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现代大学治理日趋重视依靠法律法规和大学章程来治理学校事务,也越发注重通过“人格之治”来彰显“人”的主体地位。大学“法规之治”历史悠久,是依法治国和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无论是“法规之治”还是“人格之治”,都存在一些局限和弊端,面临若干掣肘和困难。这导致大学治理实践乱象丛生。深入研讨“法规之治”的内在规律和意蕴,分析国内大学该类治理的现状、弊端及其归因,厘清“法规之治”与“人格之治”的关系及其各自职能,聚焦问题,规避局限,全面清除掣肘和路障,构建治理和矫正策略,从而促成“法规之治”与“人格之治”的互补相融,构建现代大学“人格”与“法规”兼治的育人生态。
简介:在社会日益复杂的今天,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大义灭亲”与“亲亲相隐”?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我国学界对孔子的“亲亲相隐”论进行了比较激烈的争论,多数人肯定“亲亲相隐”论,并给予其重新解读。其反面“大义灭亲”则应当冷静对待。从伦理学理论上看,“大义灭亲”与“亲亲相隐”的矛盾就是“孝”与“公正”的矛盾,需要在一个对“孝”与“公正”的关系有明确界定的、科学而成熟的规范伦理学理论指导下,才能够获得正确的答案。但当今,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还没有这样的伦理学。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我们可以基于存在主义哲学、康德的道德定然律令和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处理“大义灭亲”与“亲亲相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