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智能未来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中的应用。方法 根据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实际工作情况,分析探讨未来人工智能所能发挥的作用。结果 从处方审核、排药贴签、自动调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结论 人工智能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应用,能加强中心工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人力劳动强度,降低工作人员职业暴露风险,提高静脉用药的安全有效性。

  • 标签: 人工智能 大数据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医院药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克林霉素引起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可能原因,提示如何避免。方法收集我院近3年克林霉素致急性肾损伤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可能原因。结果11例患者在使用克林霉素后发生AKI,使用克林霉素的病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阑尾炎、外伤、泌尿系感染、皮肤脂肪瘤切除后预防感染等。肾损伤程度轻重不一,重者需行血液透析治疗。可能的原因包括非适应症用药、超剂量高浓度用药,患者机体免疫特点等原因。结论肾脏是克林霉素致不良反应中较常受损的脏器,远期预后尚不完全明确,克林霉素致肾损伤发病机理需进一步探讨

  • 标签: 克林霉素,急性肾损伤,药物副反应,药物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的应用效果。方法:在 2018年 12月至 2019年 7月期间,本院急诊科曾收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80例,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进行临床研究分组工作,分别纳入对照组与研究组各 40例患者。对照组仍然运用常规性救治和急诊护理,然而研究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则采取院前急诊和急诊急救护理措施,经过治疗后,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急救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用不同的急救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中抢救成功 40例,抢救成功率为 100%,对照组患者中抢救成功率 87.5%,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研究组发病至抢救时间为( 21.05±1.69 ) min ,住院时间为( 8.17±1.36 ) d ,对照组发病至抢救时间为( 43.61±1.09 ) min ,住院时间为( 17.44±1.28 ) d ,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通过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用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整个护理流程得到有效的优化,患者的救治更加及时和有效,临床抢救的成功率大大提高,挽救患者生命,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急诊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建立对医院药学服务的发展。 方法 对工作进行总结分析,阐述说明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对医院药学的重要性。 结果 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可以保障静脉输液质量,加强药物防护;减少给药差错;减少药品浪费,降低医疗成本;间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 结论 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是医院静脉输液发展的方向,对促进医院药学服务的转型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药学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呼吸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及家属满意度评价。方法选择从 2018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收治的 100例呼吸科静脉输液患者纳入研究工作,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 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 SAS评分、护理前后 SDS评分、临床护理依从性、 FLACC评分、 Wang-Baker评分以及家属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 96.00%,与对照组患者家属的 8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呼吸科静脉输液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呼吸科 静脉输液 应用效果 家属满意度
  • 简介:2 北部战区总医院 放疗科 沈阳 110000 【摘要】目的:儿科头皮针静脉输液采用弹力绑带固定的方法及护理方案。方法:取本院儿科收治的行静脉输液患儿 180例,组别均分,纳入时间为 2019年 3月 ~2019年 12月,研究组( n=90)静脉输液实施弹力绑带固定,参照组( n=90)静脉输液实施传统普通胶布固定,对比两组患儿皮肤破损、针头脱落、静脉炎、渗漏肿胀、留置时间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皮肤破损、针头脱落、静脉炎、渗漏肿胀、留置时间发生率更低,与参照组数据差异大, P< 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与参照组数据比对差异大, P< 0.05。结论:儿科头皮针静脉输液采用弹力绑带固定护理的临床价值更高,可减少患儿痛苦,降低静脉输液并

  • 标签: 弹力绑带固定 儿科 头皮针静脉输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活血消肿方对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水肿的治疗效果。 方法 在 2018年 03月至 2019年 09月期间,选取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水肿患者 64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研究,两组均治疗三周,根据患者的肿胀小腿部周径、反流时间、活动度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肿胀小腿部周径、反流时间、活动度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使用活血消肿方对治疗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水肿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下肢静脉回流障碍 水肿 活血 消肿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建立对医院药学服务的发展。 方法 对工作进行总结分析,阐述说明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对医院药学的重要性。 结果 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可以保障静脉输液质量,加强药物防护;减少给药差错;减少药品浪费,降低医疗成本;间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 结论 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是医院静脉输液发展的方向,对促进医院药学服务的转型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药学服务
  • 简介:[ 摘要 ] 目的:了解急诊护士对静脉输液工具选择使用的体验 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以目的抽样采用半结构访谈,深度挖掘 17 例急诊护士对输液工具选择使用的真实体验,使用主题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 。 共提炼出四个主题:被动静脉治疗和固定的思维模式 、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欠缺、 担忧和顾虑 、 渴望改变与期待成长 。 结论: 1. 目前急诊护士对静脉输液工具的选择使用仍停留在使用一次性头皮钢针和静脉留置针的固定思维阶段。绝大多数情况下使用一次性头皮钢针和静脉留置针作为输液工具,对其他静脉输液工具选择使用率较低 。 2. 缺乏针对输液工具的系统培训,新技术的临床实践缺乏技术支持及系统管理,因此 目前迫切需要加强急诊护士对输液工具合理选择相关知识的培训及临床实践应用,做到培训与实践相结合 。 3. 护理管理者应 加强 关注 输液工具使用 ,输液工具适用范围,并制订相应使用流程, 使急诊护士 了解并 规范化使用静脉输液工具,保证急诊患者的输液安全。

  • 标签: [ ]   急诊护士 输液工具 选择使用 体验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对脑动静脉畸形( AVM)的诊断价值。方法:对 8例经外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证实为脑 AVM的患者进行 TCD检测。结果:检测出 7例脑 AVM供血动脉血流参数、频谱及音频明显异常,即血流速度增快,以舒张期血流速度增高为主,搏动指数降低,频谱充填,频窗消失,出现颅内盗血 3例。检测出供血动脉 TCD与 DSA结果符合率为 92%。结论: TCD是一种无创、经济、有效的检测方法,可用于 AVM的常规诊断、筛查和动态随访,明显减少 DSA的检查次数。

  • 标签: 脑动静脉畸形 经颅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静脉产业园区建设越来越多。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国家对绿色、生态、低碳目标的要求,各地的静脉产业园发展较快,这是解决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产生各种废弃物合理处置的有效方法。本文首先分析了静脉产业的概念和我国对静脉产业的要求,其次探讨了生活源固体废物静脉产业园区的优势,最后就未来展望进行研究,不但为下一步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也为提升生活源固体废物的处理提供了有益探索。

  • 标签: 生活源固废 静脉园区 循环经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在2021年7月-2022年7月期间选取90例PICC静脉治疗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5,静脉治疗护理小组),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治疗护理小组能够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使一次穿刺成功率提高,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可推广。

  • 标签: 静脉治疗护理小组 持续改进 护理质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 83例产后 DVT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2例、 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下肢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2.38%、对照组为 14.63%(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 97.62%、对照组为 82.93%(  P<0.05)。结论:对产后 DVT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缓解其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 ] 优质护理 产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拔河式穿刺对老年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早期应用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 25例皮肤松弛老年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 13人,实验组 12人,对照组扎止血带,实验组不扎止血带,采用拔河式穿刺,观察两组前 20次穿刺情况,比较两组穿刺前压迫时间,皮下血肿,穿刺成功率的情况 结果 两组在患者年龄、性别、并发病、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实验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穿刺后皮下血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穿刺前压迫内瘘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拔河式穿刺有更高的穿刺成功率,皮下血肿发生率更低,对血管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 标签: 拔河式穿刺 早期 内瘘 皮肤松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对 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方法选取 2018年 6月~ 2019年 3月我院 116例实施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的 ICU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 58例;研究组采取集束化护理,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和不良发生情况。结果经护理,研究组患者的感染人数明显少于参照组,数据有可比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另外,研究组患者的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对 ICU中心静脉导管感染能起到较好的控制效果,且不良情况发生率较低,有应用价值。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ICU 中心静脉导管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1例脐动脉与外周静脉同步换血患儿的护理,旨在为临床工作中此类新生儿的护理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本科收治的1例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行脐动脉与外周静脉同步换血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儿入院后予以光疗、人血白蛋白及丙种球蛋白静脉输注、脐动脉与外周静脉同步换血等处理,住院12天后患儿反应可、计划奶量自行饮入完成,血常规、胆红素等相关检查结果正常,予出院。结论 脐动脉与外周静脉同步换血操作难度较大、风险较高,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保证换血过程的安全、促进患儿康复。

  • 标签: Rh血型 不合溶血病 新生儿 换血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品管圈活动对有效应对静脉炎发生的护理。方法 选择 2017年 5~ 9月在我科住院静脉输液患者 114例,将 2017年 2—4月未开展品管圈活动的 5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 2017年 5—9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 55例患者作为试验组,统计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 23.6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 59.3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实施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静脉炎 相关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 静脉炎是由于长期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或者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导致局部静脉感染。聚氯乙烯 (PVC) 是一种多组分的塑料,具有一定的硬度,用它制作医疗器械时,必须加入一定量的塑化剂来增加其柔韧性,而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巳酯 (DEHP) 是最常用的塑化剂。

  • 标签: BD“ 睿玛”留置针,静脉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