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稳型心绞痛病人采用段硬膜外阻滞(TEA)治疗的效果。方法40例不稳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TEA组(n=20)和对照组(n=20)两组,观察两组治疗后心绞痛改善情况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TEA组治疗后,心绞痛症状及心脏舒缩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TEA治疗对不稳型心绞痛病人疼痛症状及心脏舒缩功能的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硬膜外阻滞 心绞痛 不稳定型/治疗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5月-2011年6月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骨折患者10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掌侧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骨折患者,可以明显提高功能恢复情况,让患者及患者家属更加满意。

  • 标签: 掌侧锁定钢板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不稳型骨盆骨折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05月—2013年05月不稳型骨盆骨折患者68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骨折患者分为C1组(干预组34例)与C2组(对照组34例)。针对C2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针对C1组患者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骨盆骨折患者完成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表现。结果在焦虑程度以及抑郁程度的表现方面,C1组优于C2组患者极其明显(P<0.05)。在临床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方面,C1组低于C2组患者极其明显(P<0.05)。结论针对不稳型骨盆骨折患者,对其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可以成功缓解患者内心产生的焦虑感以及抑郁感,患者临床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也得到了极其显著的降低,成功提高了患者临床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损伤控制骨科在不稳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不稳骨盆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损伤控制骨科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70.8%,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损伤控制骨科在不稳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还能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价值。

  • 标签: 损伤控制骨科 不稳定骨盆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PFNA治疗不稳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于2008年12月至2011年10月期间使用PFNA治疗52例不稳股骨转子间骨折,男24例,女28例,年龄46-92岁,平均71岁,对该治疗方法进行初步评价。结果本组52例,手术时间40~70分钟(平均55分钟),术中出血100~220ml(平均160ml);全部病例都获得骨折愈合,无髋内翻及内固定切出螺钉穿出或者退钉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PFNA具有创伤小,设计合理,允许患者早期活动的优点,是理想的治疗不稳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物。

  • 标签: 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 PFN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方法对26例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随访2~36个月,平均18个月,前或后入路完全融合,神经恢复均有1~3级提高。结论前或后入路是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优秀方法,应注意根据骨折的分型决定手术方式选择。

  • 标签: 胸腰椎 骨折 前或后入路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内外固定联合治疗中青年不稳Barton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跨腕关节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治疗治疗中青年、不稳Barton骨折23例。结果随访5~22个月(平均10.5个月),根据Dienst评估标准1进行评分,结果优10例,良11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3.3%。结论采用内外固定联合治疗中青年不稳Barton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满意的优点。

  • 标签: 外固定器 内固定 Barton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桡骨远端不稳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外固定架固定,观察组给予钢板内固定,观察两组复位效果、手术优良率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尺偏角、掌倾角及桡骨缩短长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月腕关节功能恢复及手术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钢板内固定术能显著改善桡骨远端不稳骨折患者骨折复位及腕关节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内固定术 桡骨远端 不稳定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治疗无脊髓神经损伤不稳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无脊髓神经损伤不稳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取后路减压术治疗;对比本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疗效观察指标。结果手术后,本组患者的运动评分、触觉评分均较手术前明显提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后,本组患者的Cobb's角、椎体压缩程度及椎管占位均较手术前显著降低,伤椎高度较手术前显著提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后路减压术治疗无脊髓神经损伤不稳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对于纠正脊柱的形态结构、重建脊柱的稳定均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脊柱骨折 前后路减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股骨粗隆部位不稳骨折采用DCS(动力髁螺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患有股骨粗隆部位不稳骨折患者23例,对其采取动力髁螺钉进行治疗。结果23例患者采取1~2年的跟踪随访,没有1例并发症。所有患者骨折全部治愈,没有钢板断裂、骨不连以及松动等相关临床症状,其中优18例,良4例,可1例,优秀率100%;经2年的跟踪随访,23例患者的髋关节功能都有显著的好转,骨折愈合情况良好。结论针对股骨粗隆部位不稳骨折采用DCS(动力髁螺钉)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患者固定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小,保证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股骨粗隆 不稳定骨折 动力髁螺钉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PFNA的手术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4月~2011年4月,采用PFNA治疗4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病人。结果48例均获随访,根据Harris评分,优30例,良15例,中3例,优良率为93.75%。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9~21周,平均15周,无感染、脂肪栓塞、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简化了手术操作,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下床活动早,骨折愈合率高,防旋转、切割,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骨折的理想器械,尤其适合老年骨质疏松患者。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 PFNA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26例应用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骨折回顾性总结分析,探讨其治疗疗效和临床意义。方法26例均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并进行自体植骨,均采用掌侧切口,骨折类型按A0标准分为B3型9例,C2型6例,C3型11例。结果术后1.2年得随访。根据改良Mcbride评分标准,优19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88%。结论桡骨远端不稳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固定结合植骨治疗结果可靠,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效果满意。

  • 标签: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锁定板 自体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微创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不稳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32例股骨转子间粉碎性不稳骨折在普通可透视床上行微创行PFNA内固定治疗。结果32例均获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在没有骨科牵引床的情况下,通过闭合或小切口辅助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不稳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术中创伤小、固定牢靠、有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和骨折愈合等优点,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微创 转子间不稳定骨折 髓内固定 髓内钉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PFNA治疗不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Femoralintertrochantericfracture,FIF)临床疗效,总结治疗经验。方法以2011年1月—2013年8月,医院骨外科收治的101例不稳型FI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6例采用LCP治疗纳入LCP组,45例采用PFNA治疗纳入PFNA组,30例采用DHS纳入DHS组。结果LCP组与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愈合时间低于DH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CP、PFNA、DHS组术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治疗不稳型FIF疗效较好,相较于DHS法具有比较优势,有助于减轻医源性损伤。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不稳定型骨折 PFNA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复位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2例桡骨远端不稳骨折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在42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约为58岁,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各16例,其中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开复位配合外固定器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与石膏固定治疗方式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对比,观察组患者的骨折复位质量以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手术复位加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骨折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应用。

  • 标签: 手术复位 外固定器 固定治疗 桡骨远端 不稳定骨折 疗效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6月—2012年5月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骨折26例。结果26例术后随访6周~12个月,平均6个月,骨折均临床愈合。按Dienst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18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2.3%。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固定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不稳型骨盆骨折护理中的应用观察。方法选择我院不稳型骨盆骨折患者70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实验组采用舒适护理。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并发症率达到了37.1%,而观察组患者中并发症率有11.4%,观察组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中满意的人有29人(82.9%),实验组患者中满意的人有34人(97.2%),两组结果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说明舒适护理在不稳骨盆骨折的术后恢复情况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在临床上加大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讨论经皮椎体成形手术在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在2009年8月~2014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抽取50例,共骨折椎体60个,应用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在术后的疼痛缓解程度。应用视觉模拟评分对患者在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在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为(8.5±1.1)、(2.2±0.4);术后的疼痛显著低于术前,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

  • 标签: 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2-2013.02期间在我院采用地尔硫卓治疗的80例不稳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适量调整用药后,显效46例,有效28例,无效6例,有效率92.5%;用药后窦性心动过缓出现3例,低血压出现2例,减量后均恢复正常。结论地尔硫卓能够有效降低心肌耗氧,增加冠脉血供,改善微循环,保护心肌,临床效果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地尔硫卓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