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儿童开放眼外伤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近期救治的开放眼外伤患儿34例,比较受伤年龄、就诊时间、是否合并眼内炎等对预后的影响.结果①受伤年龄越小预后越差;②就诊时间越晚预后越差;③眼内炎严重影响儿童眼外伤的预后.结论对于儿童眼外伤重在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正确治疗能改善开放眼外伤患儿的预后.

  • 标签: 眼外伤 儿童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胫骨骨折临床常见。闭合胫骨骨折可采用钢板、髓内钉内固定,或者夹板、石膏等保守治疗方法,一般可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而开放胫骨骨折,多伴有相对严重的软组织损伤,采用上述方法通常疗效不佳,且感染、骨不连的发生率较高。2002年~2005年,我们采用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胫骨骨折67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 标签: 开放性胫骨骨折 外固定支架治疗 闭合性胫骨骨折 髓内钉内固定 疗效不佳 软组织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放眼外伤玻璃体手术的时机。方法回顾研究。选取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开放眼外伤患者100例(100眼),按受伤后至手术的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在伤后10~14天行玻璃体手术,研究组为伤后早期(2~4天)行玻璃体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随访3个月。结果研究组的总治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6.0%(χ2=8.306,P=0.000)。研究组术后继发性青光眼发生率为2.0%、外伤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4.0%,硅油依赖发生率为2.0%,玻璃体再积血率为0,均低于对照组相应的16.0%、22.0%、14.0%及12.0%,各参数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983,7.162,4.891,6.383,P=0.011,0.010,0.000,0.021)。结论开放眼外伤伤后早期行玻璃体手术,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外伤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外伤,眼,开放性 手术,玻璃体 效果,治疗 时机,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腹腔镜诊治腹部开放刀刺伤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到2014年9月间收治的开放刀刺伤患者50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实施腹腔探查,并实施对应的腹腔手术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诊断结果,并观察其手术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者中,46例可以在腹腔镜下有效探查,且探查准确率为92.0%.其中腹腔探查阳性和阴性的患者分别有38例和12例.38例探查阳性的患者24例在腹腔镜下成功治疗,其余14例患者在明确诊断之后中转开腹治疗.结论对腹部开放刀刺伤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探查和手术治疗,不仅具有创伤小、诊断有效率高、漏诊率低的特点,而且在腹腔镜辅助下的开腹手术治疗,术后愈合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腹腔镜诊治;腹部开放刀刺伤;临床体会中图分类号R6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213-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开放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架治疗开放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十五例开放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架进行手术治疗。记录不同类型、伴随疾病、手术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愈合时间和死亡率。对名患者进行了至少两年的临床和放射学随访。结果:对十五名平均年龄为71.5岁的患者进行了最终评估。平均手术时间41.1 min,全部病例均获得愈合,平均时间16周。术后1、3、6、12、24个月恢复评分分别为42.07±8.55、55.07±11.62、70.07±10.32、86.27±9.06和89.27±8.81。其中4例需要重新手术,10例感染,7例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螺钉移位,2例肢体缩短。结论:外固定器在开放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取得了满意的远期疗效,但由于并发症发生率高,近期功能效果不理想。因此,在使用外固定器时应充分权衡利弊,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和开放手术的患者。

  • 标签: 消化内科 护理 策略
  • 简介:一、病史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架治疗开放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十五例开放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架进行手术治疗。记录不同类型、伴随疾病、手术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愈合时间和死亡率。对名患者进行了至少两年的临床和放射学随访。结果:对十五名平均年龄为71.5岁的患者进行了最终评估。平均手术时间41.1 min,全部病例均获得愈合,平均时间16周。术后1、3、6、12、24个月恢复评分分别为42.07±8.55、55.07±11.62、70.07±10.32、86.27±9.06和89.27±8.81。其中4例需要重新手术,10例感染,7例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螺钉移位,2例肢体缩短。结论:外固定器在开放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取得了满意的远期疗效,但由于并发症发生率高,近期功能效果不理想。因此,在使用外固定器时应充分权衡利弊,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和开放手术的患者。

  • 标签: 消化内科 护理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系统回顾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开放损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现状,探讨其机制、临床效果及面临的挑战,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VSD技术在外伤开放创面、术后感染创面及慢性创面(如糖尿病足、褥疮等)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分析,重点关注其治疗机制、操作流程、护理要点及疗效差异。结果:研究表明,VSD技术在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感染率及缩短住院时间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其应用仍面临并发症管理、技术操作复杂及高成本等挑战。此外,VSD在不同类型创面中的疗效存在差异,需根据具体情况个性化应用。结论:VSD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创面治疗手段,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然而,未来仍需进一步研究以优化技术操作、扩大适应症范围,并降低成本,以促进其在更广泛的临床场景中的应用。

  • 标签: 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开放性损伤创面,创面愈合,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开放手外伤因其独特性,容易导致医院感染,对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产生严重影响。本研究综述了开放手外伤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包括外伤本身的特点、手术处理的时机与方法、医院环境、抗生素使用策略、患者自身因素等。探讨了减少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旨在为临床提供更全面的预防和治疗策略,以改善开放手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开放性手外伤 医院感染 抗生素使用 手术治疗 多学科团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摘除手术联合角膜散光松解术(FSAK)中对FSAK切口表面进行手动开放与不开放对于中低度角膜散光的矫正效果。方法前瞻队列研究。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到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眼科行白内障摘除手术的连续病例,根据患者意愿选择决定手术方式,观察组为开放FSAK,对照组为非开放FSAK。两组患者均在LensAR飞秒激光手术平台下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观察组对FSAK切口的角膜上皮进行手动开放,对照组不作手动开放。术后3个月行Pentacam HR角膜地形图检查。检查所有术眼的目标散光矫正量、术源散光、残余散光、矫正指数、角度误差。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分类变量使用卡方检验。结果纳入患者51例(61只眼),其中观察组27例(31只眼),对照组24例(30只眼)。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平均随访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目标散光矫正量分别为1.10(0.80,1.50)和1.30(0.98,1.7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29,P=0.084);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术源散光分别为0.70(0.59,1.25)和0.42(0.20,0.66)D(Z=-3.571,P<0.001),残余散光分别为(0.51±0.31)和(1.21±0.44)D(t=-7.238,P<0.001),矫正指数分别为0.78±0.32和0.38±0.25(t=5.386,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角度误差分别为-1.08°±10.76°和5.93°±46.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09,P=0.422)。结论开放FSAK对比非开放FSAK可以取得更好的散光矫正效果和更小的术后残余散光。

  • 标签: 激光,飞秒 白内障摘除术 散光 弧形切开 角膜切开术 对比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术中限制输血以及开放输血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接诊的术中输血病患200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甲组和乙组各1000例。甲组实行术中限制输血,乙组实行术中开放输血。综合分析两组的输血情况,比较人均输血量以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甲组的人均输血量为(2.2±0.3)U,明显比乙组的(3.4±0.7)U少,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输血率为4.0%、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明显比乙组的7.1%、12.68%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麻醉时间、术后拆线时间与乙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于术中采取限制输血的方式,可有效降低输血率,预防输血不良反应。

  • 标签: 开放性输血 效果 限制性输血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