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AD与其部分血管性危险因素关系,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对AD合并慢性脑缺血小鼠模型干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医院神经内科自1975年至2009年收治849例痴呆患者(确诊AD549例,非AD300例1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AD与血管性因素相关性。Tg+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TanⅡA低剂量组、模型+TanⅡA中剂量组、模型+TanⅡA高剂量组)或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TrdnⅡA10mg/(kg·d)组],分别建立AD合并慢性脑缺血小鼠模型并给予TanⅡA干预。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变化,ELISA法检测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RT—PCR检测脑组织Aβ前体蛋白(APP)、VEGF、VEGFR.1mRNA含量,Westernblotting检测脑组织APP、A13、VEGF、VEGFR-1蛋白表达。另在细胞水平观察TanⅡA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成管影响及VEGFR-1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AD与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高脂血症等血管性危险因素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非血管性冈素肺炎则无相关关系。与模型组比较,模型+TanⅡA中剂量组、模型+TanⅡA高剂量组寻台时间及游泳距离明显缩短.避暗潜伏期明显延长、错误次数减少,血浆vEGF表达明显下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模型+TanⅡA10mg/(kg·d)组中位生存时间延长约24d,APP、VEGFnqRNA表达明显下调,VEGFR-1mRNA表达明显上调,APP、Aβ、VEGF蛋白表达明显下调.VEGFR-1蛋白表达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氧+TanⅡA5μg/mL组HUVEC细胞毛细管形态完整且密度升高,VEGFR-1mRNA和蛋白表达较低氧组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发病与其血管性因素密切相关。TanμA可能�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因素 丹参酮ⅡA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l
  • 简介:脑梗死具有发病率、致死率及致残率高特点,其治疗方法多样,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现动脉栓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对脑梗死成因、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概念及应用、动脉栓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 大动脉闭塞型脑梗死 动脉取栓
  • 简介:目的:调查35-45岁之间女性睡眠障碍主要症状表现。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结果:睡眠障碍越重,症状越多。疲劳、头晕、头疼、烦躁发生率较高。睡眠障碍者伴有月经失调者达48.3%,二者相关较高。结论:睡眠障碍伴随症状,与睡眠质量优劣呈正相关。

  • 标签: 女性 睡眠障碍
  • 简介:患者男,28岁,因"头痛18d,肢体无力2d"于2010年10月21日入院.患者18d前因疲劳睡觉时颈部枕床旁护栏,醒出现右侧颈部、枕部隐痛不适,疼痛呈阵发性,开始未予重视.2d前突然出现右侧颈部、枕部剧烈疼痛,并头晕、恶心、呕吐.首先是右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随后出现左侧肢体无力,视物双影,无恶心呕吐,无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求诊治入我科.患者既往体健,无吸烟、饮酒史,无特殊家族史.查体:血压120/90mmHg,神志清,言语流利.

  • 标签: 左侧肢体无力 梗死 半侧 延髓 恶心呕吐 剧烈疼痛
  • 简介:会诊联络精神病学(consultationliaisonpsychiatry,CLP)是精神病学个重要分支,在国外亦称综合性医院中精神病学(psychiatryingeneralhospital),主要研究精神科医生在综合性医院中开展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重点探讨心理社会因素、躯体疾病和精神障碍之间关系,进而从心理、社会和生物医学三方面来诊断和处理患者。

  • 标签: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 躯体疾病 心理社会因素 精神障碍
  • 简介:1精神障碍诊断简介临床思维方法是指临床医生根据收集感性资料,运用专业知识和经验,按客观规律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找出疾病本质特点,确定诊断和处置原则过程.在临床工作中误诊原因大致可归纳如下:①病史收集欠详细可靠.②病情表现不够充分.③病情观察不够客观,症状识别不正确.④采用诊断标准不够完善或不能正确使用诊断标准.⑤诊断思维过程不科学,例如对初始诊断假设采取固定和排他性思维方式.使自己陷于"先入为主"主观偏见之中.⑥科学发展水平所限,对某些疾病尚不能很好识别.为了达到正确诊断目的,必须注意疾病诊断三要件:临床病史与检查、辅助检查,及治疗观察.

  • 标签: 精神障碍 思维方法 SSD 情感性 精神因素
  • 简介:患者女性,70岁,因间断发热1月余伴意识改变18d入院.否认酒精和药物滥用史。患者于2009年12月因“排便异常”检查发现乙状结肠癌并于2009年12月28日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术后第8天患者出现高热,血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诊断金葡菌败血症,予以抗感染治疗2周,体温渐正常。但患者长期进食差,以肠外营养为主,于2010年1月30日起逐渐出现精神差、昏睡,伴小便失禁,予脑保护等相应治疗,但昏睡症状改善不明显,并呈加重趋势。

  • 标签: 小脑疾病 WEMICKE脑病 磁共振成像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2岁,陕西籍,汉族,已婚。因“进行性反应迟钝,言行异常5月余”于2008年3月收住院。2007年9月患者发热,体温38.5℃,经抗炎、对症治疗1周,体温恢复正常。继而出现耳鸣、呃逆、口齿不清、行走不稳、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言行异常、睡眠增多等症状。2007年10月就诊于西安某三甲医院行头颅CT示:左侧基底节区腔梗塞。2007年11月行头颅MRI示:右侧侧脑室腔梗;脑脊液结果:红细胞计数:2/mm3,白细胞计数:40/mm3,淋巴细胞计数:91%,单核细胞计数:8%,浆细胞计数:1%,病毒系列(-)。血清叶酸:2.73ng/ml,血清维生素B12:836.00pg/ml。

  • 标签: 克一雅病 精神症状起病
  • 简介:  [编者按]本指南由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卒中协会卒中委员会颁布,由动脉粥样硬化性周围血管病多学科工作组、心血管病护理学会、临床心脏病学会、营养运动及代谢学会、医疗质量及结局研究多学科工作组联合发起.希望能对我国缺血性卒中级预防起到指导作用.……

  • 标签: 美国心脏病学会 卒中 危险因素 一级预防
  • 简介:血管性痴呆定义正在重新修订.痴呆多灶梗死模式和阿尔茨海默模式,常称作是多灶梗死性痴呆.这称谓正在被更广泛概念即血管性认知损害所取代.概念演变反映了对构成这种复杂综合征基础致病机制更为深刻理解.作为这修订工作结果,在过去25年中,新诊断标准已经确立,并且导致了关于精确定义和有限互动评价可靠性新问题.临床医生和调查者所选择血管性痴呆特异诊断标准,对流行病学、疾病治疗和保健经济评价都有较大影响.

  • 标签: 卒中 认知损害 血管性痴呆 诊断标准 流行病学
  • 简介:目的构建多药耐药基因(MDR1)短发卡RNA表达质粒,并检测其对胶质瘤干细胞药物敏感性作用。方法培养脑胶质瘤干细胞;根据MDR1DNA序列设计shRNA,用Siportxp-1脂质体法转染胶质瘤干细胞。分别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Westernblot检测转染前后MDR1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使用活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对转染细胞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评价shRNA对多药耐药性逆转作用。结果成功构建MDR1shRNA表达质粒,转染组MDR1mRNA表达水平有所下降(P〈0.05),转染5d组下降最明显;RT—PCR结果显示MDR1mRNA水平降低,第3、5、7d抑制率分别为78.46%±14.17%,82.02%±11.87%,79.5%±13.27%。Westernblot结果显示:shRNA转染组P-糖蛋白(P-gp)表达降低,第3、5、7d抑制率分别为58.1%±6.5%,39.5%±5.2%,45.8%±8.6%;而药敏实验显示:阿霉素、长春新碱对转染MDRIshRNA胶质瘤干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出现凋亡峰(P〈0.05)。结论MDR1短发卡RNA可在转录水平对多药耐药进行调节,下调MDR1基因表达,提高药物敏感性,诱导细胞凋亡。

  • 标签: 胶质瘤干细胞 SHRNA 多药耐药基因(MDR1) 基因治疗
  • 简介:目的:在兔颅骨缺损中区植入组织工程骨,观察其成骨和对骨缺损修复作用。方法:兔髂骨,获取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培养,将获得骨髓基质成骨细胞与藻酸盐复合,制备成盘状组织工程骨,植入兔颅骨缺损区,单纯藻酸盐植入作为对照组,8周后行X线和组织学检查,观察其成骨和对骨缺损修复作用。结果:骨髓基质成骨细胞/藻酸钙复合物植入组,有明显新骨形成,而对照组无骨形成。结论:藻酸钙/骨髓基质成骨细胞复合物可用于修复非受力区、范围较小骨质缺损。

  • 标签: 组织工程 修复 骨髓基质成骨细胞 藻酸盐
  • 简介:目的:观察手术期护理运用到甲状腺次切除手术患者中,对患者睡眠质量所产生影响。方法:选出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接收并治疗甲状腺次切除手术患者106例,并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3例患者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53例患者施以手术期护理,比照2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总分与焦虑自评量表(SAS)总分、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总分。结果:观察组患者SDS总分与SAS总分、SRSS总分都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手术期护理运用到对甲状腺次切除手术患者辅以护理,能够促使患者睡眠质量得以提升,还可以增强患者生命质量,成效较优,值得医学领域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 标签: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手术全期护理 睡眠质量 价值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微电极引导立体定向治疗帕金森病疗效.方法对60例帕金森病患者分别行苍白球腹侧部(PVP)毁损术和/或丘脑腹中间核(Vim核)毁损术,观察术前及术后周病人临床症状改变情况.结果术前和术后周分别对病人行UPDRS评分,术前"开"状态评分为(47.82±6.48)分,术后周评分为(22.73±4.64)分,得分下降了52.47%;术前"关"状态评分为(90.75±17.52)分,术后周评分为(36.41±12.26)分,得分下降了59.88%.两种状态术前、术后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微电极引导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是种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治疗方法.

  • 标签: 帕金森病 微电极 立体定向 UPDRS评分 PD
  • 简介:中医对卒中认识也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与西医之父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同时代《黄帝内经-素问》(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前207)所称“仆击”、“薄厥”、“大厥”、“煎厥”、“偏枯”,指突发侧肢体运动障碍,并正确指出病因是“肥贵人膏粱之疾也”(图1)。

  • 标签: 卒中 中风 中国
  • 简介:患者,男性,16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面部、右上肢麻木20余天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右侧颜面部触觉减退,痛觉过敏.右侧上下肢痛觉过敏,触觉减弱.深感觉双侧对称.四肢肌力均为5级.各深肌腱反射对称,双侧病理征阳性.CT示:左侧丘脑区类圆形结节影,混杂密度,周围水肿明显(图1).MRI示:左侧丘脑区占位,大小3.0cm×3.2cm×3.0cm,等T1长T2信号,且信号不均匀,周围可见水肿带环绕,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不均匀(图2-4).胸部X线提示:双上肺斑点及条索状致密影,界限欠清,考虑肺结核.

  • 标签: 脑结核瘤 左侧 痛觉过敏 上肢麻木 肌腱反射 颜面部
  • 简介:患者男,62岁,教师,因突发头痛、呕吐、右侧肢体无力2h于2007年2月2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h安静中突发头痛,以左颞部甚,恶心、呕吐,言语不清。即来我院就诊,头颅CT示胼胝体高密度片状影延及顶叶.脑实质内未见异常密度灶,纵裂池及侧裂池密度增高,中线结构无移位。查体:血压21.3/12kPa,嗜睡状态,唤醒能简单回答问题.但答非所问,烦躁不安,

  • 标签: 胼胝体 脑出血
  • 简介:CJDCreutzfeldt—Jakobdisease简称,又称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是由具有感染性蛋白质朊蛋白(prionprotein,PrP)引起。CJD多在中年以后发病,以进行性痴呆、肌阵挛、锥体束征或锥体外系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理表现为大脑海绵状变性、神经细胞脱失及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免疫组化PrPsc阳性。本病预后极差,死亡率100%。临床较少见,且容易误诊,现将我院收治1例病例报道如下。

  • 标签: CREUTZFELDT JAKOB病 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 星形胶质细胞增生 锥体外系症状 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