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联合经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08月01日-2023年07月31日阳江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和阳江市人民医院脊柱骨科行手术治疗的60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病历资料,按照不用的手术方式分组,对照组(n=30例),观察组(n=30例),前者予以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后者予以经皮椎间孔镜联合经皮钉内固定治疗,就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固定情况、全身状况展开比较。结果:术后第一天、第三天观察组VA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P <0.05);观察组固定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血沉、C反应蛋白、Cobb角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联合经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可明显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固定情况更佳,术后3个月全身状况更为良好,值得肯定。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与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23年3月-2024年2月时间段内进至本院接受治疗的的5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基于抽签法原则分为观察组(行椎体成形术治疗)和对照组(行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术治疗),比对两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风险。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00%更高(P<0.05);观察组出现1例切口感染,总发生率4.00%,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6.00%;两组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相比于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术更有助于脊柱功能的恢复,临床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闭合复位锁定板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在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中的临床效果与预后情况。方法: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选取18例进行肱骨近端骨折手术的患者作为样本,其中7例行切开复位手术的患者构成对照组,11例行闭合复位锁定板固定的患者组成观察组。两组患者在完成相应手术后均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跟踪随访,记录并比较了手术相关指标、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术后Neer评分上显著优于术前及对照组术后评分。同时,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骨折恢复周期以及住院时长上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研究结论指出,采用闭合复位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不仅能取得满意的疗效,而且安全性较高,应为临床治疗所优先考虑。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院收治的1例小儿股骨干骨折弹性髓内行内固定术手术护理措施探析。方法:选取1例近期在本院接受小儿股骨干骨折弹性髓内行内固定术手术治疗的6岁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对患儿整合手术围术期间给予实施针对性全面护理措施干预,并对护理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安全顺利完成手术,皮肤完整,不损伤神经,韧带,未出现护理不良问题;且,经针对性全面护理干预后,患儿骨折手术部位获得了良好恢复,符合出院标准后遵医嘱批复办理出院回家继续疗养。结论:对小儿进行股骨干骨折弹性髓内行内固定术手术围术期间,对患儿实施针对性、全面护理干预后,能够促进患儿病情更快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腕带式留置针固定带在留置针末端固定困难患者中,探究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2023年5月-2023年12月收治的80例患者,均存在留置针末端固定困难情况,依据随机排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各40例。对比组应用常规固定方法,实验组给予患者腕带式留置针固定带。对比两种固定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固定导管,重新留置以及保持时间等数值均大于对比组,P<0.05。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0%低于对比组的15.00%,P<0.05。结论:应用腕带式留置针固定带至留置针末端固定困难患者中,能够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并减少出血、脱落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中实施补阳还五汤+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期间到我院接受诊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老年人)60例为实验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抽号法完成本次研究的60例患者的分组工作,研究组、对照组为两组的命名,对前组实施补阳还五汤+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后组实施常规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对照组对比,研究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该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更佳(p<0.05)。结论: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时,临床应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同时,加以补阳还五汤治疗,这种方式的治疗效果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采用锚钉修补与切开内固定手术相结合来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采取的样本为2022年2月和2023年3月期间前来我院就诊的50位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平均划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包含25位病人。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实验组接受锚钉修补结合切开内固定手术治疗,随后比较两组踝-后足评分(AOFAS)情况。结果:在对治疗过程中收集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之后,明显显示出实验组在治疗一定周期后的AOF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踝关节骨折病人实施治疗时,通过运用锚钉修补并辅以切开内固定手术方案,能够有效提升疗效,并有助于踝关节功能的迅速恢复,这一治疗方案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具备价值,并且对进一步研究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小切口辅助复位配合防旋髓内钉对其手术出血状况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将于2022年2月-2024年2月入院治疗的7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结合其治疗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行完全闭合复位法。后者行小切口辅助复位法。评估两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髋关节功能与疼痛状况均有所改善,P<0.05;但组间无差异,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较高,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但骨折愈合时间较短,P<0.05。结论: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小切口辅助复位术,联合应用防旋髓内钉,虽会延长患者手术时间,但会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改善患者关节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锁骨远端骨折与肩锁关节脱位内固定术后对肩关节的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本中心鉴定的锁骨远端骨折与肩锁关节脱位伤者各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锁骨骨折组(30例),肩锁关节脱位组(30例),锁骨骨折组给予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肩锁关节组给予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及肩关节功能。结果:锁骨骨折组治疗效果和肩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肩锁关节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锁骨远端骨折患者,不论采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对肩关节功能影响较肩锁关节脱位对肩关节功能影响较小。
简介:摘要: 目的 研制肢体保暖固定带,使手术病人体位固定牢固,起到术中保暖作用,提高手术患者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可脱卸设计,内层选择软硬合适的海绵垫,外层采用防水面料,再缝制固定约束带,根据手腕至肘部的成人正常尺寸,按解剖特点,两头裁剪成弧形。结果 自制固定带不仅起到固定作用,而且质地柔软,缓解了受压部位皮肤的压力,减少摩擦力,可有效预防患者术后皮肤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肢体保暖固定带的使用有效降低了科室成本支出,增加了体位摆放的安全性,提升了手术室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