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7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接收的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普罗帕酮治疗方案,研究组则接受胺碘酮治疗方案,对两组治疗效果和心功能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7.14%,同对照组的80%相比更高,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在LVESV以及LVEDV方面,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而LVEF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过程中,应用胺碘酮治疗方案,不仅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同时也能够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在临床治疗中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 标签: 心功能 胺碘酮 快速心律失常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预见性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舒张压和收缩压情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在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PR间期、QRS波时限情况,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中,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较理想,可有效的加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 预见性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54例,依据护理模式的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开展基础护理的27例患者为参照组,开展循证护理的27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比对护理效果。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研究组(96.3%)高于参照组(74.0%),组间数据证实后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患者的平均卧床时间和住院天数,研究组更短,与参照组比对后差异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不仅可以使治疗效果提升,同时可以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的5月~2018年的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8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予以基础治疗,观察组增加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用药后心率、室性早搏总数以及左室射血分数等指标水平均由于对照组;观察组在用药后获得了与对照组相比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治疗,能够获得更加显著的疗程,帮助患者控制病情。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胺碘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6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心律失常的患者114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分成两组,每组57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指标变化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达到96.49%(55/57),对照组患者治疗达到84.21%(48/5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基本相同,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较对照组具有一定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中效果显著,临床指标改善明显,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 胺碘酮 心衰合并心律失常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心肌梗塞后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中稳心颗粒的应用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心肌梗塞后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50例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结合患者进入医院挂号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对症的抗缺血、抗心衰和抗心律失常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稳心颗粒进行治疗,对患者用药四周后的24h心电图和QTd指标以及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者在治疗四周后其QTd都有所减少,同时观察组减少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心肌梗塞后心理书按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结合稳心颗粒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QTd,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稳心颗粒 心肌梗塞 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应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冠心病患者为调查对象,分析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的效果。结果动态心电图能够显著改善冠心病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研究组阳性检出率为100.0%,对照组阳性检出率为70.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诊断快速心律失常显示,研究组对心律失常类型的检出率更高,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适于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方法,为心脏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医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间接诊收治的6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患者,观察组32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使用稳心颗粒进行对症治疗。经过差异化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率。结果对比分析后,采取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观察组在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采取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方法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研究。

  • 标签: 稳心颗粒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心脏疾病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胺碘酮和美托洛尔联用治疗心律失常患者与单纯利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94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胺碘酮治疗,联合组加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治疗后血压、脉压差异,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有效率95.74%,常规组80.8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3.38%,常规组21.27%,两组治疗后血压、脉压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律失常危害性大,利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律,且不良反应少,患者用药后血压稳定,值得推广。

  • 标签: 心律失常 胺碘酮 美托洛尔 血压脉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64例,以计算机表法为依据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实施常规心电图诊断的参照组(n=32),以及实施动态心电图诊断的研究组(n=32),比较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结果、类型检出结果,探讨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阳性检出率为65.63%,相比较参照组的53.13%差异不大,且P>0.05,不具探析价值;研究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在房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短阵室上速检出结果存在较为明显差异,且P<0.05,具有探析价值。结论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检查结果,为患者后续的治疗做好铺垫,改善患者预后,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心律失常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进行研究,对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测和动态心电图检测,比较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结果。结果常规心电图检测、动态心电图检测诊断阳性率分别为56.25%、62.50%,两组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不显著,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80例冠心病患者,房性早搏二三联、短阵室上速、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心律失常症状检出率分别为48.75%、33.75%、35.00%、52.50%,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出率(P<0.05),房室传导阻滞、房性早搏早发、室上性早搏早发两种检查方式检出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症状检出情况优于常规心电图检测,具有无创、检查时间短等优点。

  • 标签: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瓣膜置换术同期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及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1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分析心房颤动通过瓣膜置换术同期射频消融进行治疗,以及术后心律失常护理过程。结果18例患者术后3周内16例诊断为窦性心律,2例诊断为Ⅰ°房室传导阻滞。且1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在出院后3个月进行随访,16例仍为窦性心律,2例仍为Ⅰ°房室传导阻滞。结论进行瓣膜置换术同期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术后强化心功能及维护,改良不同程度的诱因,特别是电解质紊乱加以改正,同时严格监督抗心律失常药物和临时起搏器的使用和维护,对术后有效治疗及防止心律失常,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瓣膜置换术 射频消融术 心房颤动 心律失常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总结治疗经验。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0月,医院共收治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104例,急性期静脉泵入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注射液、静脉推注胺碘酮治疗,稳定期联合用药,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中药制剂、心肌营养药物、调脂药物、抗血栓药物治疗、合并症对症治疗。结果12个月内,心力衰竭住院率35.6%,急性心肌梗死3.8%,血管重建术4.8%,靶器官消融术11.5%,心源性死亡5.8%,均死于急性心力衰竭。末次随访SBP、DBP、HR、BNP、cTnT、心电图心肌缺血总负荷高于出院前,末次随访EF、CO低于出院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治疗需要综合化,重视合并症、病因的控制,联合用药,重视随访。

  • 标签: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护理服务中采用询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入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6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询证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Ⅰ级16例,Ⅱ级10例,Ⅲ级5例,Ⅳ级3例,对照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Ⅰ级10例,Ⅱ级13例,Ⅲ级7例,Ⅳ级4例,观察组心功能等级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05%(33/34)高于对照组73.52%(25/34),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护理服务过程中采用询证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等级,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胺碘酮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份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90例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随机将9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胺碘酮)及对照组(利多卡因),实验组患者人数为45人,对照组患者人数为45人。治疗结束后,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的例数及所占的比例,同时统计两组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例数及比例,并进行组间的比较及统计学的分析。结果实验组中,有效38例,有效率为84.4%,而对照组中,有效28例,有效率为62.2%,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在统计学上没有明显差异。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胺碘酮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1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联合胺碘酮,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对比两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1、3、5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率67.39%、82.61%、63.04%均高于对照组的42.22%、60.00%、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O、LVEF、LVESD、LVEDD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39%低于对照组的3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中应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比单一方式效果更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胺碘酮 厄贝沙坦 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碎裂QRS波(fQRS)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AMI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其中出现fQRS的9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未出现fQRS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各类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单源室性期前收缩、多源室性期前收缩、偶发室性期前收缩、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心室扑动/心室颤动、连发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单形/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fQRS与AMI后出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其可作为AMI后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警指标。

  • 标签: 碎裂 QRS 急性心机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样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情绪和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90例,实施随机数字表法分实验组、常规组各45例,常规组采用日常护理,实验组采用多样化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改善程度及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与常规组比,实验组SAS与SDS评分低,有效率高,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多样化护理干预能改善其临床症状,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病情的早期康复,使得最终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多样化护理干预 冠心病 心律失常 情绪 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在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期间,选择我院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86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进行编号,并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患者、实验组43例患者,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则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患者病情对其进行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心律失常患病率和心功能分级均高于实验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医疗费用、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优,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时,除了需要进行对症治疗,还应向患者给予循证护理,确保患者身心素质得到有效改善,从而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病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 循证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胺碘酮在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至2017年收治的80例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分作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心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均优于对照组,且组件差异显著(P<0.05)。结论胺碘酮在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胺碘酮 心力衰竭 快速型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