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是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疾病,现代医学对此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案,多以对症治疗为主.中医古医藉中亦无此病名记载,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黄疸""胁痛""鼓胀""积聚"等范畴.刘玉宁教授出生于中医世家,幼从其父刘庆国先生学医,后师从肾病名家杜雨茂、叶传蕙、陈以平教授,学贯中西,尤擅创新,在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中西医结结合冶疗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方法,笔者跟随刘师侍诊,现将刘玉宁教授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大家分享.

  • 标签: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 治疗方案 继发性肾脏疾病 中医世家 中西医结 现代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药物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监测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和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肝功能及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 还原型谷胱甘肽 药物性肝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护理干预对于老年肝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各55例,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睡眠质量评分(PSQI)及生活质量评分(SCRQ)。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前PSQI评分及SCR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PSQI评分及SCR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护理干预对于老年肝病患者的疗效较好,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 肝病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联合硫普罗宁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26例酒精性肝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硫普罗宁0.2g静滴q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甘草酸二铵胶囊150mg口服tid,两组病例一般治疗相同。结果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76.19%,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甘草酸二铵胶囊联合硫普罗宁治疗酒精性肝病比单用硫普罗宁效果好,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酒精性肝病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总结分析我院乙肝患者两对半检验结果,了解乙肝患者的HBV感染的具体情况和传染性,为乙肝的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乙肝患者48例,取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检测法检测,并分析检验结果。结果本组48例中,大三阳12例,占25%;小三阳15例,占31.25%。结论两对半检验对预防、诊断、治疗、控制传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 标签: 乙肝 两对半 病毒性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两对半检验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月本院传染科37例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两对半检验结果,分析其分类及临床意义。结果37例患者两对半检验结果出现大三阳8例,小三阳9例,其他不同类型的结果20例,各型分类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体内病毒复制处于变化中,定期检验乙肝两对半有助于对乙肝病毒复制监控,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预后转归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乙肝病毒 肝炎 两对半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因素。方法将130例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60岁)按尿酸水平分为两组,其中高尿酸血症患者(高尿酸组)52例,血尿酸正常患者(对照组)78例。所有患者均计算体重指数(BMI),并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利用统计学分析两组的以上指标。结果高尿酸血症组BMI、SBP、DBP、TC、TG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1);高尿酸组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与肥胖、血压升高、血脂代谢紊乱相关,应采取综合治疗。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高尿酸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持病毒感染者肝功能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146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和肝功能两项检测结果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肝功能正常组肝纤维化异常率高于肝功能异常组,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肝功能正常的乙肝病毒感染者可伴有肝纤维化指标的异常,应同时进行肝功能和肝纤维化两类指标的检测,以利于对肝脏病变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 标签: 乙肝病毒感染 肝功能 肝纤维化
  • 简介: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对北京安贞医院634例诊断为心肌梗死的患者在入院期间行空腹肝胆超声检查,并分为NAFLD组和非NAFLD组,统计分析两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结果心肌梗死患者NAFLD发生率为52.2%(331/634)。NAFLD组体重指数、血清丙氨酸转氨酶高于非NAFLD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FLD的发生率随着冠脉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加(x2=7.275,P=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体重指数和冠心病多支病变、左主干病变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肌梗死患者,尤其是体重超重、多支病变、左主干病变的患者NAFLD的发生率高。

  • 标签: 心肌梗死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超声
  • 简介:《肝胆系统疾病(DiseasesoftheLiverandBiliarySystem)》中译本已于2013年1月出版发行。该书由已故英国著名肝病学家希拉一夏洛克编著,由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牛俊奇教授主译,国内著名的肝病学家贾继东、魏来、段钟平、成军教授和吉林大学的王广义、王江滨、王峰、王大伟、吴珊、所剑、李薇、傅跃文、徐红、姜尉国、高普均、付燕、吴杨等教授参与审校。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病科和传染科的部分医务人员参加了译校工作。希拉·夏洛克(SheilaSherlock)是世界一流的医生,她开创了肝脏疾病的研究,誉为肝病学之母、肝病学皇后。早在20世纪40年代,当她开始了从事肝病研究时,这个专业还不存在。

  • 标签: 肝胆系统疾病 肝病学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发行 出版 中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甲胎蛋白(AFP)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182例肝病患者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三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总胆汁酸(TBA)、甲胎蛋白(AFP)含量变化及AFP水平与肝功能指标的关系并比较联合检测对肝硬化临床价值。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重症肝炎组肝纤维化四项及TBA、AFP指标均明显高于在正常对照组(P<0.05~0.01);并随疾病加重,水平增高;重型肝炎患者HA与PTA、ALB、TBIL有较好的相关性(r=-0372、-0.395、0.344,P均<0.05);在两个指标的组合中以HA+PⅢNP的诊断价值最高,在三个指标的组合中以HA+PⅢNP+CIV的诊断价值最高。结论动态监测血清HA、PⅢP、LN和AFP水平对肝病患者的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 标签: 肝纤维化指标 甲胎蛋白 动态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安络化纤丸联合HD-91-Ⅱ型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6例慢性乙型肝炎和代偿期肝硬化,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HD-91-Ⅱ型肝病治疗仪治疗,治疗组64例采用安络化纤丸联合HD-91-Ⅱ型肝病治疗仪。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IVC)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和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症状、体征及肝功能(P<0.05)。结论联合治疗抗慢性乙型肝炎和代偿期肝硬化的纤维化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对照组。

  • 标签: 肝纤维化安格化纤丸HD-91-Ⅱ型肝病治疗仪
  • 简介:3例重症肝病合并感染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0、68、50岁)接受碳青霉烯类、利奈唑胺及氟康唑联合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血象变化。因疗效不佳换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g,8h/次静脉滴注。其中例1于换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11d后出现贫血及血小板计数下降;例2、例3分别于换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7d后出现贫血加重及血小板计数下降。3例患者分别在停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后31、21、7d,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明显恢复。

  • 标签: 哌拉西林 贫血 血小板减少
  • 简介:目的研究肝病毒/黄曲霉毒素B1双暴露相关性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染色体遗传学畸变的特点。方法将32例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为HCC的癌组织,按照乙肝病毒与黄曲霉毒素的暴露情况分为4个亚组:A组为HBV(+)/AFB,(+)10例;B组为HBV(+)/AFB1(-)10例;C组为HBV(-)/AFB1(+)6例;D组为HBV(-)/AFB1(-)6例。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rrayCGH)检测分析其22对染色体DNA拷贝数的变化。结果32例HCC样本中,共发现573个染色体畸变区段(chromosomalaberrations,CNAs)。其中1q、4p、5p、6p、7p、8q、10p、17q、20p、20q和X主要表现为扩增区段;1p、2q、4q、8p、9p、10q、11q、13q、14q、16p、16q、17p、19p、19q、21q、22q和Y主要表现为缺失区段。同时,共检测出25个染色体发生高频畸变的区段(recurrentlyalteredregions,RARs),其中lq21.1-q44、5p13.2-p15.3、6p12.1-p25.2、7q11.2-q35、8q11.2-q24.3、17q12-q25.2、18q12.3-q22.3和x为高频率扩增区段,而lp31.1-p36.2、2q23.2-q37.2、4q12-q35.2、6q14.1-q26、8p12-p23.2、9p21.1-p24.2、10q21.3-q26.2、13q12.1-q21.1、14q21.3-q32.2、16p12.1-p13.2、16q12.1-q24.1、17p12-p1313、19p13.1-p13.3、19q13.2-q13.4、21q21.3-q22.2、22q11.2-q13.2和Y染色体为高频缺失区段。8p12-p23.2缺失的发生率在进展期HCC(TNM分期为Ⅲ~Ⅳ期)中明显高于早期HCC(TNM分期为I~Ⅱ期)(仁0.038)。4q12-q35.2、13q12.1-q21.1的缺失及7q21.1-q35的扩增发生率在A组中最高。Cox模型分析结果示:在单因素分析中AFP水平、肿瘤大小、TNM分期、BCLC分期、侵袭与转移的发生、8p12-p23.2的缺失以及19p13.1-p13.3的缺失等为影响患者无瘤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P〈0.05).而在多因素分析中AFP水平、TNM分期以及8p12-p23.2的缺失等为影响患者无瘤生�

  • 标签: 肝肿瘤 乙肝病毒 黄曲霉毒素B1 染色体 Array CGH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解,为乙肝病毒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并探讨HBV前S1抗原在乙肝两对半组合模式中的阳性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抽取我院精神科住院患者46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乙肝病毒前S1抗原和乙肝两对半检测,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460例精神病患者血清HBsAg阳性81例(17.61%),其中大三阳27例(5.87%),小三阳41例(8.91%),HBsAg、HBeAg阳性的模式7例(1.52%);大三阳患者中前S1抗原阳性21例(77.78%);小三阳患者中,前S1抗原阳性30例(73.17%);HBsAg、HBeAg阳性模式的患者中前S1抗原阳性5例(71.43%)。三者间前S1抗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病患者HBV感染率高于一般人群,对这类患者应给予相应的抗病毒和保肝治疗,同时加强管理、消毒隔离、切断传播途径,避免其它精神病患者和医护人员被感染。

  • 标签: 精神病 乙肝病毒前S1抗原 乙肝两对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如何,以及对患者肝功能会造成什么影响。方法选取62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益肝灵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使用益肝灵片的同时使用阿托伐他汀,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脂、肝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以后,在血脂、肝功能方面多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小剂量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不错,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阿托伐他汀 肝功能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和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结果的差异性。方法收集85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和45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标本分别采用ECLIA和ELISA两种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并比较结果差异性结果经检测HBsAg、HBsAb、HBcA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eAg、HBeA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CLIA和ELISA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具有较好的符合性。其中,ECLIA高于ELISA且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 酶联免疫分析法 乙肝病毒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