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四肢骨折治疗中实施经皮微创固定术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入选的78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97.44%,高于对照组82.05%,P

  • 标签: 四肢骨折 经皮微创内固定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为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和传统手术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取2020年~2021年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A、B两组,传统治疗A组,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B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B组切口长度、操作时间、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A组,且生活质量水平显著优于A组(P

  • 标签: 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传统手术 胸腰椎骨折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观察丝线环行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2008年,运用丝线环行固定治疗髌骨骨折36例,采用膝前正中入路。结果36例患者均获平均8个月随访。结论以丝线环行固定治疗髌骨骨折,能达到骨折的解剖复位,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髌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 简介:目的对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固定治疗胸腰椎结合的进行效果观察.方法对我院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25例胸、腰椎患者采用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固定治疗,对一期术后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植骨无1例发生发症发生及复发,融合满意;无1例发生固定失败,手术前后凸角矫正度(17.4±1.8)°.结论经前路病灶清植骨一期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使病变部位在术后获得满意的稳定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

  • 标签: 病灶清除 植骨 内固定 胸腰椎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2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传统组和试验组,每组34例。传统组的治疗方案为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而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则为试验组的治疗方案。将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传统组患者(P<0.05)。结论 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过程中,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相比,患者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效果显著,能明显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可大幅度缩短,值得临床采用。

  • 标签: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究将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固定应用于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患者造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间收入的所有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随机抽取出64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实验,通过单双数抽签法,将所有患者进行两组均分,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实验组,每组中录入3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石膏外固定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应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固定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的改善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愈合时间为(8.2±1.5)周,明显较对照组患者的(14.6±2.6)周时间更短。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30(93.75%),其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6(81.2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固定方案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促进患者的骨折康复,并改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一种有效且积极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使用。关键词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固定;骨折治疗;四肢骨折;术后康复手掌指关节周围结构往往较为精细且结构复杂,容易出现较为明显的骨折状态,所以为了解决掌部骨折的固定和复位问题,就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案进行固定1。在本次研究中,探究将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固定应用于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患者造成的影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间收入的所有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随机抽取出64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实验,通过单双数抽签法,将所有患者进行两组均分,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实验组,每组中录入32例患者。对照组中性别信息为(男18例;女14例),患者年龄31—62岁,平均年龄(45.9±4.3)岁;实验组中性别信息为(男17例;女15例),患者年龄31—60岁,平均年龄(46.2±5.1)岁;所有患者均不合并其他全身器质性疾病。所有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石膏外固定方案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固定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取平卧位并将上肢进行外展,对患者进行臂丛神经麻醉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手术部位切开。根据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切口制作在手术过程中应当保护患者手上的粗大神经和静脉,根据患者手术部位和骨折类型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微型钢板对患者进行手指钢板固定,而在手术完成后不对患者进行石膏外固定,做好术后抗感染和药物治疗。1.3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各项数据均将其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实验结果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采用百分比(%)的形式进行数据记录,实验数据采用卡方值进行统计检验,实验结果中,患者的愈合时间数据则应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进行数据记录,数据应用t值进行检验,若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髓内及髓外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生物力学特征。方法:收集 2014年 2月至 2015年 1月我院就诊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82例,利用计算机随机分组,对照组 41例患者,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髓外固定治疗,观察组 41例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出血量及 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采取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术均可获得良好疗效,但髓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率相对较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推荐。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髓内固定 髓外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 0-arm导航辅助下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寰枢椎骨折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82例(2018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寰枢椎骨折的患者开展研究,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A组(41例)采用徒手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B组(41例)采用0-arm导航辅助下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骨折复位质量(采用Matta影像学评分)。结果 治疗后,B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优于A组,B组患者的骨折复位质量优于A组,P<0.05;结论:对寰枢椎骨折的患者,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在胸腰椎脊柱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研究时间与研究对象分别设定为2020年6月到2021年8月我院接收的60例胸腰椎脊柱骨折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切开式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试验组接受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观察术前、术后6个月的矢状面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Oswestry指数变化。结果:术前与术后6个月两组的矢状面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Oswestry指数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Oswestry指数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的降低程度更高(P

  • 标签: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 切开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 胸腰椎脊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后路和前路手术固定融合术用于脊柱骨折的价值。方法:2021年5月-2022年5月本科接诊脊柱骨折病人7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后路手术固定融合术,对照组采取前路手术固定融合术。对比ACTH水平等指标。结果:关于ACTH水平,术后:试验组数据(51.43±6.04)ng/L,和对照组数据(63.47±7.38)ng/L相比更低(P<0.05)。关于Cobb’s角,术后:试验组数据(6.79±1.34)°,和对照组数据(11.83±1.93)°相比更低(P<0.05)。结论:脊柱骨折用后路手术固定融合术,ACTH水平降低更加明显,Cobb’s角改善更为迅速。

  • 标签: 脊柱骨折 前路手术 影响 内固定融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创经皮接骨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经双盲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0例,实验组接受微创经皮接骨板固定治疗,参照组接受常规切开复位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延迟愈合)。结果:患者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均比参照组较低(P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微创 经皮接骨板内固定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创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手术的患者进行手术护理干预,探究其临床效果。方法:跟踪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实施微创PFNA治疗的108例老年转子间骨折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干预模式,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手术护理的干预模式,对比观察组及对照组这两组患者的手术指征、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6%,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4.82%,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实施微创PFNA治疗,采用手术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情况,显著的缩短了患者治疗时间和康复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安全性高,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医患关系的持续发展,具有临床应用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微创PFNA 老年转子间骨折 并发症 手术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1月份至2014年12月份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进行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DHS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取PFNA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较对照组更有优势(P<0.05)。结论针对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使用PFNA治疗的效果较为明显,且治疗效果好,疗效高。

  • 标签: PFNA 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ENA对于不同类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从2019年9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6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Evans分型将患者分成II型19例,III型31例,IV型6例,V型5例。各组均接受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进行治疗,比较不同类型患者包括牵引时间、手术时间、出血力量、下地负重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愈合时间等治疗相关情况,以及各组的治疗优良率和并发症率等情况。结果:不同类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PFNA治疗,均取得理想的效果,在牵引时间、手术时间、出血力量、下地负重时间、住院天数、愈合时间、各类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优良率方面,II型、IV型均为100%,III型为96.77%,V型为60.00%。V型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低于其余类型,P均0.05。结论:严重的V型患者的PFNA治疗预后相对较差,因此建议骨质疏松的老年人群要加强钙质补充,做好日常防护,避免出现严重的V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总体来看,PFNA对于不同类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都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PFNA 股骨粗隆间骨折 Evans分型 髋关节功能
  • 简介: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锁定板(LPFP)与动力髋螺钉固定(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FI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射阳县人民医院2013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老年FIF患者80例,根据采用的术式不同分成DHS组36例与LPFP组44例。术后随访10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FP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FP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FP组优良率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LPFP术式治疗老年FIF较DHS疗效好、恢复快、安全性高。

  • 标签: 股骨骨折 老年人 内固定器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腰椎骨折(无神经损伤)患者接受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40例胸腰椎骨折(无神经损伤)患者进行手术研究,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甲组(20例,常规固定术)与乙组(20例,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研究指标为手术指标、恢复情况。结果:乙组胸腰椎骨折(无神经损伤)患者手术指标优于甲组胸腰椎骨折(无神经损伤)患者,P<0.05;乙组胸腰椎骨折(无神经损伤)患者恢复效果好于甲组胸腰椎骨折(无神经损伤)患者,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无神经损伤)患者接受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更有利于脊柱恢复,疼痛指数低,手术优势明显。

  • 标签: 内固定术 胸腰椎骨折 手术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与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动力髋螺钉治疗,观察组进行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术中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术中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距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比动力髋螺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行。

  • 标签: 动力髋螺钉 防旋髓内钉内固定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时,采取动力髋螺钉与防旋髓内钉固定的价值。方法:择本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对照组(行动力髋螺钉治疗)、观察组(行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指标优对照组,P<0.05;观察组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具有高临床价值,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痊愈速度。

  • 标签: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治疗 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