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在我国广大农村,有数天一次的集市贸易,人们把这一天上集买卖叫赶集,赶街、上圩等。而福建省则叫“赶墟”、“趁墟”。有人则满,无人则虚,“墟”是为“虚”之误矣。这种乡村市集起源很早,唐代柳宗元即已有“绿荷包饭趁墟人”之诗句。日本学者加藤繁,对此曾作过历史的考察。(见吴杰译本《中国经济史考证》,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明清以来墟市已成为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聚落散处,乃各择适中之地,以为有无贸易之场,故有墟。耕贩兼营,乃共悬确定之期,以为贸迁往来之约,故有日。”但是,福建省的墟期是如何编排的?它有何特色?各地有何差别?它是否有某种规律性的东西?这些问题,在农村集市贸易日益发展的今天,颇值得我们作一探讨。
简介:在瀚海砚田耕读了几十年,无论世事如何变幻,人生几多沉浮,我对书法艺术的追求日日常新,乐此不疲。古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脱境界,成为我对书法语言形态的最高描述,这种执著,成为提升自我内心境界,消除外在烦忧的精神寄托。因此,书法作为一个载体,不仅承载了我70多年来的人生阅历,更重要的是书法作为一种境界,记录了我内心升华的每一个时刻。有人说,我这一代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浓缩,有着太多的苦难和感慨。我们见证过兵荒马乱,见证过愚昧荒唐,见证过积贫积弱,同时也见证了国家的繁荣富强。对于我和我的家庭,历历往事更有如史诗般的沧海桑田,跌宕起伏。1942年,我出生在桂林榕湖旁一个军人的家庭,当时,父亲周竞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