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对痔瘘患者术后坐浴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6月90例痔瘘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遵循常规坐浴护理,实验组落实全面坐浴护理。比较两组痔瘘手术患者满意水平;术后住院时间、创面痊愈时间、换药次数、坐浴次数;护理前后患者创面炎症和疼痛程度;感染、水肿等痔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排便情况。结果:实验组痔瘘手术患者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住院时间、创面痊愈时间、换药次数、坐浴次数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创面炎症和疼痛程度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创面炎症和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感染、水肿等痔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排便间隔时间为(2.31±0.71)d,且排便时较为通畅;对照组患者排便间隔时间为(3.52±0.86)d,且排便通畅性欠佳,两组排便情况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面坐浴护理在痔瘘手术护理中干预结果确切,可减少感染、水肿等并发症,加速创面愈合,减轻疼痛和控制炎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换药和坐浴次数,患者满意水平高。

  • 标签: 痔瘘患者 术后坐浴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免疫复合物(IC)形成一般认为是清除抗原和终止免疫反应过程。在某些病理情况下,IC激活补体并沉积于血管壁、肾小球基底膜以及其它血管外组织中,引起炎症反应和免疫病理损伤。抗原抗体结合形成IC并激活补体时,C1、C2、C4依次活化,C42将C3裂解成为C3a、C3b,I因子再将C3b裂解为C3c、C3f、

  • 标签: 免疫复合物 ELISA 检测法 慢性乙型肝炎 肝病患者 阳性率
  • 简介:为了探讨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胃泌素变化意义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关系,检测46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胃泌素及Hp感染变化,并以2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胃泌素变化为对照,结果显示:肝硬化患者空腹血清胃泌素浓度为159.3±42.1ng/L,对照组为96.8±32.4ng/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hild-Pugh分级A、

  • 标签: 血清胃泌素 幽门螺杆菌感染 肝硬化患者 乙肝后 胃泌素浓度 Hp感染
  • 简介:背景:近年胃癌发生率呈逐步上升趋势,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对胃癌发生、发展可能起有一定作用。目的:研究TUG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及其对预后影响,并进一步探讨TUG1与p27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3年12月青岛市市立医院48例手术切除胃癌组织及其相应远端正常组织,采用qRT-PCR法检测TUG1mRNA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27、cyclinD1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TUG1表达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TUG1表达与预后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TUG1mRNA表达显著高于相应正常组织(6.18±0.19对5.09±0.16,P〈0.05),且其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有关(P〈0.01)。胃癌组织中p27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织(0.1709±0.0212对0.3087±0.0252,P〈0.01),cyclinD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0.3417±0.0271对0.2417±0.0173,P〈0.01),且p27蛋白表达与cyclinD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897,P〈0.01)。胃癌组织中TUG1表达与p27表达呈负相关(r=-0.730,P〈0.01),与cyclinD1表达呈正相关(r=0.809,P〈0.01)。TUG1高表达胃癌患者生存时间明显低于TUG1低表达者(P〈0.05)。结论:长链非编码RNATUG1可能通过p27/cyclinD1途径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癌基因作用,通过检测TUG1表达对判断胃癌患者预后具有潜在价值。

  • 标签: 胃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 TUG1 P27 细胞周期蛋白D1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细胞株BGC-823、SGC-7901多药耐药相关基因表达与其侵袭转移能力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胃癌细胞株BGC-823、SGC-7901多药耐药相关基因(包括ABCB1、MMP2、CDH1、CD44)mRNA表达水平。采用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迁徙实验评价两株胃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进而探讨胃癌细胞多药耐药相关基因表达与侵袭转移能力关系。结果荧光定量PCR实验发现胃癌细胞株BGC-823ABCB1、CDH1、CD44基因表达较SGC-7901高,而MMP2基因表达在SGC-7901中较高。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迁徙实验显示胃癌细胞株BGC-823迁徙能力比SGC-7901强。结论胃癌细胞多药耐药与侵袭转移有一定关系,CD44高表达在胃癌细胞侵袭转移中可能起主要作用。

  • 标签: 多药耐药 侵袭转移 ABCB1 MMP2 CDH1 CD44
  • 简介:肿瘤干细胞理论认为结肠癌发病、转移与复发与大肠癌干细胞有关。然而,机体免疫系统对大肠癌干细胞免疫识别、大肠癌肿瘤干细胞在诱导肿瘤免疫调节和免疫耐受作用及其机制仍然不明确,针对大肠癌干细胞免疫治疗也在起始阶段。本文拟对大肠癌干细胞与CD200之间相互关系作一综述。为大肠癌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大肠癌干细胞 CD200 CD200R 肿瘤免疫
  • 简介:脂多糖结合蛋白(LBP)是介导脂多糖(LPS)活化单核/巨噬细胞关键因子.尽管内毒素在慢性肝病和肝硬化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结合蛋白在肝硬化中意义尚不清楚.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内毒素和LBP水平,并探讨其与预后关系.方法:分别以基质显色法鲎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和LBP水平;伴腹水患者同时测定腹水内毒素和LBP水平,并进行2个月短期随访,记录存活情况.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和LB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其中伴腹水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显著高于无腹水患者(P<0.05).Child-PughC级肝硬化伴腹水患者腹水内毒素水平显著高于B级患者(P<0.05),而B级患者血浆LBP水平显著高于C级患者(P<0.05).短期随访显示肝硬化伴腹水死亡患者腹水内毒素水平显著高于存活者(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和LBP水平均升高,LBP水平升高可能是对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一种持续慢性炎症应答.腹水内毒素水平可以作为肝硬化伴腹水患者短期生存一个预测指标.

  • 标签: 肝硬化 内毒素 脂多糖结合蛋白 预后 腹水
  • 简介:目的探索应用瑞士奶酪模型干预原发性肝癌(PLC)患者在静脉留置针输液不良事件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我院接受治疗81例PLC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干预模式,和观察组41例,采取瑞士奶酪模型干预。比较两组输液不良事件、并发症发生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显著低于对照组4.0%(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9%,显著低于对照组27.5%(P<0.05);观察组患者总体满意度为95.1%,显著高于对照组72.5%(P<0.05)。结论应用瑞士奶酪模型管理应用静脉留置针治疗PLC患者,就是用心服务,以病人为中心,收效好。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瑞士奶酪模型 静脉留置针 护理
  • 简介:目的建立硫代乙酰胺(TAA)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探讨Norrin/Frizzled-4在肝损伤间质重建中作用。方法随机将32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8只和TAA诱导组(M组)24只。建立TAA诱导肝损伤大鼠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D105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原代肝星状细胞和肝组织Norrin/Frizzled-4信号通路中细胞外配体蛋白Norrin和细胞膜特异性受体蛋白Frizzled-4表达。结果24只TAA诱导组大鼠死亡11只(45.8%);病理学检查显示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建立成功;对照组血清CD105水平为(2.18±0.05)ng/mL,显著低于TAA处理1w组(2.36±0.07)ng/mL或2w组(2.42±0.03)ng/m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血清VEGF为(61.48±0.39)pg/mL,显著低于模型组(64.52±0.25)pg/m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原代肝星状细胞和正常肝组织不表达Norrin蛋白或Frizzled-4蛋白,或表达量很低,急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Norrin/Frizzled-4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急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Norrin/Frizzled-4蛋白表达上调,可能与急性肝损伤初期维持血管网络形态及肝间质重建有关。

  • 标签: 肝损伤 Norrin/Frizzled-4信号通路 间质重建 硫代乙酰胺 大鼠
  • 简介:我们1992—04/2003-11共收治9例独肾结石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9例病人均出现尿闭3d以上,由基层医院转入。其主要治疗手段全部通过膀胱镜逆行输尿管插管,使积尿排出,待肾功能完善后,再进行ESWL治疗,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肾结石 并发症 急性肾衰 治疗 先天性独肾
  • 简介:食管胃交界腺癌(AEG)发生于食管和胃交界区域,目前尚无统一分类标准,以解剖学为基础Siewert分类法逐渐被临床认可。Barrett’s食管通路和胃通路是AEG主要发病机制。手术切除是AEG主要治疗方法,新辅助疗法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预后,基因靶向疗法是治疗AEG新方向。目前,东西方国家对AEG研究结果存在争议,其病因、临床病理特点、分子生物学特点以及治疗方法等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就AEG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食管胃交界腺癌 分类法 危险因素 治疗
  • 简介:细胞调亡(apoptosis)是1972年英国生物学家Kerr等首次提出概念。它是由基因控制细胞自我消亡过程,其发生对机体维持稳态和组织器官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引起许多生物学家、免疫学以及临床学家浓厚兴趣,是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热点。近几年来已发现细胞调亡在造血、免疫和肿瘤发生机制上重要作用。认为以细胞凋亡为研究手段,可望进一步探讨和揭示疾病发生机制;探讨药物或其手段作用机理和耐药性;寻找新治疗药物和方法。深入研究细胞调亡发生机制及其基因控制并进行基因分离,可望人为地调控细胞调亡,提高治疗效果、预防疾病发生。

  • 标签: 细胞调亡 细胞凋亡 疾病 发生机制 临床学 首次
  • 简介:急性胰腺炎是胰腺急性炎症过程。急性胰腺炎尤其是重症胰腺炎,既是疗效不佳,又是治疗方案不定一个棘手疾病。第七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提出了急性胰腺炎诊治规范^[1]。诊规范提出急性胰腺炎治疗原则:①对胆源性胰腺炎,凡伴有胆道梗阻者应急诊手术或早期手术。无胆道梗阻者,先行非手术治疗,出院前做胆石症手术。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药物治疗 胆道梗阻 氧自由基 肠源性细菌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临时输液室是急诊病人治疗较为集中地方,病员流动量大,人员变动频繁,易发生护理差错。由于急诊科工作特点,护士各负其则,很多操作均需一人独立完成,如核对医嘱、加药、巡视;若收药时核对医嘱不严格可导致用法错误或漏用药物,加药时不认真查对可导致取错药液或不能查出杂质,未能按规定巡视病人可导致不能及时发现病人输液渗漏、输液不畅、发现药物不良反应,以上均可影响治疗效果。

  • 标签: 护理差错 急诊病人 输液室 药物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 输液渗漏
  • 简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持续胃肠减压是普外科最常见一项护理技术操作,并且对疾病转归也起着至关重要作用。鉴于人体生理解剖特点及病人心理因素,有时也会造成插管失败,从而给病人造成一定不适和痛苦。为了提高插管一次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我院普外科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渐提高了插管一次成功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持续胃肠减压 临床应用 护理技术 插管技术 护理经验 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