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我国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涉及国家批准的109个品种。主要不良反应(ADR)包括全身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急性血管内溶血、肝肾功能损害、皮肤损害、心功能损害、呼吸系统损害、胃肠道反应等。引起药物ADR的因素包括医务工作者对CMIADR重视度不够、中药注射成分复杂、过敏反应物质不确定、患者特殊体质,尤以儿童和老年人不合理用药现象较重。因此,应从合理选择药物适应症、把握用药方法、避免加大药物浓度、不能随意增加用药剂量和改变用药途径、选择合适的溶媒等方面加强CMI的临床合理使用,减少ADR发生。

  • 标签: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中药注射剂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增强临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5月到2014年5月使用中药注射剂出现不良反应患者资料122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对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统计。结果本组患者不良反应累及器官主要为神经系统、皮肤系统以及胃肠系统,占总数的76.23%,相比其它器官的损害显著增多(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导致中药注射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为药证不符,之后为配伍失误和应用时间过长,占原因总数的73.8%,相比其它因素显著增高(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注射不良反应非常多见,增强临床用药水平、严格观察输液反应、注意辨证论治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使用药安全性得到提高。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各科室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品种、发生频率和常见的症状,并且分析造成不良事件的原因和如何人为去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通过深入临床调查、查阅病历和近几年来有关中药注射不良反应的相关资料。总结归纳造成中药注射不良反应的各个环节,制定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发生的方法,严格制定相关的用药条件,尽量减少使用中药注射剂,并加强其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结论中药注射剂由于制作原料和工艺流程的局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应该高度重视,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预防
  • 简介:摘要:据来自药学期刊的相关报道中,中药注射剂容易存在不良反应问题。经过临床分析得知,中药注射不良反应呈现的特点、成因具有规律性。因此,需要根据不良反应的特点、成因,对中药注射剂实施合理应用。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特点 成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院板蓝根等九种常用中药注射不良表现,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近三年间常用九种中药注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论药物成分复杂、药材质量、工艺、配伍等都是影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时间影响因素及不良反应与发生前后使用药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1年中药注射剂的ADR报告,对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多因素分析,提出相应建议。结果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除生产,临床使用等主要原因外,还应注意中药注射剂与其它化学药物的配伍、中药注射剂在使用前后与其它药物应有足够的间隔时间。结论中药注射剂单独使用,在静脉滴注时与其它药物间隔至少30分钟,可大大减少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 标签: 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剂 配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药注射不良反应的产生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临床诊疗过程中收集的中药静脉输液问题进行整理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预防措施。结果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较多,包括药物因素,使用因素和患者因素。结论应重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分析及预防
  • 简介:摘要最近几年,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医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更新,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显著的增加,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明显,随之而来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这已经成为了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在对心血管疾病治疗的过程中,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数量越来越广泛。

  • 标签: 心脑血管病 中药注射剂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尤其在中老年发病率很高,对人体健康危害性极大。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成为此类疾病的主要特点,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心脑血管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是此类病一般病程长,治疗费用高。本文旨在对心脑血管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现状做概述,特别是中药在此类疾病上的应用。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药物 现状
  • 作者: 张文中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长宁县中医医院四川宜宾644300)【中图分类号】R82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230-02心脑血管疾病,相信大多数人对此都不陌生,这是老百姓的习惯性称呼,具体包括心脏血管及脑血管两大类疾病,例如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脑血栓、脑出血等疾病,老百姓也称其为富贵病。这是一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较为严重的疾病,尽管当今世界的医疗水平已经相当先进,但是仍然不能够完全治愈,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中近一半以上的幸存者甚至仍然处于生活无法自理的状态。目前世界上因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而死亡的人数,每年已超过一千五百万人,已经在众多致死因素中排在首位,可见其危害之大,死亡率之高,尤其是年龄超过五十岁的中老年人当中,病发率尤其高。那么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有什么预防和治疗的措施呢?1发病原因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发率逐年上升,与社会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提升有一定的关系,现在人们的工作强度之大,心理压力之大,加上作息时间和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有的人还喝酒、抽烟、吃过于油腻的食物等,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都可能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1.1高血压如果一个人的血压长期处于较高的状态,就会使得动脉处的血管壁变硬变厚,而管腔变得越来越细,从而影响到脑部和心脏的供血问题。心脏长期处于负荷加重状态,极易产生心脏病和心力衰竭症状,一旦血压骤增,极易出现脑血管破裂,就是脑出血的症状。1.2吸烟吸烟有害健康,在心脑血管疾病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据统计,每天吸烟量超过二十支的人群中,脑血管疾病、冠心病的死亡率是不吸烟人群的六倍,导致脑梗死病发的众多因素中,排在第一的也是吸烟。1.3酗酒“小酌怡情,大酌伤身”,这句话说的就是酒精对人体的伤害,心脑血管疾病就与人酒精的摄入量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每天摄入五十克以上的酒精,那么出现心脑梗死的几率是非常大的,对于长期进行大量或者过量饮酒的人来说,酒精会引起血液中的血小板含量上升,出现高血脂、高血压、心律失常、血流调节失常等心脑血管的疾病。1.4血液粘稠现在人们因为工作、家庭、社会等因素,对于运动缺少重视和行动,饮食上有摄入过多脂肪和胆固醇,受环境和大气的污染,人体的新陈代谢和血液流动速度都变得很缓慢,长此以往,血液变得粘稠,如果没有及时的调理、防治,便会诱发冠心病、脑血栓、脑缺血、高血压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脑血管疾病与糖尿病、肿瘤是目前对人类威胁最大的三大类疾病。其中心脑血管疾病位于这三大疾病之首,所以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威胁 原因 治疗 方案 预防 食品 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5050例心脑血管相关疾病患者的早期血管病变检测,应用无创动脉硬化检测仪和彩超,对心脑血管病的血管弹性、功能及内部状况的了解,经分析研究各疾病对危害血管的轻重进行排序,引导临床对各疾病动脉硬化的损伤情况,进行及早干预及用药,降低伤残、死亡的发生率。方法应用日本VP-100动脉硬化检测仪及彩超iU22、DH11,对1200例健康人群和3850例8种疾病患者进行检测。结果各年龄组间的PWV异常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94,P<0.01);ABI异常情况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46.75,P<0.01)。而且,两种指标的异常程度呈现出随着年龄增大逐渐加重趋势。5种疾病及肥胖、吸烟之间的PWV异常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63,P<0.01),其中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异常程度较为严重;ABI异常情况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212.01,P<0.01),其中以糖尿病和高血压较为严重。结论无创动脉检测仪结合彩超检查可早期发现心脑血管疾病,有利于对这些疾病的早期干预。

  • 标签: 动脉硬化 排序 PWV ABI 可逆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引起的不良反应,了解其规律特点及原因,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对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病例分析。结果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引起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病人皮疹、头晕、胸闷、发热等。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可致过敏性不良反应,医务人员应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规范用药,以保障病人的用药安全。

  • 标签: 丹参酮ⅡA磺酸钠 不良反应 药品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依达拉奉注射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上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方法比较案例分析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16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和依达拉奉组各80例,分别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组别间疗效、NHSS评分和Barthel评分。结果依达拉奉组痊愈率(52.5%)和总有效率(96.25%)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N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10d和20d后NHS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治疗后;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治疗10d和20d后Barthel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 标签: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间苯三酚注射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共100例肾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接受间苯三酚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止痛总有效率为94.00%远远高于对照组7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0%,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绞痛患者应用间苯三酚注射治疗,与常规治疗相比,疗效更为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肾绞痛 间苯三酚 不良反应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不良反应(ADR)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方法对2010年1月至12月间我中心门诊及住院患者应用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出现ADR患者59例进行研究,总结分析ADR发生的临床表现类型以及治疗、护理体会。结果186例静脉滴注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的患者,男性109例,女性77例。呼吸道感染116例,泌尿系感染25例,消化道感染45例。出现ADR患者59例,其中皮肤反应29例(49.15%),发生率位居首位;其次为消化系统15例(25.42%),全身性损害5例(8.47%)等。所有患者经调整滴速、停药或对症处理后症状均消失。结论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ADR发生率日趋升高,临床医护应积极掌握其相关因素、临床表现以及处理措施,以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 标签: 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 不良反应临床表现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过程中应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所起到的临床效果来分析该治疗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推广潜力。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5月到2015年3月之间收治的105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并且将这105名患者随机分配到应用到中医辨证治疗方法的实验组中53人和应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的对照组中52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通过对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和对比来判断两种治疗方法的实际疗效。结果在两组患者接受治疗之后在实现组中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患者的总有效率。结论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过程中应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所起到的临床效果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以及较强的推广潜力。

  • 标签: 中医 辨证疗法 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