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临床资料女患,42岁.以"右胸部刀刺伤呼吸困难2小时"急诊入院.查体:BP:90/60mmHg,P;95次/min.右肺呼吸音较对侧弱,胸部X线示右胸肋膈角消失,右肺萎陷约1/3.按"右开放性胸外伤、右血、气胸"急诊行右胸腔闭式引流术,引出血性胸液约250ml及中等量气体,术后3小时,患者出现大汗淋漓、心悸、气短加重、颜面潮红、四肢无力、烦躁至谵妄.T:39.5℃,Bp:150/94mmHg,P:160次/min,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动过速.追问病史:既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4年.4个月前于本院内分泌科保守治疗.临床诊断:创伤甲亢危象.急救措施:①吸氧②物理降温③镇静④氢化可的松200mg静点⑤口服他巴唑100mg⑥利血平2mg肌肉注射⑦口服心得安60mg.2小时后上述症状明显缓解.Bp:101/65mmHg,P:90次/min.
简介:摘要开放性心脏外伤是临床中极为凶险的疾病,死亡率高。本文总结9例心脏外伤病例,提出在心脏外伤救治过程中,快速、准确的诊断及果断的手术治疗,为救治心脏外伤的最重要环节。依据病人受伤部位,循环指标的改变,一俟怀疑心脏外伤,即应果断实施手术,不可因为繁杂检查而延误手术抢救时机。如病情允许进行检查,进行简便、有效、迅速有明确目的的检查,且在检查中随时做好胸部手术准备。心脏外伤的救治在术中、术后的动态心电监测,连续的心肌酶谱检查及动态连续的超声及X线检查为最常用、最有效的监护措施,可为心脏外伤的救治提供可靠的动态数据,为临床用药和预测愈后提供可靠的依据,心肌的保护是心脏外伤手术后需要首先重视的问题,应在实验室检查的数据、心电监测及动态超声、X线检查的基础上合理用药,注意保护全身其它各主要脏器功能,慎用强心药物。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近节指骨开放性粉碎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单一克氏针治疗近节指骨开放性粉碎骨折124例(162指),均为绞伤或压砸伤。手术方法采用克氏针纵贯近指间关节于屈曲30°位并从中节指骨中段背侧穿出固定;术后4~6周去石膏托进行功能练习,5~8周拔除克氏针,随访骨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07例(143指)获得13~48个月(平均26.5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临床愈合时间为5—9周,平均7.4周,骨延迟愈合5例9指。TAFS功能评分:优69指,良46指,差28指,优良率为80.4%。无感染、骨折不愈合及“钮扣指”畸形发生。结论改良克氏针内固定具有操作简单、固定有效及无副损伤等优点,是治疗近节指骨开放性粉碎骨折的有效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早期处理及治疗效果。方法131例(164肢)患者入院创面反复冲洗清创,早期修复软组织为主,提供软组织修复的初期稳定,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外支架固定107肢,不扩髓绞锁髓内钉固定34肢,钢板内固定11肢,石膏外固定7肢等。结果123例(154肢)均获7~21.5个月随访,平均1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5~21个月,平均7.7个月,其中延迟愈合6肢,占3.9%;2肢不愈合,占1.3%,二次手术治愈。Johner-Wruh评分标准129肢优、19肢良,2肢中,4肢差,优良率96.1%。结论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早期提供较理想的软组织修复,用外固定支架稳定骨折,尤其适用Ⅲ度开放骨折,可获良好治疗效果。
简介:目的观察开放性骨折创面的院内污染情况和感染常见细菌种类,探讨有效预防创口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6例病人39处开放性骨折创面在入院时、清创前后及术后6例感染创口用棉拭子取材,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找到创面新增细菌种类.并对感染菌株进行药敏试验;详细记录病人的治疗过程,分析造成污染和感染因素。结果本组病人人院时创面污染的细菌有11种,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69.62%)和革兰阳性杆菌(20.25%),革兰阴性细菌污染较少(10.13%);与入院时比较,清创前有14个创口创面有9种新增细菌出现,主要为人体体表的革兰阳性细菌如表皮葡萄球菌和医院内常见菌株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表明病人创口在入院后至清创前这段时间内有新的污染,清创前新增污染细菌主要出现在从入院到清创开始之间时间较长(超过3h)的创面上;清创后有5处创口查出细菌,主要为革兰阴性细菌;6例术后感染创口中有4例的致病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均为条件致病菌,并对p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并且这4例病人的创口感染菌与入院时同一创面组织内检出的细菌不一致,表明为院内感染。结论院内污染主要发生在入院至清创前,此阶段应为护理预防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