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具有不同解剖形态的猪主动(TAD)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对夹层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方法在单发破口猪TAD模型基础上,通过经颈动脉入路联合介入微创的技术在全麻下构建2种具有不同解剖形态的猪TAD模型,分别为TAD假腔扩展模型(6例)和TAD继发破口再塑模型(6例)。建模前后分别通过血管造影对正常或夹层管壁进行评估,术后通过CT血管造影和血管内超声随访夹层进展和继发破口情况,随访3个月时对管壁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或中位数及四分位间距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数表示。结果假腔扩展模型组建模成功率为83.3%(5/6),手术操作时间为(30.3±8.7) min,术中造影假腔扩展平均长度为(223.2±79.5) mm。TAD继发破口再塑模型组建模成功率为100%,手术操作时间为(36.4±8.8) min,术中造影联合血管内超声测量继发破口平均直径为(7.2±1.1) mm。随访期3个月,两种再塑模型动物均无死亡。组织病理学检测提示滋养血管在升主动主动弓更丰富,主要集中于外膜和中膜靠近外膜部分。弹力纤维染色提示TAD撕裂处弹力纤维破碎、断裂,假腔外侧壁(中膜外层及外膜)弹力纤维被过度拉伸,呈线状分布,内侧壁弹力纤维仍呈波浪状排列。TAD未累及分支处可见靠近内膜层弹力纤维逐渐聚集终止,靠近外膜层弹力纤维延伸至分支内。结论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成功率高、可复制性强、具有不同解剖形态的TAD模型,可作为新型腔内器具临床前实验或有效性验证等研究的动物模型选择。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单一胸骨上段小切口在浅低温下行Stanford A型主动主动弓置换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共35例确诊为Stanford A型主动患者,其中男31例,女4例;年龄(43.7±5.7)岁。经单一胸骨上段小切口在浅低温下行全主动弓置换术并记录围手术期死亡比例、体外循环时间、主动阻断时间、停循环时间和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病率等。结果全组患者均在单一胸骨上段小切口浅低温下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死亡3例(8.6%);体外循环(202±53)min,主动阻断(128±28)min,停循环(8± 3)min。短暂神经功能障碍6例(17.1%),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1例(2.9%)。结论单一胸骨上段小切口浅低温下行Stanford A型夹层主动弓置换术安全、可行。

  • 标签: 胸骨上段小切口 主动脉弓部手术 浅低温
  • 简介:摘要主动(thoracic aortic aneurysm,TAA)破裂及夹层风险的临床评估仅依赖于对最大径和最大扩张率的测量可能会忽略血管异质性在评估灾难性并发症发生风险中的作用。生物力学则有助于以更精准的方式来评估TAA的风险性。本文对近年来生物力学评估TAA风险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飞行员急性主动(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临床特征和诊断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直升机飞行员发生主动的临床特征、诱发因素、诊断及治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飞行员为男性,32岁,否认高血压病史,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剧烈胸痛,主动CT血管成像提示-腹主动动脉。给予严格卧床,控制血压,并于确诊1周后行主动腔内隔绝术。术后肢体活动、肾功能、胃肠功能、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均未见异常。航空医学鉴定结论:飞行不合格。结论主动在飞行员中极其罕见,但对于胸痛发作患者的诊断应仔细谨慎,并考虑此病的可能。招飞体检过程及航医在实践中应重视胸痛症状,增强对主动等少见疾病的诊断意识。

  • 标签: 急性主动脉夹层 胸痛 CT血管成像 飞行员
  • 简介:摘要急性主动(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是一种严重的、致命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高。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AAD患者围手术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ALI的发生严重影响了AAD患者的预后,增加病死率。因此,AAD并发ALI的预防和治疗是目前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对AAD患者围手术期并发ALI的危险因素、病理机制及预防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主动腔内修复术是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的首选治疗方法。但该手术并未封闭夹层远端破口,假腔血流可持续存在,导致主动无法重塑甚至发生夹层进展。尤其是慢性Stanford B型主动患者,内膜瓣已发生增厚和纤维化,主动重塑更加困难。研究结果显示,远端破口的存在可增加患者发生远期主动事件的可能性。对于部分高危患者,进行传统主动腔内修复术的同时,有必要对远端破口进行处理。现有的远端破口腔内治疗方法包括PETTICOAT、STABILISE、覆膜支架、开窗或分支支架、假腔栓塞、封堵器、Knickerbocker等。但多数方法报道的病例数极为有限,其适用范围及疗效仍处于探索阶段,临床医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精细化制定治疗方案。

  • 标签: 动脉瘤,夹层 血管内手术 主动脉 远端破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急性主动(AAD)患者的组织相关生物标志物。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连续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确诊并进行手术治疗的Stanford A型AAD患者10例作为病例组(AAD组),同时选取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0例作为对照组(CABG组)。术中留取两组患者的升主动组织标本。采用四维非标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4D-LFQ)分析患者升主动组织标本的蛋白质谱变化,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并分析其生物学功能。然后应用平行反应监测(PRM)技术对选定的靶蛋白进行精准定量验证。结果通过4D-LFQ技术共鉴定到3 985个蛋白,其中3 350个蛋白可定量。在所定量到的蛋白中39个上调,47个下调。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差异表达蛋白位于胞外区,功能主要涉及细胞迁移增殖、炎症细胞激活、细胞收缩、肌肉器官发育等。PRM技术对选定的15个目标蛋白精准定量,发现整合素α-Ⅱb、整合素α-M、整合素β-2和整合素β-3在AAD组患者升主动组织中高表达。结论整合素α-Ⅱb、整合素α-M、整合素β-2和整合素β-3在AAD患者升主动组织中高表达,或可作为诊断AAD患者的生物标志物。

  • 标签: 动脉瘤,夹层 生物学标记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孙氏手术优先或分支动脉开通优先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合并下肢缺血导致灌注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302例急性A型主动患者,收集其中17例合并下肢灌注不良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1例;平均年龄(52.6±4.2)岁。术前腔内支架开通下肢动脉3例,术后行腔内支架开通1例,直接行孙氏手术14例。结果急性A型主动合并下肢灌注不良的发生率为5.6%,全组平均体外循环时间(271.8±38.9min),平均主动阻断时间(186.3±31.8)min,平均脑灌注时间(48.75±11.3)min。术后因多器官灌注不良死亡3例,发生率为17.6%(3/17),2例孙氏手术后因腹腔脏器灌注不良死亡;1例孙氏手术前行髂动脉开通支架后因腹腔脏器灌注不良死亡。因大面积脑梗塞自动出院2例,发生率为11.7%(2/17),因骨筋膜室切开1例,术后使用血液灌流5例。术后随访显示术前重度下肢缺血患者有下肢皮肤神经受损表现,表现为患侧肢体无力,麻木,在康复医院康复治疗中,肌力较前有好转;轻度下肢缺血患者患侧皮肤麻木有好转,无遗留肌力障碍。结论对于轻度下肢缺血的A型主动直接行孙氏手术效果良好;对于重度下肢缺血的A型主动患者可先行支架开通后再行孙氏手术,术后使用血液灌流器可以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损伤预后。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下肢灌注不良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胸痛中心数据库,构建急性主动(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的早期诊断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12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胸痛中心就诊的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否诊断为AAD将患者分为AAD组和非AAD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将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的研究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AAD早期诊断列线图模型;绘制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以评估预测准确度,利用Homser-Lemeshow统计量对模型进行拟合优度检验,另收集2021年1-3月就诊的胸痛患者资料共630例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共纳入2 738例患者,AAD患者占4.09%(112/2 738)。单因素分析显示AAD组患者男性发病率[74.11%(83/112)]、高血压病史患者占比[70.54%(79/112)]、主动疾病史患者占比[10.71%(12/112)]、主动疾病家族史患者占比[4.46%(5/112)]、症状突发患者占比[76.79%(86/112)]、撕裂样疼痛患者占比[38.39%(43/112)]、伴背痛患者占比[66.07%(74/112)]、伴腹痛患者占比[16.96%(19/112)]、收缩压[(159.44±30.94)mmHg]、双侧血压/脉搏不对称[23.21%(26/112)]、合并神经体征发生率[7.14%(8/112)]以及D-二聚体[3.57(2.10,6.62)mg/L]均明显高于非AAD组患者[59.56%(1 564/2 626)、46.23%(1 214/2 626)、0.23%(6/2 626)、0.08%(2/2 626)、35.99%(945/2 626)、0.08%(2/2 626)、3.08%(81/2 626)、3.81%(100/2 626)、(142.46±27.90)mmHg、0.15%(4/2 626)、0.27%(7/2 626)、0.31(0.20,0.50)mg/L],年龄[(57.95±14.35)岁]、CK-MB[1.50(0.90,3.25)μg/L]均明显低于非AAD组患者[(61.94±15.77)岁、2.50(1.24,4.81)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统计量值分别为χ2=9.47、χ2=25.46、χ2=180.80、χ2=81.11、χ2=76.17、χ2=975.60、χ2=798.00、χ2=44.72、t=6.28、χ2=527.20、χ2=93.22、Z=14.09、t=2.61、Z=3.51;P值分别为0.002、<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9、<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OR=3.088,95%CI:1.294~7.374)、主动疾病史(OR=20.771,95%CI:2.132~202.361)、主动疾病家族史(OR=266.425,95%CI:17.610~4 030.851)、症状突发(OR=3.538,95%CI:1.643~7.619)、撕裂样疼痛(OR=1 771.971,95%CI:204.048~15 387.935)、伴背痛(OR=61.550,95%CI:27.987~135.367)、伴腹痛(OR=12.325,95%CI:4.201~36.161)、收缩压(OR=1.026,95%CI:1.013~1.039)、双侧血压/脉搏不对称(OR=338.357,95%CI:60.704~1885.949)和D-二聚体(OR=1.241,95%CI:1.176~1.309)是胸痛患者诊断AAD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分别为0.011、0.009、<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进一步构建了列线图模型,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976(P<0.01),特异度为94.52%,灵敏度为91.96%。采用Homser-Lemeshow进行拟合优度检验,表明该模型可以很好的拟合(χ2=2.928,P=0.939)。利用外部验证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ROC曲线下面积为0.934(P<0.01),认为该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性能。结论高血压史、主动疾病史、主动疾病家族史、症状突发、撕裂样疼痛、伴背痛、伴腹痛、收缩压、双侧血压/脉搏不对称和D二聚体是急性胸痛患者诊断AAD的独立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AAD早期诊断列线图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性能。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早期诊断 列线图
  • 简介: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急性主动合并器官灌注不良越来越重视,但缺乏相关的流行病学数据。为明确下肢缺血在急性主动的发病率,通过meta分析合成后,统计出下肢缺血在急性A型主动(TAAD)和急性B型主动(TBAD)的发病率分别为11%和10%;TAAD和TBAD合并下肢缺血的患者中男性分别占77.17%和84.35%。下肢缺血在急性主动中占一定的比例,不论A型夹层还是B型夹层,男性患者发病率均高于女性。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构建急性主动手术护理配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急诊夹层手术配合护理人员提供参考标准及评价标准,提高手术的配合质量。方法2019年3—11月以"结构-过程-结果"质量结构模型为理论依据,通过文献检索初拟急性主动手术护理配合质量评价体系,并采用德尔菲法对36名专家进行函询,确定指标体系并进行重要性赋值。结果2轮专家咨询的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7.2%(35/36)、100.0%(35/35),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38、0.867,肯德尔协调系数(W)为0.210、0.128(P<0.01)。最终形成的评价标准包含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30个(结构指标6个、过程指标19个、结果指标5个)。问卷指标满分率均>50%,重要性赋值均≥(4.29±0.71)分,变异系数均<0.2。结论参加咨询的专家具有较好的积极性、权威性及评价意见的协调性。急性主动手术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客观、合理、有效,可以作为护理人员主动手术护理配合的参考标准及质量评价标准,为提高手术配合质量、保证围手术期患者安全奠定了基础。

  • 标签: 主动脉疾病 主动脉夹层 德尔菲法 护理质量 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踝蛋白-1(Talin-1)在小鼠主动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FVB雄性小鼠共60只,分为空白组,造模组,Talin-1上调组,Talin-1上调对照组,Talin-1下调组,Talin-1下调对照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均给予β-氨基丙腈结合血管紧张素构建小鼠主动模型。利用腺相关病毒技术进行小鼠体内干预Talin-1。用苏木精-伊红和血管弹力纤维染色(EVG)观察主动和弹力纤维的形态和结构。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主动组织中FAK和ERK1/2的磷酸化水平。结果造模组小鼠主动造模成功率70%,空白组未出现主动。所有小鼠在实验期间未出现猝死。Talin-1下调组小鼠主动发生率100%,显著高于Talin-1下调对照组,Talin-1上调组小鼠主动发生率20%,显著低于Talin-1上调对照组(均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和EVG结果提示Talin-1下调组小鼠主动管壁增厚,伴壁间血肿或假腔形成,同时中膜弹力纤维含量与Talin-1下调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而Talin-1上调组小鼠血管壁中弹力纤维含量显著高于Talin-1上调对照组(均P<0.05)。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下调Talin-1显著抑制FAK磷酸化,相反对ERK1/2磷酸化起到促进作用(均P<0.05)。结论Talin-1下调可能通过激活ERK1/2信号通路进而降低小鼠主动中膜弹力纤维含量,导致主动管壁发生血管重构,促进主动的发生。

  • 标签: 主动脉疾病 踝蛋白 血管重构 ERK1/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介入对Stanford A型主动术后并发脊髓损伤患者近期康复转归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康复医学科进行住院康复治疗的37例Stanford A型主动术后并发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8例;年龄29~54岁,平均(41.37±12.21)岁。按照康复治疗时间分为两组,自术后住ICU开始康复者为早期康复介入观察组(观察组),16例;住康复医学科后开始康复者为对照组,21例。两组入住康复医学科后康复治疗时间和方法基本相同。通过对照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MAS)、ASIA下肢运动评分(LEMS)、脊髓功能独立性评定Ⅲ(SCIM Ⅲ)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析两组在康复医学科住院康复第28天时的疗效和功能转归。结果观察组第28天的MAS、SCIM Ⅲ、MB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康复28天后的LEMS、SCIM Ⅲ、MBI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A型主动术后并发脊髓损伤患者恢复,明显改善近期运动功能。

  • 标签: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变 脊髓损伤 康复 早期介入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主动通常无典型临床症状,易在急性发作时被误诊或漏诊。本例患者健康体检时胸部CT检查显示降主动起始部样扩张,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立即行胸腹部增强CT,发现降主动起始部等出现内膜撕裂等症状,诊断为主动(DeBaKey Ⅲb型);住院行介入治疗后一般情况良好。本例提示健康管理人员充分认识相关疾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可助力疾病的早诊、早治。

  • 标签: 动脉瘤,夹层 健康体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胸腹主动(TAAA)是血管外科的危重急症,目前治疗TAAA的手术方式主要有开放手术、腔内修复术和杂交手术。虽然传统开放手术当前仍是治疗TAAA的主要手段,但其操作难度大,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高。随着腔内血管外科的发展,开放手术联合腔内治疗的杂交技术取得了一定进展,为不能耐受传统开放手术或无法行单纯腔内治疗的复杂性TAAA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本文主要阐述了TAAA杂交手术的术式、手术效果和进展、常见并发症及预防,并通过汇总杂交手术治疗TAAA的结果,分析了杂交手术治疗TAAA的可行性。

  • 标签: 胸腹主动脉瘤 杂交技术 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主动是一种主动呈慢性扩张的疾病,通常无症状,一旦破裂病死率极高,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microRNA特指19~25核苷酸的非编码小RNA。microRNA靶向多个基因的特性使其形成了复杂的调控网络而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越来越多研究表明microRNA与主动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众多microRNA参与了主动复杂的病理机制过程,包括内皮细胞功能失调、炎性细胞浸润、平滑肌细胞凋亡、细胞外基质降解等。本文将阐述用于主动研究的动物模型以及microRNA与主动的最新研究进展。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