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更为有效、可行、科学的病房管理方法,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方法在科室设立2个医疗护理小组,充分应用医护协作模式的协作机制,如共同查房,共同对患者予以健康指导,医护每天双向反馈患者住院期间治疗及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共同讨论解决方法等。结果随机抽查80名住院患者满意度,其中对医护服务满意度为95.7%,健康教育指导掌握率为94.3%,医护技术满意率为95.3%,并统计患者平均住院日缩短为10.3天。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骨科病房应用医疗护理小组模式的工作机制,可以建立医护之间快速有效的沟通,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及技术,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及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促进患者的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一般管理模式和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产生的影响,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目标性选择我院各个科室的68名护理人员,34例为对照组34例为观察组随机分配,对照组护理人员接受常规的管理模式,观察组则接受NO~N3级分层级管理模式;重点考察护理人员对管理模式的满意程度和患者对于不同管理模式下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结果分层级管理模式的护理人员所实施的整体护理、病室管理、基础护理、文件护理、护理出错次数等各项护理工作质量,护理人员自身和患者满意度,护士操作技能和对患者病情掌握程度与分层级管理模式前比较有显著提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级管理模式能够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保障患者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管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影响。方法从本院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进行治疗的80例小儿急性哮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每组患者为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本方法上加入舒适护理管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各项肺功能情况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各项肺功能情况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管理模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并改善患者各项肺功能情况,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因此,该护理方法值得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ICU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在2014年12月开始将ICU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并划分为观察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11月)和对照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11月),对比两阶段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阶段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71%,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24,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以及护士满意度分别为(91.37±3.29)分、(88.32±5.41)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14.93,16.81;P<0.05)。结论应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进行ICU护理管理,能够显著提高ICU护理质量,构建良好护患关系,也有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为患者的病情康复奠定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总结其经验进而加以推广应用。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间选取100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办法,观察组则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评估比较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护理人员对管理方式的满意程度;以及护理人员自身的理论知识、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等。结果观察组人员无论是患者满意度,对管理方式的满意度,自身护理知识的掌握度,临床治疗效果等各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护理人员中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可以提高管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提升患者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的改善,值得在各医院进行推广及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消毒供应室集中管理模式转变中循证护理管理的应用。方法随机抽检实施管理前后500包消毒后的器械,比较前后清洗质量、灭菌效果及包装质量合格率;器械保养维修成本;工作人员工作满意度。结果实施集中管理后,清洗质量抽样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包装质量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循证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设备维修保养成本低于实施循证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集中管理的工作人员对工作满意度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管理相比循证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明显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和节约设备保养成本,值得提倡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对患者利用分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患者所获得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140例患者,把他们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根据患者的护理方法将小组进行划分,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由70例患者所构成。观察组患者通过分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患者则利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护理之后,发生不良事件的例数有3例,发生率为4.29%,1例为手术物品准备不齐全,1例为高危药物发生外渗情况,余下1例为安全核查执行漏项情况,而对照组经过护理之后,发生不良事件的例数有19例,发生率为27.14%,7例为手术物品准备不齐全,5例为高危药物发生外渗情况,余下7例为安全核查执行漏项情况,组间差异十分明显,我们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所以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7.14%(68/70),十分满意患者有38例,比较满意患者有30例,不满意患者仅有2例,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81.43%(57/70),十分满意患者有26例,比较满意患者有31例,不满意患者有13例,两个小组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所以其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采用分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护理满意度得到极大改善,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以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实施儿科病房护理管理过程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03月—2014年03月儿科患者120例以及护理人员20名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在进行儿科病房护理管理过程中,对患者选择人性化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对比人性化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的评分情况、护理差错出现概率以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在患者家属满意度方面,管理模式实施后高于实施前极为明显(P<0.05);在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操作合格率以及基础护理合格率等方面,实施后优于实施前极为明显(P<0.05)。在出现护理差错概率方面,实施后低于实施前非常明显(P<0.05)。结论在实施儿科病房护理管理过程中,人性化管理模式的有效实施,在缓解护理人员工作压力以及转换护理人员工作理念等方面,表现出显著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