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 要】目的:为探究心理疏导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以便为后期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指导,利于患者康复。方法:选取某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70例心内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主要将这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人。其中对照组主要采取常规心内科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辅助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而后将这这两组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观察其最终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无论是抑郁情绪评分数值、焦虑情绪评分数值,还是依从性评分数值、生活质量评分数值以及满意度评分数值情况,观察组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内科护理阶段,心理疏导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加以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在心脏康复护理中的作用及实施策略。方法:选择2023年11月-2024年5月期间的80例心脏康复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实验组实施全面心理干预,包括由专业人员进行心理评估后制定个性化方案,涵盖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支持性心理治疗等多种方法,并鼓励家属参与,定期调整干预方案;对照组接受常规心脏康复护理。结果:实验组在生活质量、焦虑和抑郁水平、自我效能感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体表现为实验组生活质量平均指标值为88.3±0.2,对照组为74.2±0.1;焦虑和抑郁水平对照组平均指标值为6.5±0.3,实验组为2.4±0.2;自我效能感实验组平均指标值为83.5±0.5,对照组为70.1±0.2。结论:心理干预在心脏康复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焦虑和抑郁水平、增强自我效能感。临床应重视心理干预的应用,制定个性化方案,鼓励家属参与,以提高心脏康复效果。未来需进一步加强研究,探索更有效的干预方法和策略。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内科护理中心理疏导的临床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心内科患者取样82例,皆为2019年03月至2021年0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心理护理在心内科老年患者中发挥的临床护理作用进行研究,分析心理护理的临床护理价值。方法: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于医院进行就诊治疗的心内科老年患者中选择88例进行观察分析,采用奇偶法对老年患者进行划分,得到两组患者,即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有44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则应用心理护理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观察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评分要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时长恢复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评分方面,观察擦组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心理护理的方式,有利于老年患者康复,并且体现出较强的安全性、适用性,具备较高的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心理分级护理在心脏介入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广南县人民医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出50例进行心脏介入择期手术治疗的病例,将所有患者以入院日期的单双数进行分组,单数日期入院的25例定为对照组,双数日期入院的25例定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的患者在围术期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中的患者则在术前及术后分别实施心理分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PSQI评分。结果 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PSQI评分均未体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疼痛评分及PSQI评分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有优势,组间差异呈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将心理分级护理措施应用在心脏介入择期手术患者中能够收到理想的效果,患者的疼痛会得到明显的改善,睡眠质量大大提升,利于术后的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教学工作中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2023年10月至12月某医学院校2020级临床医学五年制60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 = 30)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对照组(n = 30)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记录并比较两种不同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的自我和谐量表得分改善情况更为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的学生负性情绪程度表现更轻(P<0.05)。结论: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更好的调节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对于缓解学生负性情绪,提升心理教学水平有着良好的帮助。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