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前多数学者将乳腺癌根据基因表型分为普通型,腺癌A型,腺癌B型,Her-2过表达型和基底型,研究证实,后两者无复发生存期短,预后较其他亚型差。不同的是,基底型生物学特征仍不清楚,免疫表型也存在分歧。本文对乳腺基底细胞样癌的认识过程及免疫表型做一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患者术后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2017年1月-2017年12月,从本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患者中随机抽选出80例参与,将80例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病例数各40例。对照组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半年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病情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半年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值小于0.05)。结论护理干预在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患者术后康复效果中应用价值确切,对于患者预后康复均积极作用,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促使患者能够早日恢复身体健康。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96例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治疗翼状胬肉患者,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进行治疗效果更好,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意义。
简介:目的观察树突状细胞(DC)在鼻息肉组织中的分布特点,探讨DC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手术摘除鼻息肉30例、正常下鼻甲黏膜1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鼻息肉组织中S-100蛋白表达情况,免疫荧光双标记(CD1a/CD40)及低照度荧光显微镜图像分析检测方法,观察DC在鼻息肉组织及正常下鼻甲黏膜中的分布情况,并初步探讨鼻息肉组织中DC与T淋巴细胞之间的关系。结果鼻息肉组织中S-100阳性细胞及CD1a/CD40双阳性细胞数量较下鼻甲黏膜明显增多,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鼻息肉组织与下鼻甲黏膜中DC的密度分别为(7125±2575)个/cm^2和(589±456)个/cm^2,两者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鼻息肉组织中DC主要分布在黏膜下层,有从外向内递减的趋势,并且DC表面CD40分子为阳性。结论鼻息肉组织中DC浸润显著,DC可通过CD40/CD40L共刺激因子与T细胞产生相互作用,在鼻息肉发病及疾病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探讨DC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将会拓宽鼻息肉的研究视野,为鼻息肉的防治提供新的干预靶点。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对于囊性肾细胞癌诊断价值,提高对囊性肾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分析我院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囊性肾细胞癌,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表现。结果5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9岁,均为单侧,4例占据部分肾脏,1例累及全肾,并侵及输尿管;其中1例合并输尿上段结石;增强扫描表现为全肾或部分肾脏囊实性病变或囊壁不规则增厚,CT增强检查囊壁及实性成分均示不同程度强化,囊内液体成分无强化。结论囊性肾细胞癌在螺旋CT有较为特征性表现,CT增强扫描对囊性肾细胞癌的定性诊断及术前评估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细胞食管癌的临床特征、治疗措施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3例小细胞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普通组和综合组,普通组36例行常规手术治疗或放射治疗或化疗,综合组57例在常规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放化疗等进行综合治疗,最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存期。结果综合组近期临床疗效有效率为66.67%,显著高于普通组85.9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1);综合组中位生存期达到(18.3±2.4)个月,而普通组中位生存期仅(6.7±1.5)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1)。结论在全面评估患者病情的基础上,采用有效的措施对小细胞食管癌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疗效显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翼状胬肉自体角膜干细胞细胞移植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我院 2015年 2月至 2017年 2月收治的 84例翼状胬肉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图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比较护理成效。 结果 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两组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05)。 结论 优质护理可缓解翼状胬肉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患者负面情绪,改善生命体征,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应用价值,讨论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2月98例翼状胬肉患者的116眼,随机分组,观察组58眼,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照组58眼,单纯切除术。结果两组术后创面愈合良好。无局部感染。虹膜、巩膜亦没有出现病变等反应。植片愈合良好,无脱落。全身状态尚可。术后并发症,观察组5.17%、角膜愈合时间22.68±7.32天,对照组18.96%、角膜愈合时间29.53±8.12天;之后继续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时间1~3年。平均随访时间为1.20±0.56年。观察组复发率1.72%,对照组20.69%(P<0.05)。裸眼视力,观察组4.1±1.16对照组4.05±1.13,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应用于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突出,促进术区角膜上皮修复,术后不良反应少,术后复发的机率小,是在临床实践中非常可取的一种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3例65眼翼状胬肉实施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观察术后角膜上皮修复及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随访观察3月以上,2眼复发(3%),角膜上皮恢复时间为2~3d。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疗效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