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剖腹产术中出血的原因与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42例行剖腹产产妇,根据术中出血量,采取相应的止血处理措施。观察并分析出血原因、止血效果。结果42例行剖腹产产妇,术中出血500ml~1000ml38例,1000ml~2000ml3例,>2000ml1例。剖腹产术中出血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子宫下段切口裂伤、DIC、子宫肌瘤等,其中子宫收缩乏力15例,占35.7%,胎盘因素10例,占23.8%,可以明显看出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是术中出血的最主要原因。42例行剖腹产产妇,41例产妇术中出血成功,占97.6%。结论剖腹产术中出血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子宫下段切口裂伤、DIC、子宫肌瘤等,其中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是术中出血的最主要原因。一旦剖腹产术中发生出血,应分析并根据出血原因,立即采取相关措施做好止血工作,确保母婴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护理中应用孕期健康教育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接诊的产妇160例进行研究,纳入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有完整临床资料,自愿接受本研究,随机分组,各自80例。对照组产妇按照常规护理处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孕期健康教育,观察记录两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孕期知识知晓率及产妇对护理满意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剖宫产率与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研究产妇对孕期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产护理中实施孕期健康教育,除了可以提高产妇对孕期相关知识知晓率,还能提高护理满意率,并减少产后出血与剖宫产发生,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经产妇,对其难产因素以及产时产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确保针对经产妇分娩可以进行有效管理。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经产妇120例。将其设为C1组(观察组);同期选择初产妇120例作为C2组(对照组);针对两组产妇选择的分娩方式、出现妊娠合并症的情况、出现产后并发症的情况以及出现新生儿异常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年龄方面,C1组明显大于C2组产妇(P<0.05);在剖宫产率方面,两组产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在出现妊娠高血压疾病概率方面,C1组大于C2组产妇明显(P<0.05);在出现妊娠合并糖尿病疾病概率方面,C1组明显高于C2组患者(P<0.05);在出现低体重儿概率方面,C1组明显高于C2组患者(P<0.05)。结论医院针对经产妇需要研究有效措施进行围产期管理以及进行分娩期管理,有效降低产妇于临床表现出妊娠期合并症或者出现产后并发症的现象,最终显著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乙肝病毒携带孕妇进行规范化产检的重要性。方法选择我院分娩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呈阳性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研究,按照乙肝病毒的具体类型分为大三阳组以及乙肝小三阳组,分别进行乙肝两对半以及PCR-HBV-DNA值的规范化检测,同时在各新生儿出生24h内进对其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孕妇体内HBV-DNA基因拷贝值分娩。乙肝大三阳孕组显著高于乙肝小三阳组;在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率方面,大三阳组显著高于小三阳组;当乙肝大三阳孕妇体内HBV-DNA值超过105基因拷贝/m1时,其发生肝功能异常及新生儿宫内感染的比例显著高于体内HBV-DNA值不足105基因拷贝/m1。结论携带乙肝大三阳病毒且其体内表现为高HBV-DNA值的孕妇,其孕期新生儿具有极大的宫内感染比例。应当加强对乙肝病毒携带孕妇的产检,对该类孕妇采取宫内阻断方式,有效降低新生儿的宫内感染率。对于优生优育具有极大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时护理中导乐陪伴加音乐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200名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分娩的产妇,以随机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观察组产妇实施导乐陪护加音乐疗法干预,对对照组产妇实施传统待产接产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以及产妇产后出血量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妇总产程时间为(8.77±1.15)h,对照组产妇总产程时间为(10.73±3.74)h,观察组总产程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为3.0%,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为8.0%,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比对照组患者低,两组差异性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出生1min左右的窒息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窒息率差异性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导乐陪护加音乐疗法能够有效降低产妇剖宫产率、缩短产程,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率与新生儿之息率,有利于产科质量的提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剖宫产时减少出血的方式。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孕妇剖宫产分娩期间是否采用减少出血的技术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25例,加用减少出血技术的产妇43例,比较其术中出血量,根据引起术中出血的原因,总结有效的减少出血方法。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598.1±53.2)ml和(993.9±49.8)ml,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剖宫产的过程中,针对产妇出血的原因给予有效的止血处理方法,做到避免子宫切口断裂、胎盘尽量自行脱离、子宫迅速缝合等,有利于保证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分娩结局。
简介:摘要目的对剖腹产术中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对临床的干预措施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行剖腹产术发生术中出血超过500ml的48例患者,对其手术情况、病例、个人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发生出血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应有效的干预措施。结果48例术中出血患者中,由胎盘因素所导致27例,宫缩乏力所导致14例,切口撕裂6例,子宫破裂1例。出血量在500~1000ml的患者31例,1000~2000ml患者13例,超过2000ml患者4例,最多的为3400ml。48例患者均采用多种措施进行联合止血,其中使用缝扎止血34例,纱条宫腔填塞止血12例,子宫切除2例。结论胎盘因素和宫缩乏力是导致剖腹产术中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而使用缝扎止血和纱条宫腔填塞止血等多种措施进行联合止血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剖产术出血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从我院自2009年1月一2012年12月收治的产妇中,选取60例进入第二产程采用剖产术分娩的孕妇为试验组,同样选取60例同期头位急诊非第二产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出血量、导致出血的原因以及出血的发生几率进行研究比较。结果试验组产妇的平均出血量和术中出血几率都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的平均出血量与术中出血几率;试验组产妇由子宫收缩乏力、子宫切口裂伤造成出血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结论第二产程剖产术是导致产妇出血的高危因素,产妇在分娩前应在充分了解自身情况以及胎儿状况的基础上,严格进行头位分娩评分,选择科学合理的分娩方式,避免出现母婴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对剖腹产手术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收治剖腹产手术患者82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为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80.49%(P<0.05);并发症率为4.88%显著低于对照组24.39%(P<0.05)。结论对进行剖腹产手术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剖腹产术后产妇腹胀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剖腹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的护理办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之外,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排气时间与排便时间分别是(30.45±0.62)、(3.02±0.31)。对照组的排气时间与排便时间分别是(41.23±0.25)、(4.86±0.54)。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的时间更短,护理效果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患者的腹胀率与并发症率分别是12.5%、17.5%。对照组患者的腹胀率与并发症率分别是27.5%、32.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腹胀率与并发症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产妇肠道蠕动,避免出现腹胀现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