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个体化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价值。 方法:将我院 15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75例。 对 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少, ADL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可有效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临床预后效果。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颅脑损伤 ADL评分 临床预后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院前急救全程优化护理的价值,分析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入手,随机从中抽取 64例作为本文研究的观察对象,并将这 64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受常规院前处理以及院前急救全程优化护理,前者归为参照组,后者归为实验组,并对两组的急救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次对比的共有四项观察指标,一项为急救反应时间、一项为急诊反应时间、一项为住院时间,最后一项为死亡率,经统计学的处理后可明显看出,四项观察指标的对比结果均为( p<0.05)。结论: 院前急救全程优化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适用于颅脑损伤急救中。

  • 标签: 院前急救全程优化护理 急救效果 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综合性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以2018年1月~2019年12月入住我院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术后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 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住院时间与对比组相比较短,且并发症发生率也小于对比组(P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 综合性护理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气管切开不同时机对重型颅脑损伤(HCI)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为更有效地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收治的1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气管切开的不同时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于颅脑损伤24 h内(早期)和24 h后(晚期)实施气管切开救治方案,观察两组HCI合并肺部感染者的病原菌构成及感染控制的有效率,比较其疗效及手术前后的肺通气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如肺部感染(33.75%)、皮下气肿(8.75%)、低氧血症(3.75%)、出血(10.00%)、食管气管瘘(6.25%)、气胸(6.25%)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1.25%、20.00%、13.75%、25.00%、21.25%和1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12.13、P < 0.001,χ2 = 4.11、P = 0.040,χ2 = 4.10、P = 0.040,χ2 = 6.23、P = 0.010,χ2 = 7.59、P = 0.010,χ2 = 6.01、P = 0.010)。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病原体主要分为革兰阴性菌(60.00%、51/85),以铜绿假单胞菌(25.88%、22/85)为主;革兰阳性菌(34.12%、29/85)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3.53%、20/85)为主;真菌(5.88%、5/85)感染中以白假丝酵母菌(4.71%、4/85)为主。观察组患者HCI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有效率(77.28%、21/27)显著优于对照组(32.66%、16/49)(χ2 = 14.18、P < 0.001),且其整体的生存率(88.89%、24/27)亦高于对照组(67.36%、33/49)(χ2 = 4.38、P = 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HCI合并肺部感染者PO2[(128.22 ± 11.79)mmHg]和SaO2[(96.55 ± 1.4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1.35 ± 10.27)mmHg和(94.26 ± 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5.37、9.47,P均< 0.001)。观察组中HCI合并肺部感染者PCO2[(35.79 ± 5.33)mmHg]低于对照组[(43.72 ± 6.0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8.77、P < 0.00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实施气管切开,能有效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气管切开 重型颅脑损伤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全面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7 年 1月至 2019 年 12 月我 院收治的 88 例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 44 例患者。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 加用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 (GCS)评分及 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 GCS 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干预组患者干预后 GC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干预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5.91%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9.5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全面护理干预能促进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苏醒,减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进行大力 推广。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全面护理干预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为了清楚的了解到高压氧舱在重症颅脑损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3 月收治的 70 例高压氧治疗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按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35 例 ,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性的 治疗 ,而实验组进行针对性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实验组在经过高压氧舱 治疗 之后 GOS 的评分标准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两组 GOS 评分分别为实验组( 14.02±0.45 ),对照组( 10.78±0.54 ),此外 NIHSS 评分实验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颅脑损伤在优质护理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配为实验组30人,对照组30人,给予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护理的满意度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方面。结果:将两组患者的评分数据相对比,实验组的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方式护理颅脑损伤患者,对患者健康质量的提升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颅脑损伤 优质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探究在患者进行 颅脑损伤术后采取相应的 护理干预措施 对其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选取 60 例 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组在术后采用专项护理干 预措施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16.67% 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66.67% ,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 结论: 针对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 标签: 颅脑损伤术 护理干预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手术后出现偏瘫肢体病症时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方法,观察该种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重度脑损伤手术后出现偏瘫肢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时间段为2017年1月到2019年12月,并且根据患者使用的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使用早期康复护理方法。结果:(1)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中护理12周后为76.32±7.83,对照组护理12周后生活质量评分为56.25±6.34,(P

  • 标签: 偏瘫肢体 重型颅脑损伤 早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以颅脑损伤患者记忆功能及功能独立性方面为切入点,探讨分析早期虚拟现实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TBI)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70例重型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序号奇偶性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与人工作业训练,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同时进行早期虚拟现实训练,均连续进行60 d康复训练。评估两组护理前后记忆功能及功能独立性状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RBMT-II及FIM各项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重型TBI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及早应用VR技术进行虚拟现实训练可有效减轻患者记忆功能障碍情况,有利于患者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整体改善,提高患者功能独立性。

  • 标签: 虚拟现实训练 重型颅脑损伤 康复护理 记忆功能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效果。方法:在 2018年度我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选取 68例,随机分 2组:观察组( 34例)在急救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对照组( 34例)在急救中应用常规急诊护理模式;对两组的急救时间、急救成功率及干预前后的 APACHEⅡ评分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比较两组的急救时间显示观察组明显更短( P< 0.05)。比较两组的急救成功率显示观察组明显更高( P< 0.05)。干预前比较两组的 APACHEⅡ评分显示无显著差异( P> 0.05);干预后比较两组的 APACHEⅡ评分显示观察组明显更低( P< 0.05)。结论: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的急救时间更短、急救成功率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路径 重症颅脑损伤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进一步改善肢体康复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年 5月 -2020年 1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其属于重型颅脑损伤,随后采用随机数字抽取法对 76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成果。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评分为( 6.55±1.28)分,对照组为( 3.61±1.25)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此同时,在语言能力恢复中,观察组患者得分为( 4.49±1.75)分,对照组则为( 1.79±1.0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的恢复、语言功能的提升具有积极效用,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重型颅脑损伤术 偏瘫 肢体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手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就其主要因素给予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纳入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50例,收集患者基础资料和临床信息,将出现术后颅内感染的患者设为发生组,未感染患者设为未发生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和主要因素。结果纳入的50例患者中,7例发生颅内感染,发生率为14.00%。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时间、低蛋白血症及引流管留置时间等均为导致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手术时间、低蛋白血症及引流管留置时间等均为老年重症颅内损伤患者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根据上述因素,制定相应防护对策,从而减少颅内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 标签: 颅脑损伤 颅内感染 危险因素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神经节苷脂辅助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疗效。 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在我院接受颅脑损伤治疗的 70 例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时间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 35 例和对照组 35 例, 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辅助治疗手段干预,观察组给予 神经节苷脂辅助模式,对照组给予控制性减压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经过 1 、 2 、 3 周 GCS 评分,观察组患者分别为 8.13±0.99 , 11.03±0.97 和 13.53±1.47 结果优于对照组 ,通过对比观察 组 GCS 评分结果略高于 对照组 ,和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比对对照组总发生率为 85.8%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几率为 31.4%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 结论 : 对 颅脑损伤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手段,采用神经节苷脂辅助控制减轻压术效果显著 ,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神经节苷脂 颅脑损伤 控制减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本院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切开气管,应用数字随机排序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治疗中采用常规护理)和研究组(40例,治疗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患者预后效果各项指标。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胃肠道护理体会。方法 在 18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亚低温治疗期间,做好基础护理、生命体征的监护及胃肠道护理等措施。结果 本研究中 24小时内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有 5例,其中出血量较多的有 3例;在亚低温治疗第一天内胃潴留的有 16例,其中胃潴留量较多的有 12例;第三天内胃潴留的有 15例,其中胃潴留量较多的有 13例,置入空肠营养管的有 4例;在亚低温治疗四天内通便(包括自解和灌肠)的有 8例。结论 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中,规范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尽快恢复胃肠道功能,对于患者长期生存有显著意义。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治疗 胃肠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是为了探究高压氧联合神经外科治疗方式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我们将会选取2018年间150例具有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将这150例患者进行随机的分配,方便进行试验的结果检测。为了平衡研究数据,每组人数均为75名。我们将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外科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方法,而为研究组患者提供常规方法的同时加入高压氧联合神经外科治疗方法。结果:在为两组患者提供了相同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比较数据的内容具体为治疗效果、GCS评分、患者在接受治疗过后苏醒所花费的时间。关于本次研究,相关医护人员在记录了两组患者的数据之后,对数据进行科学地总结以及统计,最后发现,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数据指标情况均呈现出比对照组患者良好的趋势,侧面说明了在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时采取高压氧联合神经外科治疗方式能够有更加明显的效果。结论:根据我们得到的结果数据,可以了解到给患者进行高压氧联合神经外科治疗所呈现的效果要好。由于重症颅脑损伤是一种临床急危的重症,因此需要我们投入较大的精力去研究造成其的病因,同时还需要选择治疗该病的方法,通过研究治疗效果来做最后的选择,根据患者身体的实际情况来采取措施,尽量提高临床治疗效率。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 高压氧联合神经外科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级监控管理+精细化护理模式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62例,按入院顺序不同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31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联合组基于常规组实施分级监控管理+精细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术后康复指标[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CU)治疗时间、住院天数]、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干预前后股、腘静脉血流速度。结果联合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天数短于常规组(均P<0.05);联合组干预1周后股、腘静脉血流速度快于常规组(均P<0.05);联合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常规组[6.45%(2/31)比25.81%(8/31),P<0.05];联合组出院时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常规组[93.55%(29/31)比70.97%(22/31),P<0.05]。结论分级监控管理+精细化护理模式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能显著加快血流速度,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提高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分级监控管理 精细化护理模式 重症颅脑损伤 昏迷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性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共 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学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 n=30)与对照组( n=30)。对于实验组进行综合性术后护理方式,对于对照组进行传统性护理方式,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住 ICU时长。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ICU时长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P<0.05)。 结论:通过我院本次实验可得出结论,综合性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护理中具有明显的应用成效,可以显著地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减短患者住ICU时长,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