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将80例合并不同程度心功能不全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40例与40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纠正贫血及降压、补钙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每次透析结束后左卡尼汀1.0g,治疗6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压情况,定期心脏彩超测定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心缩力指数(HI)、每搏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心肌收缩力增强,心功能指数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的血压升高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左卡尼汀可以显著改善维持性透析患者的心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照顾者实施康复认知教育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0年9月在我院门诊及病房治疗的老年痴呆症患者54例为实验组,配对选择实验组病人的照顾者54例,以2009年10月-2010年3月在我院门诊及病房治疗的老年痴呆症患者54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及照顾者采用常规治疗及传统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患者及照顾者进行常规治疗及健康教育基础上,对实施照顾者进行康复知识培训,让照顾者掌握系统康复知识,并运用于对患者的照顾中。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护理4周后总体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照顾者实施康复认知教育,可提高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该研究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新理念,观察对远端胃癌根治术后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6例远端胃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FTS组)病人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治疗,对照组病人应用传统围手术期处理方法。观察两组病人术后首次肠道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并于术前1天、术后第1天和第3天检测病人外周血清中IL-6、CRP、CD3、CD4、CD8和CD4/CD8比值。结果FTS组与对照组比,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显著提前(P<0.05);而术后并发症两者无显著差异。FTS组与对照组比,术后第1、3天外周血中CRP和IL-6浓度均有显著下降(P<0.05);CD4/CD8比值均有显著增加(P<0.05)。结论应用加速康复外科能缓解远端胃癌手术病人的术后炎症反应,保护术后细胞免疫功能,促进病人快速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阿仑磷酸盐治疗骨质疏松患者对血清中骨保护素(OPG)的影响。方法用骨密度仪测定使用阿仑磷酸盐治疗的骨质疏松患者前后的骨密度,应用ELISA法检测患者前后血清中OPG的水平,比较治疗前后骨密度与血清中OPG水平的变化。结果应用阿仑磷酸盐治疗的患者骨密度显著高于未使用者(P<0.05),使用后患者的骨密度高于使用前(P<0.05);血清中OPG水平,阿仑磷酸盐治疗的患者高于未治疗的患者(P<0.05),阿仑磷酸盐治疗后的患者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阿仑磷酸盐可以提高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并通过改变OPG的水平对骨代谢进行调节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将4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和乌司他丁组,乌司他丁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20万U微泵静脉注射,每12小时1次,维持应用7天。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第7天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高(P<0.05);治疗后第3天、第7天,乌司他丁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乌司他丁能显著降低血浆D-二聚体水平,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心肌充盈分级(MBG)的方法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无复流现象,并探讨无复流现象对PCI后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2008年5月至2009年12月首发前壁AMI并于6-12小时内行直接PCI的患者128例,应用MBG方法将患者分为无复流组(MBG0-1级)和有复流组(MBG2-3级)。其中无复流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平均年龄66.23±13.17岁),有复流组92例(男58例,女34例,平均年龄63.18±11.73岁)。所有患者于PCI后即行左心室造影(LVG),测定心室压力、容积参数和室壁运动积分(WMS);AMI后1周时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ERNA),测定左室收缩功能、舒张功能;AMI后6个月随访时重复行CAG、LVG和ERNA检查测定上述参数。结果①无复流组症状发作至球囊扩张时间较有复流组显著延长,CK-MB峰值和Killip≥2级心力衰竭发生率较有复流组明显增高。②AMI-PCI后6个月随访时,无复流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WMS和LVEDP均较有复流组明显增高;ERNA参数比较,无复流组左室射血分数、峰射血率和峰充盈率各参数均较有复流组明显降低,同时峰射血时间明显延长。结论经MBG判定的直接PCI后的无复流现象反映了梗死相关区(IRZ)的心肌仍处于失灌注状态,导致左室功能的降低,促进心室重构,直接影响着AMI患者的长期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贫血对围生期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分级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入选围生期心肌病患者60例,参照NYHA分级分为2组,心功能Ⅰ-Ⅱ级(轻中度组)20例,Ⅲ-Ⅳ级(重度组)40例。比较2组Hb水平等血液学参数。根据Hb水平将患者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并对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因心衰入院、心源性死亡、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的情况进行分析,随访1年。结果60例围生期心肌病患中贫血患者30例,其中轻中度组Hb平均值137±14g/l,重度组Hb平均125±19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随访期间,贫血组心衰再入院率、心源性死亡率、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与非贫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围生期心肌病患者常伴有贫血,贫血的严重程度与心衰严重程度有关,Hb水平降低可影响围生期心肌病患者的病死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症(ACS)合并抑郁症患者的有效心理因素干预对病程转归的影响。方法急诊收治的60例ACS伴有抑郁症患者将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观察组除了必要的常规药物(硝酸酯类、辛伐他丁、阿司匹林、尼莫地平、舒血宁等)和其他治疗之外进行心理特征分析,并采取正确的心理疏导和有效心理因素的干预,及时采取有效心理因素干预对老年ACS患者的病程、转归、愈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6%73.4%,P<0.05),病程短,疗效稳定,复发率低,愈后好。结论心理行为因素对老年ACS患者的治疗过程、效果、愈后、复发率和死亡率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及时采取有效心理因素的干预,是有效提高老年ACS患者抢救成功率的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