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6月300份Ⅰ类切口病历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Ⅰ类切口围术期均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涉及8大类19个品种,头孢菌素类使用频次最高,占40.0%(240/600),使用频次最高的药品多为头孢匹氨。初次给药时间为术前0.5~2h者仅60例(占20.0%)。术后单一用药者87例(占29.0%)、二联用药者153例(占51.0%)、三联用药者33例(占11.0%)、四联用药者27例(占9.0%)。结论:我院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严重,应加强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规范化管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针对畸胎类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时,分别将CT与MRI诊断方案应用于患者病情分析中的效果,探讨患者的诊断准确度。方法:本次研究在针对患者进行病情分析时研究人员录入2017年9月至2020年4月间,我院中收入的存在畸胎类肿瘤的患者共计62名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被确诊为畸胎类肿瘤。医务人员针对患者进行诊断时,选择CT与MRI诊断方案。在诊断完成后,研究人员针对所有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评价,并分析不同影像学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度。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相较于CT诊断来说,MRI的诊断准确度明显更优,两种诊断方式诊断准确度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畸胎类肿瘤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而在对患者进行病情分析时,将CT与MRI诊断方案应用于患者的病情诊断中能够明确患者的病情状况,但相较于CT诊断来说,MRI能够更加清晰的显示患者的病灶状况,对于后续拟定正确的手术方案来说,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简介: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拔罐法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实验组予以半夏泻心汤治疗;联合予以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拔罐法治疗。结果联合组明显优于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有差异(P<0.05)。结论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治疗中,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拔罐法效果极佳,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半夏泻心汤加减;拔罐法;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在临床医学中,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极为常见的,它不仅仅是胃和食管疾病,它在消化道外的临床表现也是极为明显的。有数据研究指出,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发生胃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的概率相对较高,约有半数GERC患者在临床上的表现主要表现为单独性慢性咳嗽,同时GERC还无典型的GERD反流样症状,因此GERC在临床治疗中的难度系数与其他的慢性咳嗽相比更高1。选取本院收治的96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拔罐法在该病中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所述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中所有患者的纳入时间均控制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且按《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治疗指南》中的相关规定对就诊患者进行筛选。在整群随机化原则的指导下将96例GERC患者分成三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男21例,女11例,年龄20~75岁,平均(57.4±5.0)岁;实验组男22例,女10例,年龄21~74岁,平均年龄(57.0±4.5)岁;联合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219~76岁,平均年龄(58.0±4.8)岁;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型等常规资料有对比价值(P>0.05)。1.2方法1.2.1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与多潘立酮治疗。奥美拉唑以口服为主,20mg/次,2次/d;多潘立酮也以口服为主,10mg/次,3次/d。1.2.2实验组予以半夏泻心汤拔罐法治疗。半夏泻心汤组成半夏9g,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各6g,大枣4g,黄连3g;煎服,1剂/d,早晚各一次。拔罐法穴位包括定喘、肺俞、胃俞、大肠俞等;利用大号玻璃罐对患者背部进行闪罐,至皮肤发红,然后于上述选定的穴位上进行拔罐操作,3~5罐/次,15min/罐。1.2.3联合组予以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拔罐法治疗。联合组的拔罐法与实验组相同,半夏泻心汤剂量也相同。半夏泻心汤加减在对照组中若出现呕吐明显者加左金丸;对出现呃逆、泛酸明显者加乌贼骨6g;对食欲不振者加鸡内金、谷芽、麦芽各4g;对脾气虚者加黄芪、党参各4g;对咳嗽严重者加浙贝母、苦杏仁各6g;对咳嗽日久和肺气耗散者加五味子6g;对气喘者加葶苈子、麻黄各4g。煎服,1剂/d,早晚各一次。1.3观察指标临床疗效。1.4统计学方法所有临床数据均以SPSS21.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x2检验,表示方式以(%)为主,P<0.05表示有统计学价值。2结果对照组总有效20例,占比为62.50%;实验组总有效25例,占比为78.13%;联合组总有效31例,占比为96.88%;联合组与对照组组对比,有差异(x2=36.515,P=0.000,P<0.05);联合组与实验组对比,有差异(x2=16.077,P=0.000,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有差异(x2=5.852,P=0.016,P<0.05)。3讨论通常情况下,咳嗽主要位于肺部。但在《素问·咳论》中则有这样的记载“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虽然咳嗽的主要部位在肺,但它与心、肝、脾、胃、肾等脏腑功能较大关系2。据最新研究数据指出,当心、肝、脾、胃、肾等脏腑功能是失调时,极易导致咳嗽。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作为常见的慢性咳嗽,它的常见表现以干咳为主,同时可能伴有少量白色黏痰,大部分GERC患者均发生在饮食时或饮食后,严重时甚至伴有烧心、反酸以及嗳气等症3,因此应引起重视和注意。在本研究中,三组患者在予以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后,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其中联合组与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临床疗效均更具优势,且实验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想来这与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拔罐法良好的临床疗效是息息相关的。半夏泻心汤最早出现在医圣张仲景的名著《伤寒论》中,该方的主要疗效为辛开苦降、寒温并用与攻补兼施;方中辛温之物包括半夏、干姜,二者皆有发散脾气之效;苦寒之物为黄芩、黄连,二者皆有邪热消痞之效;而人参、大枣、甘草则有和脾胃、补中气之功,如此诸药合用,其效果是极为明显的4。外加拔罐法能有效的起到温通经络、散寒驱邪、回阳救逆之效,通过对诸穴进行拔罐法治疗,又能有效的调理脾胃气机,缓解肺气宣发和起到肃降之功能,继而确保患者的快速康复5。综上所述,在GERC临床治疗中,予以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拔罐法治疗效果极佳,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参考文献1肖锷,罗珍华.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拔罐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4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4(22)64-64.2王北辰.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4(7)156-158.3黄少君,范良,王宝爱,等.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拔罐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2)305-307.4张微.兰索拉唑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观察J.医药,2015,53(17)191-191.5章慧宏,吴元祥.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4,24(38)344-344.
简介:目的:了解临床药学服务个案报道类文献撰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撰写建议,为临床药师提供参考。方法:以"药学服务"、"药学监护"、"临床药学"、"临床药师"为中文关键词,以"pharmaceuticalcare"、"clinicalpharmacist"、"clinicalpharmacy"为英文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PubMed,收集2011-01-01至2014-12-31我国作者发表的临床药学服务个案报道类文献。参考临床医学个案报道撰写指南(TheCAREguidelines),建立临床药学服务个案报道类文献评价项目,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评价。结果和结论:共检索到文献1187篇,全部发表在国内期刊上,文献数量逐年递增。此类文献缺失最多的内容为病例主要经验总结及建议、病人既往史、相关医药学文献分析,且临床药师在撰写此类文献时与临床其他科室沟通合作较少。需要注意个案报道类文献撰写的科学性、完整性,并进一步加强与临床科室工作人员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