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对于脑卒中患者给与高压氧治疗前后对于护理量的变化的影响。 方法 样本选取于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本院接收治疗的 100 例脑卒中患者,平均随机分配为各 50 例行常规综合性治疗的对照组与基于对照组基础治疗行高压氧治疗的观察组。最终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第 5d 、第 10d 、第 20d 、第一个月的临床护理量变化。 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 5d 、第 10d 、第 20d 、第一个月的临床护理量都呈现了逐步减少的趋势,而对照组在治疗后第 5d 、第 10d 、第 20d 、第一个月的分别护理量都远远高于观察组的护理量,统计结果之间差异显著, P<0.05 。 结论 经过给与高压氧治疗实验证明,对脑卒中患者有更好的临床效果,且治疗后机体功能恢复情况显著,所需要的护理工作也是有明显的减少,能够更快的促进病情的康复,应当在临床上有广泛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器械装载量对低温等离子灭菌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开展时间2020.04月至2021.04月,分别以习惯装载量(2020.04月至09月时间段为对照组)、减少装载量(2020.10月至2021.04月为观察组)对干管器械包进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后,采用物理监测法、第一类化学指示卡监测法、五类卡管腔化学PCD监测法评价灭菌效果,统计两组的灭菌锅次,并对比灭菌锅次的合格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物理监测法、第一类化学指示卡监测法监测结果对比:两组锅次合格率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五类卡管腔化学PCD监测法锅次合格率98.83%显著高于对照组95.35%(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灭菌法具有加强的灭菌能力,将多种器械成套包装置放于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有效保证灭菌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上一对一和小组制两种带教方法在带教产科护生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学年度和2018学年度在本科室实习的56例护生为研究对象,其中,以2017学年度的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2018学年度的实习护生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一名带教老师从入科到出科带教,实验组采用实习期一半白班由中级职称护士带教,一半夜班由达到带教准入条件的初级职称护士带教,总共由两名带教老师带教一名学生的带教方法。结果 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生出科成绩,实验组平均分(95.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平均分(8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带教方法在临床上均可行,在带教老师数量充裕时可选用两名老师共同带教一名护生。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通过产后康复护理,对乳房肿胀疼痛程度与乳汁分泌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取产后康复护理的方法,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产妇在康复护理一周之后,观察组的产妇乳汁分泌量与常规组相比更多,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产妇乳房肿胀疼痛与常规组相比,改善程度更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后对产妇进行康复护理,可以增加产妇的乳汁分泌量,减少产妇的乳房胀痛,临床护理效果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对呼吸内科护理工作量与人力配备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中合理配备护理人员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本院自制的工作量表对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呼吸内科护理人员进行跟班记录,包括各时间段的人员配备情况、工作事项、工作时长等,统计并分析工作日工作量与休息日工作量有无差异;统计工作日与休息日的护理缺陷次数构成情况,比较护理缺陷发生率。结果 经本次调查发现工作日危重护理、体温测量、输液、基础护理、执行医嘱等的工作量与休息日并无明显差异,不过工作日的杂务工作量明显高于休息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得出工作日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58.33%,明显低于休息日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8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休息日护理人员配备不合理,可导致护理缺陷发生率上升,呼吸内科应在休息日弹性安排班次,合理配备护理人员。
简介:摘要:临床实习对于护生来讲是尤为重要的过程,临床实习是延续与深化学校的教育,让护生在来院实习期间,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无限的提升护理能力”,通常将儿科作为护理实习的第一科室。儿科具备患者年龄小、依从性不佳、患者家属情绪浮动大的特点,在护理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口角甚至是肢体冲突,可见此科室护理具备一定的难度与特殊性。在本科室实习过程中,实习护生能够彻底深入到临床护理中,能够从多角度、多方面提升护生与患者、患者家属沟通技巧以及护理技巧。虽然在儿科护理实习中有诸多的优点,但由于科室的特殊在临床护理带教中有很多影响带教质量的因素,为了提升带教质量,分析了既往带教中的不足之处,并制定解决方案,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