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在颈部长期管管口敷料护理中应用一次性无菌纱布的应用效果。 方法 纳入研究病例数量31例,均于2021年6月- 2023年6月就诊,均为应用颈部长期管管口敷料干预的患者,分组中,以1:1比例分组,行随机信封抽签划分组别,实验组(一次性无菌纱布颈部长期管管口敷料),对照组(颈部长期管置管管口无茵敷料),分析应用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置管后第1、2、5、8、11天观察记录行颈部长期管置管管口感染概率更低,且实验组发生置管渗血、脱出、周围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一次性无菌纱布在颈部长期管管口敷料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降低感染概率,降低置管不良反应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以对比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疗效为此次研究目的,探究其临床应用效果及影响价值。方法 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在我院于2019.1月-2020.10月期间择9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以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参照组,通过实施不同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疼痛感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时间),将上述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计算治疗总有效率并得出结论。结果 实验组治疗效果显佳,临床疼痛感明显降低,相对比参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减少且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实验组治疗方案总有效率高达95.5%,足以说明此组方案效果理想且检验结果P<0.05。结论 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治疗效果明显,其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可明显降低患者就诊次数,并在缩短治疗时间的同时,减轻患者治疗期间疼痛感,其并发症情况也随之减少,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提倡推广,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一次性根管治疗牙髓炎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期间,在我院牙体牙髓病科收治的牙髓炎患者 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 45例)接受多次根管治疗,观察组患者( 45例)接受一次性根管治,并对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产生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两组进行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一次性根管治疗牙髓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沟通方法在体检静脉采血护理中一次性成功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需要体检静脉采血的100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体检者各50例,对照组给予简单的沟通,只告知体检者正确的暴露方法,实验组给予详细的介绍和沟通,使体检者能很好的配合。结果实验组体检者在静脉采血时,不仅能很好的配合,且其紧张感和恐惧感能明显的减少,其一次性成功的几率更大(96%),而对照组体检者的成功率(72%)则比实验组明显的降低,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对照组发生不配合、晕针、晕血、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的情况以及皮下淤血等明显高于实验组体检者,实验组体检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92%)明显的高于对照组(76%),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静脉采血时和患者进行很好的沟通,能大大的提高一次性采血的成功率,因此在体检静脉采血时要给予患者详细的沟通,将各种注意事项详细的交代,进而提高采血成功率。因此,有效的沟通应在体检静脉采血时广泛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一次性采血护理包在血站采血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120例献血人员,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60)与观察组(60例)分别采取常规采血护理包采血与一次性采血护理包采血,对血液报废率和交叉感染发生率对比。结果 血液报废率和交叉感染发生率方面,对照组分别是11.67%和1.67%。观察组分别是1.67%与0.00%,观察组血液报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 血站采血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采用一次性采血护理包,不仅可以减少报废血液标本,而且能够降低交叉感染发生率,值得采纳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一次性采血护理包在血站采血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120例献血人员,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60)与观察组(60例)分别采取常规采血护理包采血与一次性采血护理包采血,对血液报废率和交叉感染发生率对比。结果 血液报废率和交叉感染发生率方面,对照组分别是11.67%和1.67%。观察组分别是1.67%与0.00%,观察组血液报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 血站采血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采用一次性采血护理包,不仅可以减少报废血液标本,而且能够降低交叉感染发生率,值得采纳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男性包皮环切术,讨论临床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的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1年1月~2022年5月实施男性包皮环切术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的方法,将8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包皮环切术中,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处理;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选择传统手术器械完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包皮环切术过程中,针对患者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不仅降低了感染的概率,同时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均大大缩短,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对患者造成的痛苦、损伤均比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随着极低出生体重儿及高危新生儿数量的增加,血管通路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为新生儿提供安全适宜的血管通路有利于液体、电解质和营养的最优化管理,已成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照护者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指经外周静脉置管,导管尖端定位于中心静脉的技术。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展新生儿PICC,因其具有留置时间长、避免频繁穿刺、减少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损伤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操作流程的标准化和效果分析。方法通过小组成员采用了自制的调查表,对两个周内七名抢救班护士进行穿刺状况的调查和分析,我们运用查检表、通过二八原则确定本次改善的主要问题,应用QCC手法,分析原因,制定了真因验证调查表,再进行对策实施及检讨,然后经过成果确认之后再检讨改进,制定出一套标准化的操作流程。结果改善后院前急救中病人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为73%,显著高于实施前(穿刺成功率52%)。结论提高院前急救过程中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能够减少穿刺次数、减轻痛苦、及时用药;对护士而言,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纠纷的发生;对医院而言,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抢救成功率。
简介:目的:建立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管中的EDTA-Na2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采用VenusilMP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25%四丁基氢氧化铵-88%甲酸-水(20:1.3:0.6:980)(pH3.5);检测波长:254nm;柱温:30℃;流速:0.6mL/min。结果: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峰不受干扰,在4μg~1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高、中、低3种浓度的平均回收率为97.4%。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多种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管中EDTA-Na2的检测。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手术治疗包皮过长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院内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接诊包皮过长患者10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包皮环切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手术治疗方案。最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显著,各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并发症发生仅为1例(2%),低于对照组。结论: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手术治疗包皮过长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肛周脓肿患者治疗时,采取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与单纯切开引流术的价值。方法:择60例患者,分对照组(行单纯切开引流术)、观察组(行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括约肌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肛周脓肿患者采取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治疗,具有高临床价值,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括约肌功能,降低复发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全程护理干预在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康复过程中产生的效果。方法:研究数据来源于70例接受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的患者,均于2022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于我院。按照围术期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观察组(35例)结合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结合数据分析结果观察,参照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且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P<0.05),符合统计学差异标准。结论:在肛周脓肿患者行一次性根治术期间采用全程护理干预,有助于弥补常规护理的不足,不仅可以控制并发症的产生,还可以缩短患者康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