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丘鹤俦编写、1920年出版于香港的(第一集),是我国迄今所见最早的扬琴教材.在中西因素的结合和各方面历史环境的影响下,的面世有其必然性,其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扬琴领域.在里,丘鹤俦首次总结提出了扬琴演奏的左右竹理论和"竹法十度"理论,为广东扬琴音乐的传统技法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之后日益多样化的扬琴技巧发展提供了依据.中的练习曲对后人研究和学习地道的广东扬琴音乐加花规律提供了实物资料,使今天的广东扬琴音乐加花演奏有所依据.作为由中国人在中国编写的、从文字到谱式到思想等都完全是中国的传统样式的第一本扬琴教材,其本身就是扬琴中国化的最好体现.
简介:三、“雅乐部演奏团第一次赴日公演”主攻奚琴兼修洋琴纯宗皇帝诞辰50周年时,在仁政殿摆寿宴,举行圣典,这是10余年来的第一次,也是朝鲜王朝举办如此规模盛事的最后一次。当然那以后李垠殿下归国时,也曾有设宴和演出活动,但其规模就与之不可相比了。我之所以强调那次演出的重要,并不仅仅因为它是宫廷圣典的最后一次,而是因为正是有了那样一次演出,宫中舞蹈才得以延续下来。1910年“韩日合帮”之后,宫中舞蹈就已不再演出,在它销声匿迹10余年后的1923年才重新再演。正是有了这样一次演出,才使濒临灭绝的宫中舞得以挽救。在那之后,每逢宫中举行宴会或喜庆事时,“雅乐部”的“雅乐生”都会去演出,一直持续到祖国光复。而当时在宫中女伶演出的舞蹈却沦落民间,作为艺妓界的舞蹈流传,到了1940年左右就消失了。
简介:2003年9月,王建中先生平淡而又愉快地度过了70寿诞,本可以在成就与荣誉中颐养天年,但他仍不辍笔耕,沉浸于对浩瀚、神奇的音乐海洋的探索与追求中,继续着他与音乐的缘分。继2002年5月“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期间举办的“王建中作品专场音乐会”之后,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和星海音乐厅又于2003年10月联合举办了他的作品音乐会。这是深厚的喜爱,这是难忘的回忆,这是新的企盼。早在2003年4月,为撰写《王建中钢琴作品研究》的硕士学位论文,我请求拜访王先生。先生不顾彼时正值“非典”肆虐高峰期,欣然同意我飞赴上海,给予我直接的指导和教诲。回兰州后我整理谈话记录,一方面深感荻益良深,同时读来又觉得意犹未尽,于是请求再次拜见,先生又慨然允诺,我遂于10月再次赴沪访谈。此刻我不禁又回忆起见证并亲身融入了新中国钢琴音乐发展历程的王建中先生对中国钢琴音乐事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深刻理解,老前辈虽已入古稀之年却依然精神矍铄、神采奕奕、谈兴颇浓……
简介:一、关于练习作品的选择小提琴教学中,怎样选择适当的作品给学生练习,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作品选择得适当,会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反之,教学效果就不好.那么,什么叫做作品选择得适当与不适当呢?适当这一概念在这里含有两方面内容.第一是技术上的适当;第二是内容上的适当.技术上的适当是指学生练习的作品在技巧难度上符合或者稍稍高于学生现有的技术水平;内容上的适当是指学生练习的作品在音乐内容上没有超出学生现有的理解能力.如果一个学生所练习的作品在技巧难度上大大超出了他所能胜任的范围,或者在音乐内容上超出了他现有的理解能力,那么,这样的作品就被视为选择不当.在教学中,常可见到学生演奏的作品在选择上存在着不适当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