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文报告了1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穿透性胎盘植入病例。该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4个月发现妊娠,超声提示“中央性前置胎盘,穿透性胎盘植入”。因担心射线及药物对胎儿的不良影响,患者强烈要求终止妊娠。经多学科会诊,术前使用替罗非班替代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并放置腹主动脉球囊,术中将穿透达浆膜的胎盘去除并行子宫修复成形术,术后予预防感染、抗凝及过渡抗血小板药物等治疗。患者于术后第6天出院。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以子宫颈为中心放射状改良大八字缝合术对胎盘植入性疾病中最严重的大面积穿透性胎盘植入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剖宫产术的大面积穿透性胎盘植入的孕妇131例,术前预置腹主动脉球囊,术中采用以子宫颈为中心放射状改良大八字缝合术的孕妇45例,为新术式组;采用其他缝合术式的孕妇86例,为常规术式组。比较两组孕妇的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量、周围组织受累情况、住院天数、其他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1)一般情况:两组孕妇的年龄、孕次、既往剖宫产术次数、终止妊娠孕周、盆腹腔粘连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术中情况:新术式组、常规术式组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 000 ml(400~1 600 ml)、1 200 ml(875~2 200 ml),新术式组低于常规术式组;手术时间分别为(94±34)、(108±37)min,新术式组短于常规术式组,以上指标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术后及新生儿情况:两组孕妇发热、血栓、入住ICU例数、术后住院天数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孕妇均成功保留子宫。两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术后随访:所有随访的产妇中,未见明显晚期产后出血、切口愈合不良及慢性腹痛等远期并发症者;未发现血尿、尿频、膀胱内壁结石等泌尿系统异常情况。术后半年随访的121例产妇中,恢复月经者79例。结论以子宫颈为中心放射状改良大八字缝合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不增加围手术期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大面积穿透性胎盘植入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穿透性胸部创伤合并血气胸患者治疗期间应用开胸手术和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选取80例穿透性胸部创伤合并血气胸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开胸手术,研究组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经治疗,研究组血清CRP指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
简介:摘要青光眼是由于视神经病变导致视野缺损的一种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病变,其典型的病理表现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丢失。病理性眼压升高为青光眼的主要危险因素。然而在许多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中,即使眼压正常,患者仍出现进展性视神经损伤及视野缺损,说明除了高眼压因素外,非眼压因素在青光眼发病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微循环障碍、自由基、跨筛板压力梯度变化、兴奋性毒性反应、神经营养因子剥夺、轴浆断流、免疫失衡、胶质细胞活化这些非眼压因素在青光眼视神经损伤过程中的作用。(中华眼科杂志,2020,56:549-556)
简介:摘要青光眼最核心的问题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及死亡所导致的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其病因及病理学机制复杂,至今临床鲜有证据充分、疗效确切的修复(保护、挽救及逆转)策略。为实现青光眼性视神经损伤修复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应用,需要全面认识青光眼发病机制的复杂性,遵循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转化流程,并始终将视网膜与视觉中枢作为整体确定视功能修复策略。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阐述,以期为眼科医师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21,57:717-720)
简介:摘要角膜上皮损伤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角膜上皮功能与完整性被破坏,导致角膜上皮细胞层部分或全层缺失。干眼是角膜上皮损伤的常见原因,也是角膜上皮损伤后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主要原因。我国研究者强调泪膜稳定性的改变是干眼发病的核心机制,这也提示我们改善泪膜稳定性在干眼及其相关角膜上皮损伤修复中的重要性。目前临床上应用眼表润滑剂补充泪液中水液、黏蛋白、脂质等成分,同时应用抗炎药物以提高泪膜稳定性。当眼表微环境存在异常或损伤时,其角膜上皮损伤位点积聚的生长因子满足不了损伤快速修复的需要,需要及时局部补充外源性生长因子,促进损伤愈合。本文从眼表润滑剂、抗炎治疗、促进角膜上皮修复几个方面就干眼相关角膜上皮损伤的修复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非穿透小梁手术和小梁切除手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9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进行分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非穿透小梁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小梁切除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均比较高,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短期眼压控制效果虽然不如对照组,但是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经非穿透小梁手术和小梁切除手术治疗均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但前者并发症少,后者能够有效的控制眼压。临床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术式。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非穿透小梁手术和小梁切除手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9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进行分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非穿透小梁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小梁切除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均比较高,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短期眼压控制效果虽然不如对照组,但是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经非穿透小梁手术和小梁切除手术治疗均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但前者并发症少,后者能够有效的控制眼压。临床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术式。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非穿透小梁手术和小梁切除手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34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江34例(45眼)患者分成两组,非穿透组(23眼)与小梁切除组(22眼),每组17例,非穿透组采取非穿透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术采取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非穿透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与小梁切除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穿透小梁手术和小梁切除手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手术成功率相当,但穿透小梁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优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