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选取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其变化及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cy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Hcy与糖化血红蛋白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血糖控制,血清Hcy水平也明显下降。

  • 标签: 2型糖尿病 同型半胱氨酸 血糖控制
  • 简介:雄性大鼠80只,随机选取60只以链脲菌素(STZ)30mg/kg制成糖尿病大鼠模型。令20只正常喂养,为对照组。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2组:普通饲料喂养组与高脂喂养组,分别给与普通饲料及糖高脂饲料喂养12周后尾静脉采血。测定Lee指数、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以高脂饲料组Lee指数较普通饲料组显著升高为肥胖糖尿病大鼠成膜。将大鼠分为非肥胖组及肥胖组。给予两组大鼠500g/L葡萄糖按2g/kg体质量灌胃,30分钟后尾静脉采血。应用酶免法(ELISA)方法测定两组大鼠血清GLP-1、IL-18、TNF-α水平及大鼠服糖后30分钟血清GLP-1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肥胖组及非肥胖组血清空腹及糖负荷后GLP-1水平降低、TNF—α、IL-18水平升高(P〈0.01)。与非肥胖组相比,肥胖组血清空腹及餐后GLP-1水平降低、TNF-仪、IL-18水平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GLP-1与TNF—α、IL-18、Lee指数、低密度脂蛋白(LDL—C))、餐后血糖具有相关性(P〈0.05)。GLP-1水平与IL-18、TNF—α呈负相关(P〈0.01)。结论:肥胖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GLP-1水平。GLP-1水平的降低可能与IL-18、TNF—α相关。

  • 标签: 肥胖糖尿病 GLP-1 IL-18 TNF-Α 大鼠血清 糖尿病大鼠模型
  • 简介:目的探讨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评估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56例糖尿病患者按是否出现微血管病变分为A组(有微血管病变)和B组(无微血管病变),对比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hINS)等指标,并于健康人群进行比较。结果(1)A组的HbA1c、FPG及OGTT2hPG均显著高于B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B组的三项指标也高于对照组(P〈0.05);(2)A组的FINS、2hINS均显著低于B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而HOMA-IR则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FINS、2hINS低于对照组,而HOMA-IR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现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的HbA1c明显高于未出现微血管病变者,临床可将HbA1c作为诊断糖尿病患者早期微血管病变的有效指标。

  • 标签: 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 简介:选择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为糖尿病组,健康体检者48例为对照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组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同时测定糖尿病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钙、磷及碱性磷酸酶等。结果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型糖尿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成负相关。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低下,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低下可能与2型糖尿病发生有关。

  • 标签: 初诊2型糖尿病 25-羟维生素D3 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初诊T2DM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降糖药物二甲双胍及格列美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拉鲁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BS、PBS及HOMA-IR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OMA-β和C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结论:利拉鲁联合二甲双胍及格列美脲治疗用于初诊T2DM患者可有效控制血糖视屏,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 标签: 利拉鲁肽 二甲双胍 格列美脲 2型糖尿病(T2DM) 胰岛Β细胞功能
  • 简介:选取36名GDM患者和42名正常妊娠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受试者血清内脏索的水平,分析其与胰岛素抵抗指数的相关性。结果:GDM内脏素水平升高(P〈0.05);内脏素与IR正相关性(P〈0.05)。结论:GDM患者血清内脏紊水平升高,与胰岛素敏感性高度相关。

  • 标签: 妊娠糖尿病(GDM) 内脏素 胰岛素抵抗(IR)
  • 简介: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使用胱抑素C联合尿RBP检测的诊断意义。方法文章所选择的糖尿病患者一共135例,纳入的时间为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将其列为该次研究的研究组,对其基本资料进行前瞻性分析,其中,单纯糖尿病的67例作为DM组,早期肾损伤的68例为DN组,随机抽取70名同一时段来该院体检的正常人为常规组。分别抽取3组清晨开腹时的血液及尿液为检测标本,检测分析胱抑素C、尿RBP,观察其胱抑素C、尿RBP水平及联合检测的灵敏性。结果研究组胱抑素C、尿RBP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胱抑素C、尿RBP显著高于DM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DN组在胱抑素C、尿RBP联合检测下阳性检测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胱抑素C联合尿RBP检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具有较高的灵敏性,临床诊断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患者 早期肾损伤 胱抑素C 尿RBP 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比较利拉鲁联合二甲双胍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5月期间在该院诊疗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11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采用利拉鲁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采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降低水平比较,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体质指数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对照组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降糖效果相当,但利拉鲁联合方案对BMI影响小,低血糖发生率低,用药更为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二甲双胍 利拉鲁肽 格列美脲 2型糖尿病
  • 简介:观察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的糖尿病患者38例和普通糖尿病患者38例,测定两组人群FBG、2hPBG、HbA_(1c)。结果血糖相仿的情况下(P〉0.05),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的糖尿病组患者HbA_(1c)平均水平低于普通糖尿病组患者,(P〈0.01)。结论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的糖尿病患者HbA_(1c)平均水平低于普通糖尿病患者。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肝硬化 脾功能亢进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血液HBA1c水平与产妇不良症状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18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8例健康产妇为对照组,测定产妇的HBAlc水平,记录其不良症状发生率,以此分析产妇血液HBA1c水平与不良症状发生率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产妇妊娠28周和妊娠末期血液HBA1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产妇,且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血液HBA1c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血液HBA1c水平与不良症状发生率呈正相关,对HBA1c水平进行控制可降低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不良症状。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血液HBA1c水平 不良症状
  • 简介: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T2DN患者40例为观察组,健康人群20例为对照组。根据HbA1c水平将观察组分为高值组(12例,HbA1c〉10.0%)、中值组(19例,7.0%≤HbA1c≤10.0%)及低值组(8例,HbA1c〈7.0%)。结果观察组HbA1c和u-AL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随着HbA1c水平提高,u-ALB水平上升。结论HbA1c联合u-ALB水平检测可于早期诊断出2型糖尿病肾病。

  • 标签: HbA1c水平 u-ALB水平 2型糖尿病肾病(T2DN) 早期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测的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根据血糖不同水平将患者分为低水平组、中水平组和高水平组。同时以该院健康成人作对照组。比较上述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及对照组上述3项指标有差异,同时不同亚组糖尿病肾病患者上述指标也存在差异。结论该文认为尿微量白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检测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肾病 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