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虽然就历史而言,文学批评早已存在,但直到十九世纪,它还只是一种兴之所至的非正式写作形式,在这种写作中,人们仅仅考虑随时发表一些议论,它还没有成为一个专业或者一门学科。今天,人们则有充分理由认为,“二十世纪是批评的世纪”,正象雷内·韦勒克为《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百科全书》撰写的《文学批评》辞条所概括的:“人们把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称为‘批评的时代’,不过二十世纪才真正当得起这一称号。不但数量甚为可观的批评遗产已为我们接受,而且文学批评也具有某种新的自觉意识,并获得了远比从前重要的社会地位。”韦勒克所说的自觉意识,应该被理解为文学

  • 标签: 中国文学批评 二十世纪 文学价值 自觉意识 韦勒克 世界文学
  • 简介:首先感谢栾梅健教授的邀请。来复旦之前,我在北京参加过两场分别由《文艺报》和北京文联举办的'新时期文学四十年'的研讨会,再从宏观的方面,已经谈不出新的想法。(1)这次想选一个比较小的角度。为什么要选这个题目呢?因为近年我写过贾平凹、王安忆、张承志、铁凝等作家的研究文章,发现他们在新时期初期创作阶段,都曾谈论过沈从文、孙犁、汪曾祺对自己的影响。从外国翻译作品影响新时期初期青年作家创作这个流行话题看。

  • 标签: 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 现代文学传统 沈从文 贾平凹 小说笔法
  • 简介:摘要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新闻评论写作教学的实践,旨在使学生关注生活、深入思考、提升言语表达能力。本文就七年级新闻评论写作教学实践进行总结,从文体特征、文本选择、信息提取、情境设置、技能方法、实施评价等角度具体展开讨论,以期对新闻评论写作教学有所贡献。

  • 标签: 新闻评论 学生写作 写作教学
  • 简介:纽约百老汇大街2289号巴诺书店,微雨。二楼的一角,一名以写作谍战小说在国内一度出名的作家.在此举行BEA书展期间由中国方面专设的读者见面会。参加者十分寥寥,让人于心难忍。听了一会儿无甚新意的介绍和对话,我闪人旁侧悬有帘布的成人书籍区,目光所及,均为热辣辣的图文.放满了好几个大书架。幸亏我不识英文,光看书中文字难知其详.

  • 标签: 疲软 文学 巴诺书店 百老汇 BEA 参加者
  • 简介:说起中国古典小说,通常就是说顺了嘴的那个四大名著。作为常识,这当然没有问题;作为学术,还有很多视野空间需要我们去领略。比如成于明末清初的长篇小说《醒世姻缘传》(西周生缉著),就不大为今天的读者所熟知。我之所以看重这部古典小说,仰赖于它对十七世纪山东风土人情的揭示,使我们真切地看到了明朝史的另一面。我们说文学是历史的肉,此即所指也。

  • 标签: 说文学 历史 中国古典小说 《醒世姻缘传》 四大名著 长篇小说
  • 简介:新时期文学无疑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应冷静做一些反思:一、以爱情为轴心的新创作模式,使文艺创作跌入僵化的深谷。文革十年几乎没有爱情,而后来十年爱情又到处泛滥。不论什么体裁、题材和主题,不论写领袖、英雄或普通人,概莫能外。二、艺术商品化的倾向日益严重。艺术创作脱离了艺术规律的轨道,而受了经济规律的支配。缪斯女神跟着财神爷私奔了,审美王国一片凄

  • 标签: 新时期文学 文艺创作 创作模式 艺术商品化 十年 变态心理
  • 简介:1.【汪曾祺文学阅读词典】辞书。由施行主编的学术性文学工具书,作家出版社出版。该词典是读者近距离了解汪曾祺人生轨迹和汪曾祺作品的捷径。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词典正文,它包括了北师大出版的《汪曾祺全集》中关于汪曾祺文艺创作、作家修养、语言研究等方面的重要引言;汪曾祺小说、戏曲的主要内容梗概;汪曾祺作品中重要文学人物、典故的精辟介绍。第二部分:附录检索。

  • 标签: 汪曾祺小说 文学阅读 词典 作家出版社 选刊 人生轨迹
  • 简介:2015年,因缘际会,重新阅读或补读了现当代近百余位作家的代表作。这次收割式的阅读给我意外的感受是,不少作品虽然在某一时段引起了比较强烈的反响和关注,但是今天看来,却似乎有了“浅薄”的感觉。但是有一部小说却是我阅读中的例外。这部作品在当年,甚至在当下——依旧被文学界有意无意的忽视着。我们说有许多作品,忽视了也就忽视了,没有什么。但是有的作品,却是不能忽视的。你忽视了它,几乎就等于忽视了一个时期文学的真实高度。

  • 标签: 当代文学 盲点 作品 代表作 现当代 阅读
  • 简介:当下,文学批评生态的变异有目共睹。商业批评风行不衰,学院批评一统江湖,上个世纪80年代那种“万类霜天竞自由”式的格局悄然瓦解。一种流行已久的说法是,欲当批评家,必欲先拜码头,找门子,傍高枝,寻找话语平台,方可发迹有望,不致被淘汰出局。其过程无非先是屈身为奴,之后做大做强,其成名速度堪比养鸡场里快速繁殖的肉食鸡。

  • 标签: 文学批评 学院批评 80年代 快速繁殖 养鸡场 批评家
  • 简介:办一本杂志并不难,办一本有特色的杂志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琳琅满目的书摊上,望着令人眼花缭乱的众多刊物,我却总忘不了作家韩石山“主政”那几年(2000年到2007年)的《山西文学》。

  • 标签: 韩石山 少年读物 一本 毛志成 卷首语 关心民瘼
  • 简介:我在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时候,总觉得面对的文学史缺了一半似的。文学被称作"史",也就是指一个文学的过程,从创作发生到作品形成客观效应,这中间发生的所有与文学有关的工作、现象和实践,都应该作为文学史关注的范围。这样,现代出版业与文学编辑的作用,就成为文学史不可忽略的一个有机部分。名作家和文学史,就像万里

  • 标签: 现代文学史 编辑工作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当代文学 文学编辑 现代出版业
  • 简介:当一些人发出“文学死亡论”时,他们往往找错了可能导致文学“死亡”的“杀手”。现代电子技术,不会导致“文学死亡”。你看,在电子阅读器和手机上,我们照样可以阅读文学作品。纸质书的式微不会影响文学的生存,她在新的阅渎载体上照样活力四射。

  • 标签: 文学作品 电子阅读器 谋杀 “死亡” 现代电子技术
  • 简介:<正>为了在理论上作出透析的表述,我们有必要对文学艺术中的认识作用作一番分解性的认识。源于阐述方便的考虑,拟以最具有典型性的艺术档式——文学作分析的对象。依照文本结构,我们可以认为,大凡优秀的文学作品,都体现出五种指向的认识作用,即建构成的艺术符号系统包容着五个世界的潜在再现。并且其在结构中的存在可按等第排列,最深刻层次必定是文学的认识作用的最核心功用。1.按照字面理解的故事模式,体现出最基本的善恶观和道德世界

  • 标签: 文学作品 善恶观 文化原型 文本结构 俄罗斯 社会生活
  • 简介:主持人语:2005年以来,我们曾经在《当代作家评论》《文艺研究》《南方文坛》等重要杂志上开辟了'重返八十年代'的栏目,对八十年代文学研究的问题、边界和方法做了一些初步性的探讨。这项工作,是当代文学'历史化'的前奏和铺垫。众所周知,中国现代文学在八十年代的兴起,逐渐成为一个相对成熟和高水平的学科方向,根本的原因来自于它的'古典文学化'。也就是,不单把现代文学看作是一种活动的历史。

  • 标签: 文学史 八十年代
  • 简介:时隔数年之后,一下子否定掉八十年代先锋小说的存在意义显然是不公正的。它们是一场如此美丽的语言盛宴,以至今天文学的多元化和从未淡漠的形式关怀无不是那场盛宴的直接馈赠。然而,一场又一场文学事故也时刻提醒着历史的经过者检省过去,以期在一个明智的起点上开始新的创造。因此,评说先锋小说最疼痛的败笔──它的寄生性,将是本文最主要的任务。“先锋小说的寄生性”并不是一种指责,而是一种描述。它指的是先锋小说

  • 标签: 先锋小说 小说写作 西方现代派 寄生性 孙甘露 文学艺术
  • 简介:对于儿童文学创作,我起步比较晚——精确地说,是在四十年代。那时我已经用中文、世界语和英文写了一些为成年人读的短篇小说、散文和长篇小说。写儿童文学作品的动机源于我翻译安徒生的童话。我接触这些童话是在十四岁开始学英文的时候。那时学校选用的英语课本来自美国,里面选了一些安徒生的作品。有的篇章使我读得入了迷。我开始意识到,文学作品中还有“童活”这个品种。它不同于过去《小朋友》这个刊物发表的儿童文学作品。它充满了幻想、浪漫主义气氛和诗情,读者从中可以得到感情上的享受。

  • 标签: 儿童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创作 散文和 四十年代 英语课本 少年儿童出版社
  • 简介:不需要“下生活”吗?翻阅90年第3期《中篇小说选刊》,看到一位作家深有体会地写道:“实际我是从来不习惯所谓‘下生活’的,因为我自觉自己就是在生活之中,无需下去;我也从不拿着小本子到外面去搜集小说素材,因为我觉得身边的素材多得你无暇去拾取。”显然,这是作家的经验之谈,而不是警醒之言,是坚持、提倡之道,而不是提防、克服之策。下文谈到,通过买煤气,买罐儿,雇车,买东西,买食品,坐火车,住房等渠道,了解到很多生活,“无暇去拾取”就不足为怪了。

  • 标签: 中篇小说选刊 买东西 李家庄的变迁 李有才板话 《小二黑结婚》 文艺作品
  • 简介:当今纷繁的现实向文学提出的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是词汇的贫乏。当我们谈到一条河的时候,一个欧洲读者至多也只能想象到二千七百九十公里长的多瑙河。如果不向他加以描

  • 标签: 加勒比 现实 想象 文学 美西螈 亚马逊河
  • 简介:主持人:程光炜主持人语:2005年以来,我们曾经在《当代作家评论》《文艺研究》《南方文坛》等重要杂志上开辟了"重返八十年代"的栏目,对八十年代文学研究的问题、边界和方法做了一些初步性的探讨。这项工作,是当代文学"历史化"的前奏和铺垫。

  • 标签: 当代文学 《当代作家评论》 《南方文坛》 八十年代 文艺研究 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