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可吸收材料聚-D,L-乳酸﹙PDLLA﹚腰椎间融合器植入椎体后,在降解过程中的变生物力学变化规律。方法将可吸收腰椎间融合器通过手术植入到犬椎体,经过12、24和36周后分别取材,测定不同时间椎体的轴向抗压强度和抗扭转强度。结果轴向压缩载荷实验显示术后12周,实验组抗压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5﹚;术后24周显示,实验组的抗压强度显著下降﹙〈0.05﹚,对照组的抗压强度有所上升,但不显著﹙〉0.05﹚,实验组的抗压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5﹚;术后36周显示实验组抗压强度无显著性下降﹙〉0.05﹚,实验组的抗压强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0.05﹚。抗扭转实验显示,术后12周,实验组的抗扭转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1﹚;术后24周显示,实验组的抗扭转强度显著下降﹙〈0.01﹚,对照组的抗扭转强度有所上升,但不显著﹙〉0.05﹚,实验组的抗扭转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1﹚;术后36周显示实验组抗扭转强度无显著性下降﹙〉0.05﹚,实验组的抗扭转强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0.05﹚。结论高分子材料PDLLA的椎间融合器在植骨融合过程中,其力学强度逐渐下降,但在植骨融合部位获得牢固融合前,能维持较高的力学强度,保证了植骨融合的顺利实现,同时由于其最终降解吸收,不会对骨的生长产生应力遮挡,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简介:目的探讨超选择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溶栓组42例采用脑血管造影后,栓塞部位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溶栓组患者治疗总显效率、血管总再通率及Barthel指数评分完全恢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溶栓组患者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选择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早期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FNA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0岁以上且获得6~18个月有效随访地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PFNA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DHS手术治疗,并对手术资料、术后并发症和髋关节功能进行临床随访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等较对照组小,但骨折愈合时间无显著的差异,对照组1例出现轻度髋内翻,2例出现股骨干骨折。结论采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强度高、生物力学特性好等优点,尤其是并存骨质疏松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理想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7月到2010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为39例,女性为29例,年龄分布主要为60.85±11.64岁,致伤原因分析研究显示主要为车祸、跌倒、高处坠落和运动。按照Tronzo分型研究显示Ⅰ为6例,Ⅱ为18例,Ⅲ为26例,Ⅳ为14例Ⅴ为4例。研究对象合并症主要为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分别为4例、14例和7例。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对研究对象治疗后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3年,平均随访时间为1.7年,随访结果按照黄公怡疗效标准评定方法进行评定,其中优为31例,占45.59%,其次为良为24例,占35.29%,可为12例,占17.65%,差为1例,占1.47%,总有效率为98.53%。随访均未发现感染病例,内固定治疗差的患者为治疗固定失败所致,结论采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较好,应加强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本前瞻随机对照研究旨在评估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60名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围手术期镇痛组)和对照组(因需镇痛组)。术后在不同时间点观察患者的疼痛评分以及围手术期吗啡消耗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2天的静息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24小时、2天、3天活动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围手术期实验组吗啡消耗量为8.67±8.50mg,对照组吗啡消耗量为17.00±14.18mg;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超前镇痛和多模式镇痛在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镇痛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方案可有效控制术后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且具有操作简单,副作用少的优点。
简介: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广泛的应用前途,其三系分化的能力和免疫诱导特性使其具有再生医学的应用前景。目的:从小鼠骨髓中研究分离制备Flk-1+间充质干细胞的新方法,检测了这类细胞的生物特性。方法:以小鼠骨髓为研究对象,分离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并扩增原始间充质干细胞,检测它们的细胞周期、表型和多系分化的能力。结果与结论:小鼠来源的骨髓来源的原始间充质干细胞呈成纤维样生长,大部分细胞处于G0/G1期,并且高表达Flk1,CD13,CD29,CD44,小鼠骨髓来源Flk-1+间充质干细胞在光镜下均呈成纤维样或多角型贴壁生长,在体外相应的诱导液环境中均可以向三系分化。提示小鼠骨髓来源Flk-1+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HS内固定、Gamma钉内固定和PFN内固定三种方法对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4月-2012年4月治疗的156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发病部位其中左侧89例,右侧67例,根据Evans骨折分型为一类骨折I型21例,Ⅱ型49例,Ⅲ型38例,Ⅳ型32例,二类骨折16例。对156例患者分别进行DHS、Gamma钉、PFN内固定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2~4年,平均3.4年,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价评分,三种内固定方法优良率均在85.2%以上,PFN方法达到90.6%。结论根据患者的不同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情况,严格选用不同的内固定手术方法,会取得不错的临床疗效,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愈率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1年6月我院对收治的27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30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作对照,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术后3-4周可见骨枷形成,骨性愈合平均时间为14.6周。术后患肢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钢板组优良率为92.6%,置换组优良率为7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