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接诊的676对母婴,均行母婴同室处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38对母婴实施集中式护理,观察组338对母婴实施床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角色适应的产妇所占比例(94.4%)、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的产妇所占比例(89.9%)、母乳喂养成功的产妇所占比例(86.7%)、产妇满意度(96.4%)高于对照组(72.5%)、(69.8%)、(74.3%)、(84.9%)。观察组产妇不良事件发生率(1.5%)低于对照组(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可提高产科优质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床旁肺部超声联合胸部CT在重症肺炎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因怀疑重症肺炎收入重症医学科的患者共123例,最终确诊64为重症肺炎。其中,将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诊治过程中只做胸部CT检查的重症肺炎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诊治过程中使用胸部CT联合肺部超声检查的重症肺炎患者32例作为实验组。研究肺部超声联合胸部CT是否可减少重症肺炎患者在ICU的住院时间、住院期间进行胸部CT检查的数量及是否降低重症肺炎的死亡率。结果通过64名重症肺炎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只做胸部CT检查评估病情和胸部CT联合床旁肺部超声动态评估病情的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入住ICU的住院时间、胸部CT检查的数量均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经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ICU住院期间研究组死亡5人,对照组死亡6人,两组比较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床旁肺部超声联合胸部CT在重症肺炎诊治中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在ICU的住院天数,同时可以减少患者外出行胸部CT检查的数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儿临时右侧颈内静脉置管管路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例儿童床旁持续血液净化临时深静脉置管的护理进行总结。在置管前、中、后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上给予精心的护理,对患儿家属置管护理进行健康教育,有效保证透析过程中管路的通畅及血流量。结果8例右侧颈内静脉置管,12例股静脉置管。20例置管患儿中有1例颈内静脉出现导管堵塞,4例股静脉发生导管堵塞,经及时处理后,导管能正常使用。结论临时深静脉置管通路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尤其是儿童静脉置管护理非常重要。只要重视导管的护理及对家属进行导管护理健康教育,可避免感染和栓塞及导管滑脱等并发症。为了减轻患儿痛苦和降低医疗费用,对年龄小、血管条件差、没有条件做动静脉内瘘或动静脉内瘘不成熟血液透析患儿,不失为一种理想的血管通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引导脐静脉插管术对新生儿监护室(NICU)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自2015年7月-2016年6月间在我院NICU病房在床旁超声引导下行脐静脉插管术的2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新生儿在床旁超声引导下和NICU临床医生合作进行脐静脉插管术,其中16例在超声引导下置管成功,导管尖端位置合适,并发症少,导管保留时间长,与床旁X线相比定位疗效更理想。结论床旁超声引导新生儿脐静脉插管术应用于NICU具有较多的优越性,相对于传统方法,床旁超声引导的新生儿脐静脉插管术具有无创、无射线、安全、准确、便捷等优点。另外,还可以与临床医生合作实时同步检测导管尖端的位置,其引导作用可随时调整,这样就可以避免重复操作,从而在手术过程中迅速建立起有效的静脉通路,具有优良的临床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美托洛尔缓释片加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用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每天1次,晨服)和观察组(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加氢氯噻嗪12.5mg,每天1次,晨服),各组53例。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B型脑钠肽(BNP)、心率、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结果用药4周后,观察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及随访4周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美托洛尔缓释片加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比单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效果好,且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连续性静脉一静脉血液滤过(CVVEF)在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疗效,寻找安全有效的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11年始开展血液滤过技术,用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的3例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观察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电解质、二氧化碳结合率、心率、血压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3例患者中,2例完全治愈;1例达到临床治愈。结论连续性血液滤过可明显降低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病死率,是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传统交接班模式和I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抢救室床旁交接班中的应用情况,分析ISBAR沟通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到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急诊抢救室治疗的急诊患者36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交接班模式,实验组患者采取ISBAR沟通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交接班中问题的发生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以及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度的得分情况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在交接班中问题发生率为14.1%,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9.5%;对照组患者在交接班中问题的发生率为32.8%,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87.8%。两组患者的问题发生率及满意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SBAR沟通模式的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掌握度的得分为(85.46±12.39)分,传统交接班模式的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掌握度得分为(68.74±12.15)分,两种交接班模式的病情掌握度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抢救室床旁交接班中应用效果显著,减少不良问题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