人肺气肿所致与气管憩室并无相关性,有文献报道憩室壁钙化影像在本组病例中未出现。
3.讨论
3.1成因
气管憩室是由多种原因致局部气管壁薄弱膨出的一种良性病变,1838年Rokitansky首先报告本病症[1]。气管憩室无临床症状,多为查体或其它肺部疾患CT检查时发现。本组资料结合文献报道,气管憩室发生率在发生年龄及男女比例上无明确统计学意义。多数学者[2]将气管憩室分为先天性、后天挤压、后天牵引等三种类型:先天性憩室多由于胚胎期气管、支气管发育不全,残余性突起或局部气管软骨环及软骨间膜的异常发育和薄弱,导致气管粘膜及粘膜下层透过肌层向外突出形成憩室。后天挤压是气道发育薄弱和气腔压力升高,如肺气肿及剧烈咳嗽等因素,内衬呼吸上皮细胞,不含平滑肌和软骨等成分,多为宽开口,可沿气管各处发生。后天牵引多为局部淋巴腺炎等的黏连和牵拉。本组气管憩室均位于胸廓入口右侧,与文献报道胸廓入口处为气管胸外与胸内的转变点,中线偏左侧有食道而其右侧缺乏保护,憩室右侧多发相符合。
3.2MSCT诊断要点
气管憩室通过CT轴扫及MPR重建处理诊断并不难,典型CT表现是:气管旁与气管连接紧密且囊壁光整,内可有(或无)分隔的含气囊腔,部分病例可见裂隙样通道与气管相通。
本组83例气管憩室均位于胸1水平,胸廓入口右侧气管旁,6~9点位置,与气管联系紧密,憩室大小不等,上下径大于前后径居多,横轴位扫描结合冠状位、失状位多平面重组所见,憩室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形态各异:类圆形,长椭圆形,分叶状,憩室壁薄于气管壁,与多数文献报道较相符。囊壁内缘清晰光滑,囊内分隔55例(约占66%),文献描述在MPR重建像可见类似于气管壁状皱褶征象,在本组病例中未见,可能是病例积累较少原因。本组17例(约20%)横轴位扫描可见憩室囊腔与气管相通,通道狭窄呈裂隙,MPR后重建中11例可见裂隙状通道,对诊断气管憩室有特异性。
3.3鉴别诊断
气管憩室认识不足易与胸廓入口处纵隔旁含气病变相混淆,需要与之鉴别。纵隔气肿:临床多见外伤性、自发性,CT多表现气体沿纵隔内软组织间隙条片状分布,范围较广泛,可伴有气胸[3]。肺尖疝:又称颈疝,Sibson's筋膜缺损或薄弱,肺组织向上突破而疝入颈部,多呈“山峰”样,底部与肺组织相连,易于鉴别。支气管囊肿多好发于中纵隔,且成含液体囊性结构与之鉴别不难。
MSCT的使用,提高了气管憩室检出率,同时降低了因普通X线检查气管旁胸廓入口处含气病变的误诊率,提高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陈宏猷,王虎,李诗等.气管憩室1例报道[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3,9(1):52-53.
[2]PolvcrosiR,CarloniA,PolettiV.Trachealandmainbronchialperticula:theroleofCT[J].RadiolMed,2008,113(2):181-189.
[3]杨文.多排螺旋CT在诊断气管憩室中的价值[J].当代医学,2013,19(26):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