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梓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治疗及降脂机制。方法高脂饮食喂养ICR小鼠8周以建立NAFLD体内模型,给予低剂量(50 mg/kg)、中剂量(150 mg/kg)、高剂量(300 mg/kg)剂量梓醇干预,分析小鼠体重、肝湿重、肝指数及生化指标。游离脂肪酸诱导人肝细胞LO2建立NAFLD细胞模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内质网应激(ERS)介导的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信号通路蛋白水平。结果与模型小鼠相比,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梓醇组小鼠体重[(39.43±1.84)g,(34.01±1.83)g,(32.28±1.11)g对(42.17±1.37)g,均P<0.001]、肝湿重[(1.03±0.06)g,(0.79±0.05)g,(0.64±0.04)g对(1.30±0.13)g, P<0.01或P<0.001]、肝指数[(2.60±0.09)%,(2.32±0.09)%,(1.99±0.11)%对(3.07±0.30)%, P<0.05或P<0.001]降低。中、高剂量梓醇组模型小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丙氨酸转氨酶降低(P<0.01或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P<0.01或P<0.001)。细胞模型中,脂肪酸合成基因及PERK-eIF2α通路蛋白水平的升高均被梓醇显著削弱(P<0.05),且这种削弱作用被信号通路激动剂逆转(P<0.05)。结论中药梓醇可能通过调控ERS介导的PERK-eIF2α信号通路发挥改善NAFLD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于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酒精性肝病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方法相比,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
简介:摘要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CPM)是一种少见的可致死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可能存在酒精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基础疾病。酒精性CPM可表现为多种临床症状,但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的病例较少报道。本例为出现精神症状的CPM患者,提示精神症状可能是CPM的表现之一,应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尽早完善头颅磁共振检查以减少对CPM的漏诊、误诊。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对乙肝合并脂肪性肝病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方法治疗,并探究对其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间收治的48例乙肝合并脂肪性肝住院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且在所有患者知情自愿的前提下,平均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和中医治疗观察组,每组24例。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后,就中医治疗方法对于住院患者是否有效及做出相关研究。结果:采用中医方法治疗的观察组,显效18例,占比75.00%、有效3例,占比12.50%,无效3例,占比12.50%,总有效率87.50%,采用基础治疗方法的对照组,显效1例,占比4.17%、有效12例,占比50.00%,无效11例,占比45.85%,总有效率54.17%,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对非病毒性肝炎引起肝功能异常的病因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对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间我院120例肝功能异常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收集与分析,总结非病毒性肝炎引起肝功能异常的病因。结果:对120例肝功能异常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并通过体格检查、常规化验等检查方式,最终表明,药物性肝损伤属于导致患者肝功能异常的主要病因,属于主要致病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病毒性肝炎引起肝功能异常的病因十分复杂,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120例患者诊断明确,共涉及10余种疾病,因此非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功能异常的显著原因为药物性肝损伤。同时少部分肝功能异常患者难以通过常规化验明确病因,肝脏病理检查同样以药物性肝损伤为主要致病因素。
简介:摘要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简称"代谢相关脂肪肝",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是乳腺癌患者常见的伴随疾病,是患者化疗期间肝功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内分泌治疗或随访期间肝功损伤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更名为代谢性脂肪性肝病,将原来的"排他性诊断"转变为"肯定性诊断",正视了代谢因素在脂肪性肝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目前临床重视不够。乳腺癌患者较正常人发生代谢紊乱的比例和风险更高,因此更应重视乳腺癌患者的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治。本文将探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新定义在乳腺癌伴随疾病全方位管理中的临床意义及其防治,以进一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改善预后。
简介:摘要:对于肝炎患者,重点在于如何调养。饮食疗法也是促进急性肝炎恢复的重要手段。患病期间应注意休息,调节饮食结构,药食结合,促进食欲,与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因人、因地、因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饮食方案,一般肝炎病人的饮食要新鲜,易消化,对急性肝炎病人的营养治疗应强调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低脂肪食品。
简介:摘要:“升举三阴法”是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第二代学术继承人吴荣祖教授结合50余年临证经验, 在传承佩衡先生之吴氏扶阳学术思想的基础上总结凝练出具有“升举三阴”之效的“升举三阴方”。基于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思想,论述酒精性肝硬化腹水的病因病机,并结合吴荣祖教授的临床经验组成“升举三阴方”辨治酒精性肝硬化腹水,取得良好疗效,举验案为证以供探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恩格列净和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使用吡格列酮治疗,观察组使用恩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质指数(BMI)、腰臀比及血糖、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移酶(GGT)]。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00%,27/30)高于对照组(66.67%,20/30),P<0.05。治疗后,观察组BMI和腰臀比低于其治疗前(P<0.05),且腰臀比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糖、血脂指标及肝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观察组BMI、腰臀比、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及TC、TG、LDL-C、ALT、GG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2/30)与对照组(10.00%,3/3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在服用二甲双胍基础上,联合恩格列净或吡格列酮均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及脂肪肝程度,改善肝功能,用药安全性理想,且恩格列净的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