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用地诺孕素(DNG)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DNG序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2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药物治疗的11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用DNG(2 mg/d)治疗的患者40例(DNG组),注射GnRH-a(3.6或3.75 mg/针)3~6针后序贯DNG(2 mg/d)治疗的患者70例(GnRH-a+DNG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痛经视觉模拟评分(VAS)、血癌相关抗原125(CA125)、癌相关抗原19-9(CA19-9)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前DNG组的中位数分别为70.0 mm、68.55 kU/L、22.45 kU/L,GnRH-a+DNG组的中位数分别为80.0 mm、151.50 kU/L、20.44 kU/L),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2)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血红蛋白(Hb)含量均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前DNG组、GnRH-a+DNG组的中位数分别为102.00、94.00 g/L;P均<0.001)。(3)DNG组患者的子宫体积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GnRH-a+DNG组治疗第15~24个月子宫体积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减小(中位数分别为167.76、227.77 cm3;P<0.05)。(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和凝血指标分别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随访期间乳腺未见明显异常病变。(5)GnRH-a+DNG组患者的闭经率高于DNG组,不规则点滴出血和突破性大出血的发生率低于DNG组。结论无论是单用DNG治疗还是GnRH-a+DNG序贯治疗均可显著降低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痛经VAS评分、提高Hb含量、降低血CA125和CA19-9水平,同时对凝血指标及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GnRH-a+DNG序贯治疗在改善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出血模式、减少突破性大出血发生和控制子宫体积方面优于单用DNG。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常子宫肌层ADC值测量的观察者内、观察者间的一致性以及可重复性。材料与方法采用3.0 T磁共振仪对34名健康女性(增殖期18名,分泌期16名)进行2次盆腔MR扫描,前后两次扫描间隔一个月经周期(28~32 d)。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对子宫肌层ADC值行双盲法测量,每一次扫描同一名医师间隔一周进行两次测量,分析正常子宫肌层ADC值测量的观察者内的一致性、观察者间的一致性以及两次扫描在增殖期和分泌期的可重复性。结果两次MRI扫描两名医师测得到的子宫肌层ADC值的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一致性均较好,其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均>0.75。两名医师测量的子宫肌层ADC值在分泌期均大于增殖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增殖期和分泌期的子宫肌层ADC值在前后两次检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进一步进行Bland-Altman分析发现两名医师测量得到的子宫肌层ADC值在增殖期95%的置信区间分别为:-14.3%~13.6%和-11.5%~12.8%,在分泌期95%的置信区间分别为:-7.6%~7.0%和-7.7%~7.8%,因此分泌期的可重复性相对于增殖期较好。结论正常子宫肌层ADC值测量的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一致性较好,为正常子宫肌层ADC值的临床应用提供了证据,但正常子宫肌层ADC值可重复性在分泌期较增殖期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子宫肌瘤消融疗效的影响因素。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海扶中心收治的13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治疗前肌瘤体积与平均经线、肌瘤位置、肌瘤类型、MR T2WI信号强度与均匀性、T1WI强化程度与均匀性、子宫位置)。利用术前子宫肌瘤体积与术后无灌注区体积,计算得到肌瘤的消融率,以70%消融率为界将130个子宫肌瘤分为两组(充分消融组与非充分消融组),分析以上因素是否对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有影响。结果70个(53.8%)充分消融肌瘤,60个非充分消融肌瘤。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肌瘤体积、肌瘤平均经线、T2WI信号强度与均匀性、TIWI强化程度与子宫位置对消融疗效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2WI呈低信号的肌瘤(P=0.035)与TIWI轻度强化的肌瘤(P=0.038)更容易达到满意消融效果。结论肌瘤体积、肌瘤平均经线、T2WI信号强度与均匀性、T1WI强化程度与子宫位置对HIFU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该研究对HIFU消融子宫肌瘤的疗效具有一定预测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用于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经组织病理诊断确诊的子宫肌瘤患者110例和同期子宫腺肌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分别进行经腹部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统计不同检查方法对子宫肌瘤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等诊断效能差异情况,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不同位置子宫肌瘤的诊断准确度。结果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综合评价对子宫肌瘤鉴别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差、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97.27%、94.44%、95.54%、96.59%和96.00%)均显著高于经腹部超声(70.91%、65.56%、71.56%、64.84%和68.50%)和经阴道超声单独检查水平(84.54%、82.22%、85.32%、81.32%和83.50%)(χ2=6.702~51.800;P=0.000~0.010),且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肌瘤鉴别诊断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水平(χ2=6.103~12.336;P=0.000~0.013);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综合评价对壁间子宫肌瘤、黏膜下子宫肌瘤和阔韧带子宫肌瘤的诊断准确度(96.77%、100.00%和100.00%)均显著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水平(72.58%、62.50%和45.45%)(χ2=5.128~13.985;P=0.000~0.024)。结论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综合评价用于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效果优于经腹部超声或经阴道超声单独检查,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子宫肌瘤是一种良性的肿瘤,属于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所致。子宫肌瘤发病率很难精确统计,在育龄女性中约占25%,而尸检结果显示其发病率超过50%。目前,对于子宫肌瘤的诊断和治疗,国内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简介:摘要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是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中的一种,其特征是良性平滑肌细胞、脂肪细胞和血管呈不同比例存在,发病率较低,尚缺乏统一的指南或共识。本文报道了1例子宫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疗经过,同时通过文献复习的方式探讨PEComa的临床表现、诊断、分子机制、治疗及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病(A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濮阳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AD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HIFU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HIFU消融联合GnRHa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跟踪随访,比较两组随访6个月时的病灶体积缩小率和子宫体积缩小率,比较两组治疗前1个月、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随访6个月时的痛经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血红蛋白水平。结果随访6个月时,研究组病灶体积缩小率虽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子宫体积缩小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PBA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1个月,且研究组[(58.79±6.22)分]低于对照组[(62.58±6.48)分],P<0.05;随访6个月时,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2.68±0.99)分]低于对照组[(3.32±1.11)分],P<0.05;随访6个月时,两组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112.52±8.39)g/L]高于对照组[(105.40±10.21)g/L], P<0.05。结论HIFU消融联合GnRHa治疗可缩小AD患者病灶体积和子宫体积,改善月经量增多、经期疼痛症状,提高血红蛋白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对子宫肌瘤术患者知信行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接受子宫肌瘤手术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知信行组各78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模式。知信行组给予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度、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效能、术后3个月的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结果知信行组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知信行组健康促进策略量表(SUPPH)中减轻压力、积极态度、决策三个因子评分和总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和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知信行组的遵医用药、接受诊疗、清洁外阴、适量运动及定期复查共5个方面的遵医行为改善情况和健康生活质量量表(SF-12)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躯体活力及精神健康共6个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知信行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认知水平、自我管理行为和遵医行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较为常见的妇科慢性疾病,主要指具有活力的子宫内膜组织异位至宫腔以外的部位定植生长,并随着卵巢甾体激素的变化而出现周期性出血,血液及其他组织在组织间隙内聚集而引起的炎性反应。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会使患者出现痛经、骨盆痛等疼痛表现、盆腔包块以及不孕症等。此外,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不良症状,影响其正常社交与工作。虽然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良性疾病,但是其与恶性肿瘤的病理特点有部分相似之处,例如雌激素依赖性生长、进行性和侵袭性生长以及易复发转移等,容易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与健康威胁,且其复发率极高,在临床治疗中仍须引起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胆囊腺肌瘤病(gallbladder adenomyoma,GBA)超声诊断与病理对照情况,分析超声诊断GBA漏诊及误诊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11月解放军总医院426例术后病理诊断为GBA且术前病历完整的患者信息,分析其术前超声诊断、临床症状、病理分型等因素,计算超声诊断GBA符合率、漏诊率,根据多因素及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超声诊断GBA的漏诊及误诊影响因素。结果本组病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46.9%(200/426),漏诊率为35.2%(150/426),误诊率为17.8%(76/426)。将GBA误诊为胆囊占位65例(85.5%,65/76),胆囊结石7例(9.2%,7/76),慢性胆囊炎4例(5.3%,4/76)。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胆囊结石(OR=5.112,P<0.001)、慢性胆囊炎(OR=4.613,P<0.001)、胆囊占位(OR=6.565,P<0.001)以及胆固醇结晶(OR=8.634,P<0.001)是超声正确诊断GBA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目前超声对GBA具有较高漏诊及误诊率,需要超声医生完整扫查胆囊切面;大部分病例合并其他胆囊疾病,故超声检查胆囊不能只满足于单一疾病的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MR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多定量参数对子宫肉瘤(uterine sarcoma,US)与变性子宫肌瘤(degenerative hysteromyoma,DH)的鉴别价值。材料与方法本文为回顾性研究,分析13例确诊US与26例DH患者临床资料与MRI、DKI图像,记录两组病灶实质区内DKI参数值:平均扩散峰度值(mean kurtosis,MK)、平行扩散峰度值(axial kurtosis,Ka)、垂直扩散峰度值(radial kurtosis,Kr)、峰度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 of kurtosis,FAK)、平均扩散系数值(mean diffusivity,MD)、平行扩散系数值(axial diffusivity,Da)、垂直扩散系数值(radial diffusivity,Dr)以及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评估两名观察者对两组病灶的DKI结果观测的一致性,分析这些参数在两组间的差异,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DKI多定量参数判断US的效能。结果除US组Kr、FAK参数值一致性中等外(0.40≤ICC≤0.75),2名观察者测量所得的这些参数一致性高(ICC>0.75)。US组的MK、Ka、Kr、FA、FAK、MD、Da、Dr值分别为0.86±0.13、0.92±0.17、0.78±0.13、0.20±0.08、0.30±0.13、(1.18±0.26) μm2/ms、(1.41±0.32) μm2/ms、(1.06±0.25) μm2/ms,DH组各参数值分别为0.66±0.09、0.61±0.08、0.65±0.09、0.26±0.08、0.29±0.09、1.71 (1.54,1.89) μm2/ms、2.17 (2.04,2.38) μm2/ms、(1.53±0.34) μm2/ms。US组的MK、Ka、Kr值大于DH组,FA、MD、Da、Dr值小于D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K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K、Ka、Kr、FA、MD、Da、Dr值预估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93、0.99、0.80、0.73、0.94、0.97、0.90,预估的各参数界值为MK≥0.80、Ka≥0.73、Kr≥0.75、FA≥0.22、MD≤1.47、Da≤1.95、Dr≤1.23,其敏感度分别为:76.9%、100.0%、61.5%、76.9%、92.3%、100.0%、76.9%,其特异度分别为:100.0%、96.2%、88.5%、73.1%、92.3%、84.6%、88.5%。结论DKI参数对鉴别US和DH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山东省宁津县人民医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2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2个月,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影响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216例患者中24例复发,复发率为11.11%。单因素分析显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复发与手术年龄、初潮年龄、肌瘤数目、子宫大小、术中是否应用超声及术后是否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相关(P<0.05),而与体质量指数、肌瘤大小、肌瘤分型、术后是否妊娠等无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年龄≥ 35岁(OR=1.289,95% CI 1.013~1.641)、初潮年龄<13岁(OR=1.765,95% CI 1.167~2.669)、肌瘤数目≥ 2个(OR=2.487,95% CI 1.442~4.288)是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术中应用超声(OR=0.772,95% CI 0.616~0.967)、术后行GnRH-a治疗(OR=0.696,95% CI 0.510~0.951)是保护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手术年龄≥ 35岁、初潮年龄<13岁、肌瘤数目≥ 2个预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1(95% CI 0.573~0.705)、0.719(95% CI 0.654~0.778)、0.622(95% CI 0.554~0.687),以初潮年龄<13岁的诊断效能最大。结论手术年龄≥ 35岁、初潮年龄<13岁、肌瘤数目≥ 2个是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中应用超声、术后行GnRH-a治疗有助于降低术后复发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3型子宫肌瘤经宫腔镜电切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接受宫腔镜下单发FIGO 3型子宫肌瘤电切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肌瘤大小、位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情况,并随访术后是否有生育计划、是否妊娠及后续的妊娠结局。结果共有35例FIGO 3型子宫肌瘤患者纳入本研究,年龄为(36.6±4.7)岁,肌瘤最大径线为(4.0±1.2)cm(范围:2.0~5.8 cm)。手术一次完成率86%(30/35),手术时间为(41±15)min(范围:20~65 min),术中出血量(24±18)ml(范围:5~150 ml)。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子宫穿孔、大出血、液体超负荷、感染等并发症。术前月经量增多者有20例,宫腔镜下电切3型子宫肌瘤对月经量增多的治愈率为75%(15/20),缓解率为20%(4/20),有效率为95%(19/20)。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共24例,随访时间(14.5±6.8)个月,术后1年内妊娠率达79%(19/24),宫腔镜手术至妊娠的间隔时间为(5.8±3.4)个月;已经完成妊娠分娩者15例,其中10为阴道分娩,5例剖宫产术分娩,无一例发生子宫破裂。结论经宫腔镜可有效电切3型子宫肌瘤,有助于减少月经量,手术微创,术后恢复快,术后短期内可妊娠,有利于生殖预后,但需由有经验的宫腔镜医师进行。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和2018年1~12月在该院行HIFU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各160例,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干预。比较两组的疾病认知度评分、治疗依从性、负性情绪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疾病认知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SAS、SDS及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可提高子宫肌瘤患者的HIFU治疗依从性及疾病认知度,改善其心理状况及睡眠质量,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