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显著增加死亡、卒中、心力衰竭、认知功能和痴呆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具有致残率、致死率和复发率高的特点,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将给社会和医疗服务系统带来沉重的负担。部分心房颤动患者的症状虽然可能很轻,但其危害仍很大,严重的可导致卒中、心力衰竭,甚至死亡。房颤患者无论有无症状,均应及早到医院就诊。房颤越早诊治,康复预后就越好,如若等到房颤从阵发性发作发展到持续性发作,疗效也将相应降低。抗凝是房颤治疗的关键,合理的抗凝治疗将大大降低病人因房颤发生卒中的风险。荟萃分析表明,华法林可使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相对风险降低64%,年卒中绝对风险降低2.7%,使全因死亡率降低26%。虽然华法林的抗凝效果确切,但有效治疗窗较窄、不同个体有效剂量差异较大、需频繁监测INR,且抗凝作用受多种食物和药物影响,大大降低了患者的依从性。非维生素K拮抗口服抗凝药--Xa因子抑制剂(NOAC)利伐沙班,作为一种新型口服抗凝药,具有稳定的剂量相关性抗凝作用,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传统的抗凝药华法林相比,利伐沙班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使用方便、无须频繁监测INR、出血事件发生率低等优点,利伐沙班的出现给心房颤动的患者带来了新的选择。本论文结合利伐沙班的药理及药代动力学、给药方案、出血处理、监测指标和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恶病质状态癌痛患者疼痛情况及应用羟考酮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山东省泰安市肿瘤防治院就诊的136例不同恶病质状态癌痛患者资料,其中,中重度癌痛108例,使用羟考酮缓释片治疗84例。比较恶病质前期、恶病质期及恶病质难治期患者数字评分法(NRS)疼痛分级、止痛药物剂量、不良反应、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差异及其与羟考酮剂量的关系。结果恶病质期和恶病质难治期癌痛患者NRS评分、应用高剂量阿片类药物者比例、重度癌痛发生率、难治性癌痛发生率均高于恶病质前期患者[(5.82±1.69)分、(6.60±1.59)分比(4.19±1.66)分,11.76%(4/34)、20.00%(7/35)比2.99%(2/67),26.47%(9/34)、62.86%(22/35)比8.96 %(6/67),17.65%(6/34)、28.57%(10/35)比5.97 %(4/67);均P<0.05];恶病质期及恶病质难治期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发生率高于恶病质前期患者[32.14%(9/28)、48.00%(12/25)比12.90%(4/31),P<0.05]。不同恶病质分期患者中,有、无中枢神经系统反应者间羟考酮剂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恶病质与恶病质难治期癌痛患者疼痛程度高于恶病质前期患者;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发生可能受恶病质分期影响,与羟考酮剂量无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应用序贯疗法和标准三联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进一步为临床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序贯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标准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91.1%以及97.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6%以及80.0%。两组比较P<0.05,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实验组患者出现2例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出现3例不良反应,两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应用序贯疗法进行治疗相比于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可显著的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