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9 个结果
  • 简介:当前诸多全球性问题只有通过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获得解决。然而,当今时代的任何一种拘泥于民族国家视域的国际关系理论——无论是世界体系论还是霸权转移论,都无法用来指导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按照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看法,反倒是《共产党宣言》中的国际主义立场和两大阶级对关系的分析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抓住主线。但考虑到自《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世界局势已经发生重大变化,我们需要对当今时代的两大跨国阶级重新进行分析,梳理出它们各自所占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认准敌我友,建立一个牢不可破的统一战线。

  • 标签: 人类命运共同体 跨国阶级 跨国金融资本 统一战线
  • 简介:尼克·奈特立足于西方毛泽东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批判了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经验主义方法。通过对读者作用的强调,他否认了作为中立领域的文本的存在,并突出了理论和意识形态的因素对于解释的影响。尽管没有提出一种建设性的方法论模式,但他的批判已经在提升研究的理论性和现实感两方面显示出了自身的理论意义。因此,对于这一思想资源的借鉴将会有助于我国相关领域研究的深化和拓展。

  • 标签: 毛泽东研究 尼克·奈特 经验主义 方法论
  • 简介:<正>在马克思思想的生成与创制过程中.施蒂纳的出现与影响似乎最为短暂.甚至几乎可以说是转瞬即逝的。在《惟一者及其所有物》之前,施蒂纳基本上默默无闻;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后,其显赫于一时的声名又戛然而止,复归于沉寂。仿佛一颗划过天际的流星,在极为短暂的闪烁之际.便已湮没到沉沉的夜幕中去了。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施蒂纳的出现与意义就被看得几乎纯粹是偶然的了,仿佛这一角色即便不是完全多余的,也仍然是无关紧要的。这样一来,马克思对施蒂纳的批判——特别是

  • 标签: 施蒂纳 形而上学 费尔巴哈哲学 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 批判
  • 简介:<正>整个20世纪,在具有激进思想传统的法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一直没有中断过。而自"二战"之后,法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更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50年代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引领一代潮流,60年代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盛极一时,七、八十年代法国后结构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解构策略也是大展风采,而八、九十年代以来,法国"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学派又以其独特的思想面目和理论创造力彪炳于世。在苏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研究 现代性问题 元结构 资本主义 资本论 理论建构
  • 简介: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置于与后现代主义的对立中进行分析,方可凸显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解读,和其对待现代性的辩证态度与现实取向。正是这样的理论旨趣,为正处于现代化进程攻坚阶段的我国所走的中国道路提供了可能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依据,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与深化改革寻取更为广博多元的理论借鉴、问题导源和思想启示。但是,只有确证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在理论气质上对马克思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意义,才能使之真正为我所用。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二者关系进行诠解,才能得以更加明晰。

  • 标签: 西方马克思主义 后现代主义 现代性批判理论 中国道路
  • 简介:传统价值观实现创造性转化,需要立足于唯物史观原理。传统价值观的演进是价值观的“间断性”和“连续性”的辩证统一过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形成就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而实现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相融合的创造性转化过程。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理论之于实践的先在性”是当代传统价值观实现创造性转化的唯物史观原理。

  • 标签: 传统价值观 创造性转化 唯物史观
  • 简介:以制造业智能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新的车间革命,没有改变劳动者在价值创造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也没有否定活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的科学论断。依据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和生产劳动思想,凡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并实现商品价值的科技劳动、管理劳动和服务劳动均属生产性劳动,都创造价值;科学技术和物化劳动在使用价值创造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不创造价值。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度推进,没有改写收入分配同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贡献率无关的基本思想。总之,新生产方式变革非但没有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反而在收入差距拉大、劳资关系紧张、公平正义问题凸显的新的历史背景下不可或缺。

  • 标签: 工业4.0 价值链 价值创造 价值分配 公平正义
  • 简介:列宁是西方民主社会的“例外”,是当代西方左翼政治理论的典范。同样的列宁,“经济主义”的左翼认为是“好的列宁”,“恐怖主义”的左翼却认为是“坏的列宁”,二者都割裂了政治和经济的辩证关系,抛弃了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失却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维度。在《重述列宁》一书里,齐泽克对当代西方左翼混乱的政治理论进行了反思和批判,试图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再次阐发列宁“真理的政治”;指出重述列宁就是像列宁一样行动,悬置资本主义符号象征秩序,重述列宁规划无产阶级革命的姿态。

  • 标签: 齐泽克 列宁 左翼政治理论
  • 简介:<正>迄今为止,关于现代性的三次论争都直接同法兰克福学派有关。但国内目前对法兰克福学派现代性批判思想的探讨并不充分,即使有所研究,也只是注重于对其工具理性批判思想的探讨,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了其现代性批判思想的丰富性。本文将试图从合理性与合法性两个方面揭示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性批判思想。

  • 标签: 法兰克福学派 现代性批判 合法性 阿多诺 哈贝马斯 工具合理性
  • 简介:本文从总体上阐明了MEGA^2第2部分(《资本论》及准备稿)对研究《资本论》的重大意义。首先说明马克思在实施“资本一般”计划过程中遭遇到“抽象”与“具体”的矛盾,因而原本限于研究抽象领域的“资本一般”计划逐渐被研究单个资本和社会总资本的“资本论”计划取代,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也藉此具有两个不同的主题:“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其次,作者借助MEGA^2第2部分的文本对马克思审订的《资本论》第1卷不同版本做了比较说明,指出它们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强调德文第2版的修订手稿对于研究“价值形成”的意义。作者还以“危机理论”和“信用理论”为例,说明恩格斯编辑的《资本论》在某些地方与马克思的意图不相符合。最后作者借助马克思的手稿和一些书信证明《资本论》无论在研究还是写作方面都远未结束。

  • 标签: 资本一般抽象领域 单个资本 社会总资本 价值理论 危机理论 信用理论
  • 简介:让·鲍德里亚提出的消费社会理论断言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受到消费支配的社会,为现代社会意识形态分析提供了一个批判性的理论视角。鲍德里亚以关于符号的崇拜取代关于物的崇拜,提出其所谓的'能指拜物教',其实质上是对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理论的片面化解读和符号化篡改。鲍德里亚不但误读了马克思商品拜物教中'物'的概念,而且没有弄清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错误地以消费取代生产作为社会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动力,从而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对立面。

  • 标签: 鲍德里亚 消费社会 商品拜物教
  • 简介:延安时期党在“排除万难”中创造辉煌奇迹的历史,蕴含着极为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主要是:在思想路线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最重要的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政治路线上.把现实纲领与远大理想相统一,最根本的是坚持“走历史必由之路”不动摇;在组织路线上,坚持以培养和造就领导骨干为中心.最关键的是建立稳定成熟、全党拥戴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工作路线上,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和一切依靠人民群众相统一,最核心的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政策策略上.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辩证统一,最有效的是运用统一战线“法宝”,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精神动力上,坚持倡导和弘扬时代需要的伟大精神,最突出的是坚定信念,藐视困难,艰苦奋斗。

  • 标签: 延安时期 排除万难 创造辉煌 经验启示
  • 简介:<正>拉克劳(E.Laclau)和墨菲(C.Mouffe)的"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就是其激进多元的民主理论。从实质而言,这一理论其实是一种典型的政治哲学学说。但迄今为止,对他们的政治哲学观,国内学界所论甚少,而主要侧重于罗尔斯、诺齐克,包括法兰克福学派的著名代表哈贝马斯等哲学家的政治哲学思想研究。因此,集中探讨"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观,在时下的政治哲学研究中就显得更为必要和紧迫。本文主要集中于后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拉克劳和墨菲的政治哲学思想,特别是其提出

  • 标签: 后马克思主义 领导权 政治哲学观 政治哲学思想 哲学批判 克劳
  • 简介:人们通常认为,卢卡奇只承认社会历史辩证法,否认自然辩证法。这是西方学界不适当地夸大卢卡奇批评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的结果。实际上,卢卡奇旨在区分辩证法的两种类型,并不反对自然辩证法(自然界存在客观辩证法)。但是,卢卡奇关于自然辩证法的论述引发新语境下理解科学的二元论,阻碍了科学辩证图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内部的形成,是西方实证的马克思主义和批判的马克思主义两大流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问题上长期纷争不休的重要原因。

  • 标签: 卢卡奇 自然辩证法 实证 科学 哲学
  • 简介:本文从乌托邦美学的框架出发,考察樱井大造带来的跨东亚帐篷剧文化现象,探讨在全球资本主义时代帐篷剧的戏剧美学形式。帐篷剧其实是一种流动的乌托邦,对于当下全球化的政治经济逻辑带有一种批判,其美学化时空,以及'他者化自我'的戏剧创作和展演过程,打开了演员与观众身体的想象力,创造了主体再构造的可能,最后形成共同体的新想象,于是,在情感与劳动的双向作用中,我们看见新的乌托邦在地平线浮现。

  • 标签: 樱井大造 帐篷剧 乌托邦美学 他者化自我
  • 简介:近期董学文等先生连续发表了几篇针对"实践存在论美学"的批评文章,对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理论基础、逻辑方法和思想内涵展开了全面指责。其指责的主要理由就是认为实践存在论把马克思的实践观与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存在论"奇异"组合在一起。然而,由于董文对海德格尔存在论思想的根本性误读乃至曲解,使这种指责失去了理论前提。董文在没有全面把握海德格尔存在思想的发展轨迹、基本概念和历史内涵的情况下,仅凭自己主观、随意的误读,制造了一个与海德格尔存在论思想大相径庭的非存在论的海德格尔思想。董文把海德格尔对西方哲学史上遮蔽"存在"的"存在者"(dasSeiende)当做"存在",把海德格尔不遗余力批判的"存在者"当成了"存在"本身来理解,从而造成了董文对海德格尔存在论思想中一系列概念的误解。董文批判海德格尔存在论的主要理由是它的"非历史性"和"反历史主义",但是,无论从海德格尔对马克思把人提高到历史高度去考察的高度评价,还是海德格尔本人文本中的基本观点,都可以看出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想具有一定程度的历史主义特征。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和海德格尔思想不但具有对话的可能性,而且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马克思 海德格尔 实践论 存在论
  • 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奋斗目标,坚持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以人民美好生活为主题,基于美好生活在于创造的前提,可以看到需求满足与价值实现的辩证统一的逻辑理路。从理论维度看,需要满足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从目标维度看,价值实现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根本旨归;从实践维度看,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统一于需要满足和价值实现的社会实践。对人民美好生活创造的逻辑理路分析,可以增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和创造美好生活的责任感,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认识和落实践行。

  • 标签: 美好生活 逻辑理路 需要满足 价值实现 社会实践
  • 简介:资本主义身上一直长着两只最有思想的眼睛,时刻注视着自身机体的变化。从政治倾向来说,一只是右翼学者的眼睛,他们从积极的和肯定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的变化作出解释和论证;另一只就是左翼学者的眼睛,他们从否定和批判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的变化作出分析和评论。对于全面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新变化来说,这两只眼睛都是同等重要而不可偏废的。从本期开始,本刊将开辟观察当代资本主义的另一只眼睛的专栏,特邀请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教授陈学明先生提供西方左翼对当代资本主义研究的最新信息和理论观点。

  • 标签: 阿尔贝尔 “新美国模式” 法国 当代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研究
  • 简介:毛泽东的党员党性观是对中国传统理想人格观的扬弃。从来源上看,毛泽东博采众家,以古代、近代中国各种理想人格观中的合理成分作为重要的理论来源,吸收其精华于自己的党员党性观中,使自己的党员党性观具有了继承性和丰富性。从内容上看,毛泽东坚持批判改造和古为今用的方针,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对中国传统理想人格观进行了革命性的发展,超越了中国传统理想人格观个体自省与主观直觉等内容和方式,实现了党员党性观的人民性、科学性和实践性。通过领导中国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取得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断胜利,毛泽东最终实现了对中国传统理想人格观的创造性转化。

  • 标签: 毛泽东 党员党性观 理想人格 创造性转化
  • 简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把政策和策略提高到党的生命的高度,提出了如何制定和实行正确的战略策略的依据,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思想,形成了一整套有中国特色的战略策略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 标签: 毛泽东 战略策略 创造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