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测定过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方法血细胞分析仪分析后,又对其中的血小板直方图异常、血小板测定值与直方图不符、MCV(平均红细胞体积)<70f1、血小板计数结果与临床诊断不符的约合三千余例进行目视显微镜计数或采用其它方法重新采血计数。结果血小板抗凝剂,小红细胞数量、试剂的质量、抗凝剂的种类及比例、标本放置时间、血小板体积异常等均可影响正确计数血小板数量。结论血小板计数影响因素较多,应结合直方图进行判断,

  • 标签: 血小板 影响因素 解决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联合减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6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rhTPO联合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接受rhTPO联合减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hTPO联合减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疗效佳,不良反应少,是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措施。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生成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高危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67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高危因素及预后。结果在同期住院新生儿中,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率为10.9%,其发病高危因素以感染为首位,占47.8%,窒息占29.9%,溶血占17.9%。80.6%病人不用特殊治疗,随着原发病的治愈血小板回升正常,仅19.4%需应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等特殊治疗,本组病例治愈率94.0%,死亡率6.0%,均死于原发病或肺出血。结论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高危因素是感染、窒息、溶血,预后良好,重点在于原发病的防治。

  • 标签: 新生儿 血小板减少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4种血小板(PLT)计数方法的准确性。方法在我所血液科随机抽取100份已经参考方法确定血小板计数的标本,将其随机分为四等份后,再分别经阻抗法、光学法、荧光法及显微镜计数法进行血小板的计数,进而与确定的计数值进行对比,评价四种方法的准确性。结果4种血小板计数方法计数值与参考方法计数的计数值比较时发现,光学法及荧光法的计数值与参考方法的计数结果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阻抗法及显微镜计数法的计数结果与参考方法的计数结果差异较大,统计分析时可见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光学法及荧光法对血小板的计数较为精准,而阻抗法的计数结果较差,因此在血小板计数过程中,可用其他方法进行复检,以保证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

  • 标签: 血小板计数 光学法 荧光法 阻抗法 显微镜计数法
  • 简介:摘要急性白血病(Acuteleukemia,AL)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常因骨髓病变而有血小板减少,在血小板明显降低时,除积极采用恢复骨髓功能的治疗和其他相应措施外,血小板输注是解决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中出现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引起严重出血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本文拟从血小板的种类、血小板的输注阈值及疗效评估等方面对成人急性白血病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成人急性白血病 血小板 输血 阈值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行剖宫产术的麻醉方法进行研究。方法经过对本院2016年9月—2017年10月进行剖宫产术治疗的60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采取连续腰麻,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情况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的Apgar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情况与出血量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行剖宫产术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采取连续腰麻,可以减少出血量,改善血小板计数情况,而且大多数新生儿的Apgar评分也比较高,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妊娠 血小板 剖宫产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髓涂片联合血小板参数在血液病临床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与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4例血液疾病患者资料,以均衡原则为基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评估2组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不同血液疾病的血小板检测结果。结果2组相较而言,观察组灵敏度、特异性更高(95.45%vs.72.73)、(90.91vs.63.64%)(P﹤0.05);不同血液疾病患者的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病患者临床检测中,进行骨髓涂片联合血小板参数检测,可显著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度,能够为不同血液病检测者,提供有力的临床诊断依据,对后期的治疗有非常显著的作用,临床效果颇为明显,因此,可以广泛实践与应用。

  • 标签: 骨髓涂片 血小板参数 血液疾病 检验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晚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患有晚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80例,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进行围产期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晚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中,进行围产期综合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产妇以及新生儿来说都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晚期妊娠 血小板减少症 护理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行PCI术冠心病患者60例,均在术后采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与用药前相比,用药1年后患者血小板计数均明显减少(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用药前后凝血三项并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司匹林100mg/d与氯吡格雷75mg/d是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用药的安全剂量,效果显著。

  • 标签: 冠心病 PCI术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分娩期处理。方法总结在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住院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14例的临床资料(血小板<50×109/L)。结果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的发病原因依次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再生障碍性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HELLP综合征),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van’s综合征)。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于术期、分娩前给予输丙种球蛋白、肾上腺皮质激素、新鲜血、血小板和新鲜冰冻血浆,按产科原则决定分娩方式,产后出血2例,无母婴颅内出血。结论ITP为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的第一发病原因。

  • 标签: 妊娠 血小板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选取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分析,均为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间所收治,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对其进行分组,分别设定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依次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和联用氯吡格雷治疗,每组31例患者。结果从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即(96.77%)>(70.96%),数据差异比较大,(P<0.05);从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对比,治疗前,两组数据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比较大,(P<0.05)。结论为了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建议临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采用联合方法进行治疗,即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 标签: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替罗非班是一种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能在血小板激活的最终通路阻断血小板激活和聚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都有较多的应用,其主要不良反应为出血,给药途径主要由静脉泵注或冠脉推入,少见的不良反应有极重度血小板减少。对于替罗非班所致的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症(GIT)患者是否发生严重致命性出血、是否需要输注血小板、是否需要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尚无可靠的预测方法。现将临床上遇到的择期PCI术后引起的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症1例病例报告如下。

  • 标签: 替罗非班 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 受体拮抗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E)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TT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资料、血浆置换的疗效。结果2例均有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MHA)表现、血小板减少、神经系统症状、肾损害和发热。给予PE、血浆输注(PI)治疗。1例治愈后出院,1例因经济困难好转后出院。结论TTP患者应尽早行PE治疗,以提高缓解率和治愈率

  • 标签: 血浆置换血浆输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后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及处理措施。方法外伤性脾破裂132例,脾切除术前查血小板,术后每2日连续查血小板,持续2~6周,术后血小板上升至450~500×109/L者,使用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药物,单独或联合应用直至血小板降至400×109/L以下停药。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均有异常的血小板计数升高,大多数在药物处理后2~6周降至400×109/L以下。无1例血栓形成或死亡。结论外伤性脾切除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血小板升高,血小板计数和血凝四项应作为常规监测指标,及时正确的抗凝治疗可避免继发血小板增多而引起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 标签: 脾切除术 血小板增多症 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估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观察对象均为2015年8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抽选60例进行研究分析,通过计算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为对照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与氟吡格雷联合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与普拉格雷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MPA与PRI比较,均未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PA与PRI明显较治疗前降低,且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治疗中使用普拉格雷进行辅助治疗可以获得理想的抗血小板作用。

  • 标签: 冠心病 血小板 氟吡格雷 阿司匹林 普拉格雷
  • 简介:摘要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病,发病快,进展迅速。探讨其发病机制对及时准确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已有大量的研究证实血小板参与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因此血小板也可能参与了手足口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就血小板在手足口病发病中的作用做简单的介绍。

  • 标签: 手足口病 血小板 儿童
  • 简介:摘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TTP)是一种严重且少见的弥散性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征,临床上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微血管病性贫血、神经精神症状、肾脏损害和发热典型五联征表现为特征。其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常在表现为神经系统损害或出血的急性期死亡1,病死率高。TTP的治疗以血浆置换为主要手段,联合血浆输注、免疫抑制剂、脾切除、基因重组蛋白酶和基因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大大提高了治愈率。

  • 标签: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β-地中海贫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1例地中海贫血患儿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治疗,总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及治疗方法。结果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应筛选出易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高危人群并积极预防;对于已经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应确定病因对症处理,同时大量输注血小板以减少出血风险、新鲜冰冻血浆输注、白蛋白输注、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应用甲基泼尼松龙抗炎、给予纤溶抑制剂以稳定凝血、重组人凝血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可控制出血、应用血小板生成素、完善支持治疗。结论临床中应积极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发生,发生后应查找病因积极治疗以降低死亡率。

  • 标签: 儿童 重型&beta -地中海贫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血小板输注无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的正常范围。方法采用深圳迈瑞公司BC-5300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对我院健康体检的11862名正常男女静脉釆血进行血小板计数的测定。结果男性PLT185.28±48.2,女性175.12±47.3。结论PLT男女间有显著性差异,男性结果高于女性。

  • 标签: 血小板 计数 参考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