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从某种程度上说,过去的三十多年见证了文学理论盛极而衰的发展历程。在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生态批评之后会出现什么重要理论?何种理论将在21世纪异军突起?面对这些问题,本文试图建构一种文化记忆批评理论。文化记忆理论因其跨学科和跨文化特性现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文学研究中。哈布瓦赫、诺拉、扬和阿莱德·阿斯曼、埃尔等人的记忆理论与文学批评的关系非常密切,因为文学书写和文化记忆都是对过去经验的重构。进入21世纪,各种重大历史事件如"犹太人大屠杀"、"南京大屠杀"、冷战、越战、"9·11"恐怖袭击等都要求我们回顾这些惨痛经验并重构文化记忆。对于书写这类历史题材的文学文本,文化记忆批评可以发挥新颖而有效的阐释效力。
简介:摘要就文化创意产业与非物质遗产文化来看,一个注重传承与保护,一个重在文化的创新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在做好抢救与保护的前提下,对非物质遗产加以合理利用,适当将其转化为经济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经济价值,既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又能从文化创意角度去发展,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会为非物质遗产带来不失本色的新希望。文化创意产业会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的更远,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能为文化产业提供坚实的基础。汉绣作为一门悠久历史的手工艺术必然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通过发展汉绣文化创意产业,在保持非物质文化本身的特色,展现其文化价值同时,实现市场和文化的有效结合。
简介:显然,浦歌并不是那种天生的小说家。作为一个感伤的人,他并不具备一个天才小说家与生俱来的洞穿世界表象的锐利与对人物命运充满控制欲的霸蛮。摆弄生活的积木,建筑命运的迷宫,用文字错落地讲述别出心裁的故事,这并非他的所愿所长。他的禀赋,可能更容易让他成长为一个唤醒月光说话、向着花朵抒情的诗人,而生活的琐碎与严苛连这一可能也单方面地长久搁置了。在时间之中,他慢慢成为一个写作事业的潜伏者,光荣、庄严而隐秘,在夜晚的内心里撒种与收割。总之,他是个向着无限的生活在漫长的文学长跑生涯之后一步一步跑成的小说写作者,就像一个天性纯良而柔嫩的孩子终于在漫长的时间之中用不断的重复式劳作克服了自身的钝感,蜕变为一个冷静、真诚、浑厚且富有超凡构塑力的叙事者--浦歌。他也像一罐心有不甘的高粱,把自己深深封存在泥土里,一年一年在黑暗里酿成了醇酒。总之,在2015年的夏末初秋,在当年的文学熟人都已疑惑他是否还在写些什么的时候,浦歌一把豁开生活表面的浮尘,双手捧出了满满的佳酿--一部令人惊讶的《一嘴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