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集束化护理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干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同时可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提供临床资料。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进行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持续和住院时间患者治疗前后营养代谢指标和免疫指标含量的统计学差异,并对两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护理三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PAB、ALB、T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CD3+、CD4+、CD4+/CD8+指标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持续性腹泻、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集束化护理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干预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士健康管理能力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年内参与培训的48名护士作为此次课题的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将上述护士分为一般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培训)和控制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进行培训)。结果:相对于一般组中的护士来说,控制组护士对于培训的开展更加认可,经过对两组护士的测试和考核发现控制组护士对于各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评分明显高于一般组护士(P<0.05)。结论:研究发现护士作为一项实践性要求较强的职业,需要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重视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情景模拟教学法的使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以及综合能力。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探讨产科心理护理在孕产妇妊娠结局和产后抑郁中的应用效果,本文从我院产科2017年度收治的孕产妇中随机抽取80进行研究分析,按照奇偶顺序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包括40例孕产妇。对照组孕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孕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内容,观察两组孕产妇的妊娠结局以及护理前后的抑郁情况。结果显示试验组孕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82.5%,对照组的为70.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孕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如产后出血以及泌尿系统感染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两组孕产妇在护理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明显降低(P<0.05),但是相对来说试验组孕产妇降低程度更加明显(P<0.05)。这表明在孕产妇的护理过程中采取有限的心理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孕产妇的妊娠结局,如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等,同时可以有效缓解孕产妇的不良情绪。
简介:摘要目的对2个不相关的精神运动发育迟缓、面容异常的患儿进行临床和基因变异分析,探讨临床表型和基因型的相关性,为家系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个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和家族史,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患儿致病基因,确定可疑变异位点后对家系成员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两例患儿临床均表现为运动和语言发育迟缓、体格增长缓慢、面容异常,基因分析结果显示家系1患儿携带ASXL3基因c.3096dup(p.P1033Tfs*2)杂合新发变异,家系2患儿携带ASXL3基因c.3253G>T(p.G1085*)杂合新发变异,且这两个变异均未见既往研究报道。结合两个家系患儿的临床表型和基因检测结果,推测这两名患儿均为ASXL3基因致病变异导致的Bainbridge-Ropers综合征。结论报道了两个Bainbridge-Ropers综合征家系,丰富了中国BRS患者的表型谱和突变谱,明确了患儿的遗传学病因,为家系的产前诊断提供了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于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86例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胃肠功能康复时间和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分别为(8.05±2.00)d和2.33%(1/43),对照组患者的胃肠功能康复时间和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分别为(25.40±2.04)d和13.95%(6/43),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后,可以有效消除不良影响因素,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可以提升患者对于整个医护工作开展的遵医性和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末梢微量血维生素D质谱法检测规范和临床应用标准。方法横断面研究,根据地域分布,按照“省-市-医院”的技术抽样路线,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抽取来自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 655名7岁以下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采集同一对象的静脉血和末梢微量血,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别检测两种样本的血清25(OH)D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两种样本25(OH)D的相关性及转换公式。采用Bland-Altman法、Kappa分析法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法进行一致性检验及灵敏度和特异度评价。结果1 655名7岁以下儿童静脉血25(OH)D水平为74.25(59.50,92.00)nmol/L,微量血25(OH)D水平为68.75(54.44,86.25)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14,P<0.001),且两者存在相关性(r=0.95,P<0.001)。进一步线性回归分析得到转换公式:lg[校正微量血25(OH)D]=0.13+0.95×lg[微量血25(OH)D](R2=0.90,P<0.001)。校正微量血25(OH)D和静脉血25(OH)D的差值为(0.50±17.50)n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在临床诊断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68~0.81)。静脉血25(OH)D临床界值30.00、50.00、75.00 nmol/L对应的微量血切点值分别为26.59、45.56、69.84 nmol/L。校正微量血25(OH)D临床预判价值较高(曲线下面积为0.97~0.99,灵敏度0.72~0.92,特异度0.89~0.99)。结论经过标化的微量血质谱法可用于临床上儿童维生素D检测。
简介:摘要摘要目的,针对我院心血管内科中的心绞痛病人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探讨采取优质护理措施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调查主要选取的是2018年一年中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心绞痛治疗的50名病人,将其按照随机与平等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的25名对照组病人采取的常规护理方法,而另外的25名研究组病人采取的是临床优质护理措施。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观察之后,可以发现采取优质护理措施的研究组病人其护理的满意度明显的要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于我国的心绞痛病人在临床接受治疗的同时,还要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LE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入选SLE随访队列中90例既往无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患者。记录人口学特征、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SLE相关指标、SLEDAI、医生对病情的整体评估(PGA)及脏器损伤指数(SDI)。根据超声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以及颈动脉有无动脉斑块形成,将患者分为合并或不合并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组。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结果90例SLE患者的IMT均值为[(0.53±0.19)mm]。18例(20%)患者内中膜增厚或者有颈动脉斑块形成,判定为合并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单因素分析显示,在传统危险因素方面,与无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相比,合并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SLE患者年龄更高[(36±13)岁与(49±17)岁,Z=3.033,P=0.002],收缩压更高[(123±14)mmHg与(138±27)mmHg;Z=2.407,P=0.016]及Framingham评分更高[3(-4,9)与10(5,16);Z=3.167,P=0.002];在SLE相关危险因素方面,SLEDAI[4(2,6)与8(2,15);Z=2.939,P=0.003],PGA[1(0,2)与2(1,3);Z=2.723,P=0.006]、肾小球滤过率(eGFR)[(85±17)ml/min与(67±20)ml/min;Z=-3.307,P=0.001]在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ramingham评分[OR=1.157,95%CI(1.042,1.286);P=0.007]和SLEDAI[OR=1.184,95%CI(1.030,1.361);P=0.017]是SLE合并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SLE疾病活动度也是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SLE长期治疗中要重视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早期干预,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实施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片进行治疗时所展现的实施效果与实施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在我院确诊并开展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共计100例,按照所有患者入院的先后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单一甘精胰岛素治疗和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同时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糖指标明显更低,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更低。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实施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片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指标,控制糖尿病,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肿瘤科运转过程中,其具体的构建措施以及其对肿瘤科护理工作所产生的干预效用。方法:本次研究所选择的研究起始时间为2019年2月,研究所选择的结束时间为2021年2月,通过区间法完成在我院肿瘤专科接受诊治的肿瘤病患样本共176例,根据病患在入院接受诊治期间肿瘤专科所采取的护理管理措施对其进行分组,共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一组和二组,一组病患接受诊治期间,肿瘤专科所采用的护理管理措施为传统管理措施,而二组病患接受诊治期间,肿瘤专科所采取的护理管理措施为敏感指标下护理管理措施,完成两组病患临床指标的收录情况,并对其进行对比。结论:接受诊治后,二组病患的相关性呕吐的发生率,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诊治意外事件的发生率,负性情绪的发生率与一组病患之间相关数据指标之间差异性显著。接受诊治期间,两组病患均未出现化疗药物外渗症状。结论:肿瘤专科护理工作的敏感指标主要分为六个方面,分别为化疗外渗问题,深静脉血栓问题,导管相关性感染问题,化疗相关性呕吐问题,意外事件问题,负性情绪问题,在这六项问题的基础上在肿瘤专科内部建立敏感指标管理措施,肿瘤专科护理工作的质量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有利于肿瘤专科整体医疗质量的进一步发展,建议在肿瘤专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展开进一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