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上个世纪90年代,海外汉学界围绕着北岛诗歌的英译发生过一场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其实就是第三世界文学在国际文学市场中生产、流通和消费的政治和伦理问题。自觉不自觉地从中心立场出发,宇文所安虽然预言了全球资本在向更恶劣方向发展,但忽视了第三世界文学书写当代经验的正当性;奚密、周蕾等海外华裔学人熟练运用理论揭示了西方话语的矛盾性,有力地论证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伦理诉求,但其有意识选择边缘地位的立场无法引爆第三世界文学的政治动能。后理论从时间和空间上为我们提供了新的世界想象和文学未来。论辩各方对翻译的遗忘显示出重新认识翻译素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中国文学和理论的政治和伦理力量来自从更大的空间书写和表述中国经验,为人类和地球寻找逃离人类纪的可能性。
简介:摘要英国著名诗人T.S.艾略特说过,诗歌代表着一个民族最精细的感受与智慧。诗歌是诗人某一时段或者某一刻思想的集中体现,是最具审美趣味的主观创造。与小说散文相比,诗歌的主要内容不是描写社会现象、人生经历,而是情绪和情感的个性抒发。诗歌因为较少细节的描述、价值观念的束缚、个人恩怨的羁绊,几乎纯粹是情绪化的喷发,因而比其他样式的文学作品更能超越时代的局限,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但是如果没有了写作时的情与景,或许就连诗人自身都无法解读出一首诗歌的内涵意蕴。而且,我们也很难不夹杂任何个人情感去阅读一首诗,个体生命体验会指引着我们不自觉地将诗歌这种主观产物加工地更加主观。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一线工作了几年,每每讲到古今中外的诗歌,我始终都在思考一个问题——诗歌的“可教性”。
简介:摘要诗歌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朵瑰丽的奇葩,记载着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历史,有着独特的审美风格和博大的精神,对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爱国思想、审美情趣和健全人格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品读-品析-感悟”三个环节,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陶冶心灵,培养伟大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