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IFN-α)用于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免疫功能、炎症因子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丹东市中心医院疼痛科收治的128例PHN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n=63)和B组(n=65),两组患者均予以甲钴胺、加巴喷丁、维生素C等基础药物治疗,A组在椎旁神经阻滞药物中加入IFN-α,B组除未在椎旁神经阻滞药物中加入IFN-α外,其余治疗与A组一致。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PSQI)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睡眠质量进行评价,测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及炎症因子(IL-6、IL-10)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A组及B组的VAS评分、PSQI评分及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A组明显低于B组(P<0.05);A组、B组的CD3+、CD4+、CD8+、CD4+/CD8+水平及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A组明显高于B组(P<0.05);A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用于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及睡眠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可能与其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指标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电压的胸椎旁神经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 PRF)对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住院治疗的PHN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2例):45 V脉冲射频组(PRF-45V组)、55 V脉冲射频组(PRF-55V组)、65 V脉冲射频组(PRF-65V组)。3组患者入院后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采用不同电压(45 V、55 V、65 V)的胸椎旁神经PRF治疗(超声引导下)。于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进行VAS评分、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elf-Rating Scale of Sleep, SRSS)、焦虑抑郁评分、加巴喷丁和曲马多用药量的随访评估,记录治疗期间出现的相关并发症,并于治疗后3个月计算治疗总显效率。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SRSS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PRF-65V组患者治疗后同时间点的VAS评分、SRSS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加巴喷丁与盐酸曲马多的用药量等均明显低于PRF-45V组及PRF-55V组(P<0.05);PRF-45V组与PRF-55V组比较,治疗后的VAS评分、SRSS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加巴喷丁与盐酸曲马多的用药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时PRF-65V组的总显效率为87.5%,明显高于PRF-45V组(54.8%)及PRF-55V组(60.0%)(P<0.05),而PRF-45V组与PRF-55V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电压45 V、55 V、65 V的胸椎旁神经PRF均可安全、有效地治疗PHN,其中以65V治疗效果最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引导下射频联合背根神经节阿霉素介入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PH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两组均行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背根神经节阿霉素介入治疗,观察组采用CT引导下射频联合背根神经节阿霉素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7 d时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7 d,两组VAS、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清IL-1β、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射频联合背根神经节阿霉素介入治疗PHN患者能够缓解疼痛,改善睡眠,抑制炎性因子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γ干扰素(IFN-γ)+874位点(rs2430561)单核苷酸多态性及IFN-γ血清水平与带状疱疹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于南部战区总医院及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收集74例带状疱疹患者血液样本,40例健康对照血液样本。采用PCR重测序法检测受试者rs243056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荧光定量PCR检测受试者血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DNA拷贝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FN-γ水平。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带状疱疹组rs2430561位点基因型分别为AA型4例、TT型37例和TA型33例,健康对照组分别为TA型13例、TT型27例,带状疱疹组A等位基因比例(27.70%)高于健康对照组(16.25%,P=0.036)。带状疱疹组血清IFN-γ水平M(P25,P75)为[33.45(0.80,95.01)pg/ml],低于健康对照组[67.83(2.74,318.35)pg/ml,U=1 822,P=0.028]。带状疱疹组血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DNA拷贝数(lg值)为(3.23 ± 0.71)/ml,血清IFN-γ水平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DNA拷贝数呈负相关(r=-0.302,P=0.009)。结论携带rs2430561位点A等位基因可能影响IFN-γ的表达,导致对带状疱疹病毒有更高的易感性。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济南市莱芜区老年人群带状疱疹发病情况及经济负担。方法于2019年7—9月,以济南市莱芜区作为研究现场,将5个社区中1959年7月1日 前出生的8 300名60岁及以上老年居民纳入研究。同时,对2017年7月1日以后发病的220例病例开展疾病经济负担调查。采用带状疱疹发病情况和经济负担调查问卷收集相关信息,并比较不同特征老年人群带状疱疹发病及经济负担。结果8 300名研究对象年龄为(71.46±6.71)岁;男、女性分别占44.10%和55.90%。发病年龄在60岁及以后的累计发病率为73.61‰,60~64岁、65~69岁、70~74岁、75~79岁和≥80岁年龄组累计发病率分别为28.03‰、71.26‰、86.09‰、93.48‰和88.10‰;2014—2018年年均发病率为9.49‰,年发病率分别为7.59‰、7.23‰、8.43‰、10.24‰和13.98‰。2017年7月1日以后发病的220例带状疱疹病例费用为(2 626±667)元,M(Q1,Q3)为715(303,2 358)元。其中,门诊病例费用为(1 329±1 835)元,M(Q1,Q3)为560(300,1 320)元;住院病例费用为(14 303±16 571)元,M(Q1,Q3)为8 190(4 368,15 160)元。结论带状疱疹在6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可带来较重的经济负担。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对急性期带状疱疹临床疗效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泰安市中心医院疼痛科住院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n=20):椎旁神经射频治疗组(A组)、联合臭氧自血治疗3 d组(B组)、联合臭氧自血治疗5 d组(C组)。A组采用加巴喷丁、氨酚双氢可待因口服,并行椎旁脉冲射频治疗1次;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25 μg/ml臭氧自体血回输3 d,1次/d;C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25 μg/ml臭氧自体血回输5 d,1次/d。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后第4、6日时患者VAS评分,采用简明疼痛量表(brief pain inventory, BPI)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相关指标,监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CD8+的百分比及CD4+/CD8+比值。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第4、6日的VAS评分及BP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CD3+、CD4+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升高,CD8+百分比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C组治疗后第6日VAS评分(0.48±0.16)分,较B组(1.41±0.42)分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C组治疗后第6日CD3+、CD4+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均较B组升高,CD8+的百分比均较B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可以显著减轻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明显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置管部位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治疗颈胸段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的疗效比较。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ZAP)51例患者,年龄36~98岁,性别不限,按植入电极不同部位分为背根神经电刺激(DNRS)组和脊髓背柱电刺激(DCS)组,DNRS组25例,DCS组26例,均采用频率小于300 Hz,脉宽60~360 μs的低频电脉冲模式,电压根据患者主诉调节。于患者术前(T0)及术后1 d(T1)、3 d(T2)、7 d(T3)、1个月(T4)、2个月(T5)、3个月(T6)时采用数字等级评分法(NRS)、睡眠质量评分(QS)、总有效率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于患者术前(T0)、术后1个月(T4)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并记录术后患者电极程控次数,进行疗效评定和分析。结果与T0相比,两种术式T1~T6时患者的NRS、QS、HADS评分均显著下降(P均<0.001);两组间各时点NRS、QS、HA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NRS组术后各时点总有效率分别为80%(20/25例)、76%(19/25例)、76%(19/25例)、80%(20/25例)、64%(16/25例)、60%(15/25例),DCS组治术后各时点总有效率分别为65%(17/26例),81%(21/26例),77%(20/26例),73%(19/26例),62%(16/26例),58%(15/26例);两组间各时点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2、0.679、0.938、0.560、0.856、0.867,均>0.05);DNRS组患者的术后平均程控次数较DCS组低[(3.8±1.9)<(5.9±1.5),t=4.29,P<0.001]。结论短时程背根神经电刺激和脊髓背柱电刺激都能有效治疗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但背根神经电刺激具有电刺激覆盖范围精准稳定、程控次数少的优点。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皮内神经阻滞联合臭氧皮内注射对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疼痛科住院的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皮内神经阻滞组(IB组)与皮内神经阻滞联合臭氧组(IBO组),每组35例。IB组每注射点皮内注射混合药液1 ml(甲钴胺1 mg+复方倍他米松1 ml+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10 ml+0.9%氯化钠注射液7 ml);IBO组在皮内神经阻滞治疗基础上每点皮内注射35 μg/ml臭氧1 ml。于入院第1、4、7日进行治疗,3次为1个疗程,观察记录治疗开始前、疗程结束后当日、疗程结束后1及3个月时的NRS及E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疗程结束3个月时优效、良效、无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当日及3个月时IBO组NRS评分分别为[(1.8±1.0)、(0.8±0.7)]分,低于IB组[(2.3±0.9)、(1.4±0.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结束后当日、1及3个月时IBO组ES评分分别为[(2.7±1.4)、(1.8±1.2)、(1.7±1.2)]分,均低于IB组[(2.9±1.1)、(2.3±1.2)、(2.5±1.1)]分(P均<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时IBO组优效率为28.6%(10/35例),IB组优效率为5.7%(2/3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分层分析后发现,治疗结束后3个月时IBO组糖尿病患者优效率为25%(2/8例),低于非糖尿病患者的29.6%(8/27例)。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对老年PHN患者疼痛和情绪有显著改善,且皮内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治疗对于老年PHN的疗效优于皮内阻滞,效果更稳定。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TaVNS)辅助治疗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并探讨其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外周血T细胞活化状态以及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7月于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疼痛科就诊并确诊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2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迷走神经组(n=10)和非迷走神经组(n=10)。全部患者在给予普瑞巴林口服(75 mg/次,2次/d)基础上,迷走神经组给予耳甲艇处TaVNS,非迷走神经组于患侧耳垂处给予经皮非迷走神经电刺激,2次/d,30 min/次,共治疗1周。记录患者每日治疗后NRS评分,取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 T细胞中CD71及nAChRα7的表达,用ELISA检测其炎性因子TNF-α、IL-1β的表达。结果迷走神经组治疗后NR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2.9±1.2)比(5.4±0.8),P<0.05],非迷走神经组较治疗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1.2)比(5.1±0.9),P>0.05];迷走神经组治疗5 d后NRS评分较非迷走神经组下降明显(P<0.05)。迷走神经组治疗后外周血CD4+ T细胞中CD71表达较治疗前及非迷走神经组明显下降(P<0.05),nAChRα7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非迷走神经组治疗后外周血CD4+ T细胞中CD71与nAChRα7表达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迷走神经组外周血中TNF-α与IL-1β表达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非迷走神经组外周血中TNF-α与IL-1β表达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治疗后迷走神经组IL-1β表达较非迷走神经组下降(P<0.05),TNF-α表达较非迷走神经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TaVNS对于辅助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能提高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D4+ T细胞活性、降低炎性因子表达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普瑞巴林联合替扎尼定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疼痛诊疗科的PHN患者,30~70岁,性别不限,病程3~6个月,共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普瑞巴林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20例。两组接受基础治疗(甲钴胺1.5 mg/d,3次/d)的同时,普瑞巴林组患者口服普瑞巴林,150~300 mg/d,2次/d,持续12周;联合用药组患者口服普瑞巴林基础上,联合口服盐酸替扎尼定6 mg/d,3次/d,持续12周。记录两组患者基础状态及用药后2、4、12周疼痛数字等级评分(NRS),以及用药后12周的优良率、不良反应、普瑞巴林日用量、镇痛药物日用量及镇痛药物补救患者例数。结果与基础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NR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普瑞巴林组比较,联合用药组用药后各时点NRS评分均降低(P均<0.05)。治疗后12周时,与普瑞巴林组比较,联合用药组优良率较高[90%(18/20例)比80%(16/20例),χ2=3.962,P=0.047],普瑞巴林日用量较少[225.0(262.5)mg比150.0(0)mg,Z=-2.080,P=0.038],使用曲马多补救的患者例数较少(2例比5例,χ2=4.680,P=0.031)。但是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例比2例,χ2=0.351,P=0.553)。结论普瑞巴林联合替扎尼定治疗PHN疗效优于单独应用普瑞巴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数字减影技术(DSA)引导下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治疗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9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疼痛科住院治疗的60例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单纯射频组和联合富血小板组,每组30例。单纯射频组为单纯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治疗,联合富血小板组为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术。记录两组手术前、手术后1、3、7 d以及1个月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红外热成像图(ITI)皮损区域与相应健侧皮肤区域的平均温差(△T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VAS评分、PSQI评分、△T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的VAS评分、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各时点VAS评分联合富血小板组优于单纯射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SQI评分与△T ℃联合富血小板组与单纯射频组比较治疗后1、3、7 d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治疗后1个月时联合富血小板组明显低于单纯射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DSA引导下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自体PRP注射能有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较单纯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疗效好。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CHO细胞表达系统表达重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gEΔ-Fc融合蛋白,为筛选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候选抗原提供参考。方法将含有编码gEΔ-Fc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CHO细胞,经MSX加压筛选和有限稀释法挑选单克隆,获得分泌表达gEΔ-Fc融合蛋白的CHO细胞株。MabSelect SuRe亲和层析纯化gEΔ-Fc融合蛋白,ELISA法对gEΔ-Fc融合蛋白与Fc受体结合进行鉴定,流式细胞术检测DC2.4细胞对抗原的吞噬效果。gEΔ-Fc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后,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体效价。结果获得表达gEΔ-Fc融合蛋白的CHO细胞株;流式细胞术证明DC2.4细胞对gEΔ-Fc融合蛋白的吞噬强于gE;gEΔ-Fc融合蛋白可以诱导BALB/c小鼠产生高滴度的抗VZV抗体。结论应用CHO细胞表达的重组VZV gEΔ-Fc融合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为筛选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候选抗原提供了数据支持。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年龄组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7月,在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疼痛中心住院的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118例,年龄、性别不限,以65岁为界,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记录患者入院时的疼痛程度;使用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评估面部皮肤温度;用大头针或vonFrey纤维评估患者的感觉异常或痛觉异常,并且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症、眼部并发症及疼痛部位进行收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纳入分析的患者共111例,两组患者入院时VAS评分及病变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老年组痛觉过敏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2%比12.0%,P<0.05),但两组患者疼痛性质及痛觉超敏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老年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痛觉过敏发生率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对老年女性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口服药物治疗的优化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山西白求恩医院疼痛科住院的女性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48例,年龄≥60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C组,n=23):口服泛昔洛韦分散片750 mg/d,甲钴胺片1.5 mg/d,普瑞巴林胶囊225 mg/d,喷昔洛韦软膏局部涂抹;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组(D组,n=25):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10次。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7、15 d和1、3、6个月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发生率、疼痛面积、疱疹面积、普瑞巴林用量、补救次数、生活质量及治疗后总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VAS评分、疼痛面积、疱疹面积、生活质量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C组比较,D组治疗后7、15 d和1、3、6个月同时VAS评分更低、疼痛面积和疱疹面积更小、普瑞巴林用量更少、皮下注射补救次数更少、生活质量改善更明显、总有效率更高,1、3、6个月后PHN发生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可优化老年女性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常规口服药物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皮肤电流感觉阈值(CPT)对亚急性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临时脊髓电刺激(SCS)治疗效果及疗程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6年7月10日至2017年2月10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疼痛科住院的亚急性期PHN患者20例,年龄40~80岁,无其他严重合并病。接受临时SCS治疗14 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 d、7 d、10 d、14 d、2个月时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在PHN患侧及对应健侧皮肤行CPT测定,采用患侧与健侧皮肤CPT比值作为客观疗效评判指标。结果SCS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点VAS及患侧与健侧皮肤CPT比值均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治疗后14 d时VAS降到3分以下,且患侧与健侧皮肤CPT比值接近1;患侧与健侧皮肤CPT比值和VAS正相关(r均>0.4,P=0.001);治疗后2个月随访和治疗后14 d时相比,VAS评分及皮肤CPT比值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疗效稳定。结论皮肤CPT客观测定和VAS主观评分相结合,可以评估临时SCS对亚急性期PHN的疗效和临床治愈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高压氧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解放军第九八八医院86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治疗,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治疗后2 d接受高压氧治疗,比较2组患者疼痛水平、炎性因子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减轻,2组患者间的疼痛水平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疼痛水平的减轻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3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等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3周后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3.72%和74.42%,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高压氧治疗能够更好地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疼痛水平,减轻炎性状态,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联合中医饮食干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阈值、心理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新汶矿业集团莱芜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联合中医饮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阈值、心理状态及免疫功能的改善情况,并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施中医情志护理联合中医饮食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疼痛阈值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CD3+、CD4+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CD8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联合中医饮食干预,有效改善免疫功能,提升疼痛阈值,改善心理状态,得到满意评价,护理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联合阿霉素椎间孔注射治疗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效果。方法前瞻性抽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94例胸段PHN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阿霉素椎间孔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超声引导下ESPB治疗,于治疗后4周评估疗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检测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周,评估患者睡眠质量;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89.36%,42/47)优于对照组(68.07%,32/47),P<0.05。治疗后4周,观察组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分别为(72.92±11.06) pg/ml、(16.31±4.05) μg/L,低于对照组的(81.51±10.64) pg/ml、(20.17±4.36) μg/L(P<0.05)。治疗后1、2、4周,两组睡眠质量评分(QS)均不断降低,且观察组QS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ESPB联合阿霉素椎间孔注射治疗胸段PHN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提高睡眠质量,且治疗安全性好。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相关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抗病毒治疗后早期房水VZV-DNA载量变化。方法回顾性观察性临床研究。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检查确诊且接受完整房水取样的VZV相关ARN患者24例24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3例13只眼,女性11例11只眼;左眼、右眼各12只;年龄(52.0±9.5)岁(39~ 71岁)。发生眼部症状至确诊ARN的时间为(16.6±6.1 )d (7~30 d )。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超广角眼底成像检查。BCVA检查采用Snellen视力表进行,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患者均在确诊后给予玻璃体腔注射40 mg/ml更昔洛韦0.1 ml (含更昔洛韦4 mg)治疗,2次/周,直至活动性坏死性视网膜病灶消退,但最多注射至确诊后4周,共计9次。治疗后随访时间(12.8±5.6)个月。抗病毒治疗首次及启动治疗后4、7、14、21、28 d玻璃体腔注射更昔洛韦前抽取前房水,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中VZV-DNA载量。将房水病毒DNA载量变化过程分为平台期和对数减少期,对比观察患眼各期房水VZV-DNA载量情况。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比分析基线、末次随访时患眼BCVA的差异。结果治疗前,患眼房水VZV-DNA载量为(8.6×107±1.3×108)拷贝/ml。平台期持续时间为(7.4±2.4)d;对数减少期VZV-DNA载量下降斜率为(-0.13±0.04) log/d;病毒DNA载量减少50%的时间为(2.5±0.7)d。抗病毒治疗启动后28 d,患眼房水VZV-DNA载量下降至(1.7×105±1.8×105)拷贝/ml。病程中出现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6只眼。治疗前、末次随访时,患眼logMAR BCVA分别为1.1±0.6、0.8±0.7。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末次随访时logMAR BCVA与初始VZV-DNA载量相关(r=0.467,P=0.033 )。结论VZV相关ARN患眼抗病毒治疗后房水VZV-DNA载量明显下降,其与ARN临床过程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