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0-20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0期
  • 机构:著名的免疫学杂志《自然免疫》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关于转录因子Sox2在固有免疫中的重要作用的一篇论文:Sox2在中性粒细胞中能够充当胞内DNA传感器的作用,当Sox2结合了细菌DNA后,Sox2会通过激酶TAK1和转接蛋白TAB2介导下游信号通路,开始转录翻译一系列的促炎因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情况。方法将2013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48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分别以MRI和CT术前检测,并在术后与病理学检测对比。结果CT有效诊断出20例患者,诊断符合率为83.33%,MRI有效诊断出24例患者,诊断符合率为100%,两组比较,P<0.05,有差异,但并不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和MRI对于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均具有较高的定位诊断价值,但是MRI比CT能够更好的诊断。

  • 标签: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肿瘤样病变 影像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直肠肿瘤误诊的原因及教训,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水平与警惕性,减少误诊的发生。方法对5例外院误诊为前列腺肿瘤的直肠肿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入院后均行前列腺特异抗原测定(PSA),直肠镜检、经直肠前列腺B超、CT或MRI及经直肠穿刺活检。4例行Miles手术,1例行肿块局部切除术。结果5例患者均经手术及术后病检证实为直肠肿瘤,其中直肠癌2例,直肠平滑肌肉瘤2例,直肠间质肿瘤1例。结论部分直肠肿瘤与前列腺肿瘤的症状和体征有某些共同之处,如果医生能高度警惕认真做直肠指诊,结合PSA、CT或MRI以及经直肠穿刺活检等检查,直肠肿瘤通常还是容易确诊的。

  • 标签: 直肠肿瘤 前列腺肿瘤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肿瘤患者在应用抗肿瘤药物后所发生的不良反应。方法以本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26例肿瘤患者为对象。观察患者在使用抗肿瘤药物之后的临床不良反应,统计不良反应类型,归纳不良反应的年龄层次。结果针对患者使用不同类型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调节激素平衡类药物组的发生比例最高达96.15%,其次为细胞毒性类药物组85.71%,最后为调节生物反应类药物组69.23%。组间比较结果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使用抗肿瘤药物的不同年龄分组来看,壮年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为76.92%,青年组其次为85.71%,中老年组的发生率最高达92.4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肿瘤患者选择抗肿瘤药物,需要重点关注青年和中老年患者群体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在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更换药物,将临床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控制在合理范围。

  • 标签: 肿瘤患者 抗肿瘤药物 不良反应 发生率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IGF-1R)胃癌组织中表达,两个基因是否有协同性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才法检IGF-1、IGF-1R在40例非癌症胃黏膜和44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的情况。结果IGF-1、IGF-1R均在胃癌组织内表达,阳性表达积分光密度值(IOD)分别为57.6±15.5、45.7±3.8与非癌症胃黏膜(18.4±14.3、11.7±7.8)比较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原位癌组织积分光密度值(IOD)比较,患者转移淋巴结中IGF-1、IGF-1R蛋白积分光密度值(IOD)明显增加,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F-1、IGF-1R的胃癌组织表达和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可作为胃癌的诊断和患者预后的评价的指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2例鼻咽癌组织中HIF-1α与VEGF的表达,并以20例鼻咽慢性炎症组织为对照作统计学分析。结果52例鼻咽癌组织中HIF-1α与VEGF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7.7%(30/52)和63.5%(33/52),HIF-1α与VEGF阳性染色均呈棕黄色细颗粒状,前者表达于细胞核,后者表达于细胞质。鼻咽慢性炎症组织HIF-1α与VEGF的表达均呈阴性,两者与其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鼻咽癌中,HIF-1α与VEGF有较高的阳性表达,HIF-1α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发挥作用。

  • 标签: 鼻咽癌 缺氧诱导因子-1&alpha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ofthefemoralhead,ONFH)是一类致残性的疾病,但是我们对它的发病机理却所知甚少。随着研究的多样化,不断有学者提出新的治疗方案,以及改进现有治疗方法。一些非手术治疗也显示出了它独特的优势,但非手术治疗的前提仍需要依靠早期对ONFH诊断,而早期的ONFH患者在出现塌陷前往往没有任何症状。因此绝大多数ONFH患者仍需要各种手术进行治疗。本文着重对其现临床上常使用的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并综述如下。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手术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肠系膜血管栓塞致肠坏死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对5例肠系膜血管栓塞致肠坏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术前均出现误诊,1例死亡,死亡率20%,死亡原因为感染中毒性休克。结论提高对肠系膜血管栓塞疾病的认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手术治疗,手术仍是目前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及时处置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 标签: 基层医院 肠系膜血管栓塞 肠坏死 临床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5例患儿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治疗。结果通过本院精心的治疗所有患者儿顺利出院,治疗效果令家属满意。结论本院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采取的治疗措施是科学有效的。母乳喂养已证实能降低NEC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故应提倡推广母乳喂养。

  • 标签: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治疗 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CT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6月到2012年6月在我院求治的57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CT检查,并对肝脏、胰腺进行增强CT扫描,测定CT值。结果CT显示出的级别越高,则在住院天数、禁食时间、手术数和死亡数上升高,两者呈正相关;肝脏损坏的程度与胰腺炎损坏的程度也呈正相关。结论CT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出血、病变组织情况提供了丰富的临床资料,降低了误诊率,肝脏CT扫描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诊断也有意义。

  • 标签: CT 坏死性 急性胰腺炎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去甲肾上腺素外渗引起皮肤坏死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本文分析的资料是1例接受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后引起外渗导致皮肤坏死的患者,先予以高渗葡萄糖注射液加维生素B12注射液湿敷治疗,之后改为湿润烧伤膏外敷及清创处理,由于创面愈合不良,改为磺胺嘧啶银乳膏换药治疗,并予以对应护理干预,分析本例去甲肾上腺素外渗引起皮肤坏死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本例去甲肾上腺素外渗引起皮肤坏死患者的创面最终得以愈合。结论对去甲肾上腺素外渗引起皮肤坏死患者开展对应临床治疗及相关护理干预措施呈现良好效果,展示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去甲肾上腺素 外渗 皮肤坏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股骨头坏死CT与核磁共振诊断效果比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60例(2013年4月23日—2016年4月23日期间)作为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使用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与实验组均占30例。对照组中,股骨头坏死患者均使用CT诊断,实验组中,患者采用核磁共振诊断。将两组患者的诊断检出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诊断后,实验组患者的诊断检出率为93.33%,明显较对照组更佳,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CT与核磁共振诊断的效果均较佳,且核磁共振的诊断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CT 股骨头坏死 核磁共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1例化疗药物迟缓外渗致使局部组织溃疡坏死的护理,总结经验教训,提出预防措施,减少外渗化疗药物危害。

  • 标签: 长春新碱 迟缓渗漏 坏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显像在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96例经MRI和CT确诊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20例健康者为A组,96例股骨头坏死者根据ARCO分期标准分为四期4组(Ⅰ期B组;Ⅱ期C组;Ⅲ期D组;Ⅳ期E组,每组24例)。运用超声观察股骨头内血流情况以及髋关节面及关节腔情况。结果与A组相比,B、C、D、E组患者关节腔内血流流速不同程度减低,血流阻力指数不同程度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E组患者关节面出现毛糙、回声中断及关节间隙增宽、变窄、消失。结论超声能早期发现股骨头关节内血流改变,同时发现股骨头关节面毛糙、关节腔增宽、积液等征象,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超声显像 股骨头 缺血性坏死 血流改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识别NEC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2018年1月—6月发生NEC的16例患儿的病例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窒息缺氧、感染、快速加量喂养为发生NEC的危险因素;经过治疗,有13例患儿痊愈出院(81.25%),1例放弃治疗(6.25%),2例转小儿外科进行手术治疗(12.5%)。结论做好围产期保健,降低早产/低体重儿的出生率,降低窒息的发生率,预防感染的发生,合理喂养等措施是预防NEC发生的关键;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积极有效地控制病情,则可降低NEC的病死率,提高治愈率及远期生活质量。

  • 标签: 新生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危险因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比较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采用MRI和CT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放射科进行检查的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82例,分别比较CT及MRI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理分期中的准确率。结果采用MRI诊断,Ⅰ期有25例(30.48%),Ⅱ期有27例(32.93%),Ⅲ期有26例(95.12%);CT检查,Ⅰ期有14例(17.07%),Ⅱ期有23例(28.04%),Ⅲ期有25例(30.48%),CT检查的阳性率明显低于MRI诊断的阳性率(P<0.05)。结论针对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MRI诊断的准确率高于CT诊断的准确率,能比较明确的反映出患者病变的程度,误诊的机率非常低。

  • 标签: 早期 骨头缺血坏死 MRI诊断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的临床特征,探讨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6例(19眼)ARN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或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视力恢复情况,同时对患者的疗效进行随访观察。结果16例患者(19眼)治疗后,16眼视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视力改善率为84.2%,所有患者视网膜复位效果满意,治疗后随访均未发现继发感染和眼球萎缩并发症。结论对于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患者应给予抗病毒等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早期可行激光治疗或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 诊断 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8例进行非手术治疗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施综合干预后,28例患者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患者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治愈率,减轻患者疼痛,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非手术治疗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X线及CT影像学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近时间段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的DR及CT检查的影像学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各期均有其病理及影像学特点。结论DR及CT影像学检查是基层医院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主要诊断方法

  • 标签: 数字X摄影 体层摄影术 X机计算机技术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