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有创机械通气病人发生气管插管 /切开人工气道并发症的原因, 并探讨有创机械通气病人发生人工气道并发症的预防性措施。方法:将2019年 5月至 2020年 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有创机械通气病人 25例,设为 α组 ,分析人工气道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安全性影响因素。纳入同期采取预防性措施的有创机械通气病人25例,设为 β组,探讨采取预防性措施后人工气道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25例有创机械通气病人中,发生气管内插管 1例、气管切开 1例、套管滑落 1例、气囊填塞 1例,人工气道并发症发生 16.00%;其中 套管维护不及时、套管选择及固定不当因素、病人自身因素导致发生人工气道并发症分别各2例、 1例、 1例。 β组人工气道并发症发生率 0.00%,明显低于 α组( p<0.05)。 结论:有创机械通气病人发生气管插管/切开人工气道并发症的原因主要包括套管维护不及时,套管选择及固定不当因素,病人自身因素 。采用预防性措施可有效提高气管插管/切开的临床安全性,降低气管插管 /切开人工气道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有创通气治疗,观察组使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5.32±1.56,死亡率为3.3%,再插管率为13.3%,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24.33±4.15,死亡率为26.7%,再插管率为40%,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选取由病情进行撤机方案和自主呼吸试验进行有创通气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选取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依据进行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的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收集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再插管率、总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治疗参数以及心率、血气分析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9.69±1.94)d]和总通气时间[(7.49±1.53)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87、5.10,均P < 0.05);观察组患者再插管率[4.76%(2/42)]以及病死率[2.38%(1/4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13、3.90,均P <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包括心率(HR)、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氧分压(PO2)水平均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以肺部感染控制窗情况作为治疗依据,行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不但能够减少患者总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改善临床表现,而且可以有效控制再插管率和病死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伴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呼吸内科近3年共计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伴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使用无创机械通气直至脱机和有创机械通气脱机。对比(1)两组在符合肺部感染控制窗时基础生命体征及实验室资料。(2)两组的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在符合肺部感染控制窗时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PaO2、PaCO2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能显著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伴感染患者住院时间及通气时间,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老年重症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重症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病例均于2016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实验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实验组采取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对照组单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0.0%),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老年重症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4年在我院治疗急性左心衰的70例患者,将其按照床头的单双号分为对照组(n=34)和治疗组(n=36),对照组患者予以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有创无创贯序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效果明显,具有临床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基于"心肺交互"的动态血流动力学指标是目前指导液体复苏的金标准,但这些指标的监测往往通过有创方法且操作较复杂。近年来,随着每搏连续无创血压监测系统(continuous non-invasive arterial pressure, CNAP)、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和超声测量血流动力学指标等无创手段在临床的出现,这些指标在容量治疗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前景。文章描述了CNAP和超声测量的基于"心肺交互"的动态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其评估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临床应用。两种手段在临床上的应用存在一定的争议。CNAP评估患者容量反应性是临床液体治疗的新趋势,但其应用条件有限,故目前不提倡完全采用无创的方法来指导液体治疗。但是,其可以作为有创监测的补充,帮助临床医师进行正确的液体管理,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有创机械通气方案对ICU重症心力衰竭进行治疗的可行性分析。方法本文研究对象均为我院ICU在2017年3月-2018年10月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选择66例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有创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平均33例,对两组患者分别配合相对应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不同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HR、R和SPO2、左室射血分数、BNP等相关指标,有创治疗组明显比常规治疗组更优,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方案相比传统内科保守治疗更为有效,使用有创机械通气对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快速、显著改善患者的相关心功能和血气指标,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有创动脉压监测在患者临床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2月30例采用外周动脉穿刺以及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技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有创动脉压进行临床应用监测,能够有效的保证患者的血压、心率等,并且能够对其进行及时的监控,使动脉穿刺以及测压的成功率有效的提升。结论有创动脉压监测对患者进行临床指导治疗,能够准确的判断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目的经桡动脉穿刺、置管、连续、动态行血压监测,为临床提供准确、及时的血压数据,以指导临床工作。经动脉穿刺导管采取动脉血标本随时测定血气分析,电解质变化;方法选择收治1cm的重患25例,经左桡动脉或右桡动脉穿刺一置管,通过换能器连接到计算机上,以显示器显示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以及动脉压的波形。记录有创血压(ibp)和无创血压(miBp)数值及测压时间,血压组对照并经统计学分析。结果iBp的测压时间为3秒±0.4秒,niBp的测压时间为23±2秒,iBP的数值比NiBp高18±2mmHg,两组对比,P<0.05。结论有创动脉血压能提供准确、及时的血压数据,便于对危重患者的血压连续、动态监测、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医疗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症患者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护理中的应用,以评估其对患者临床病情监测和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我们于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期间,招募了60例重症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30)。实验组接受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对照组使用传统非侵入性血压监测方法。记录了患者的生命体征、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反应等数据。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血压监测方面表现出更高的准确性和连续性。他们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减少(实验组:4.2天,对照组:6.8天)。实验组中并发症和对照组相比发生率较低。结论: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重症患者护理中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提供更准确的监测和干预,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风险。这项技术应被积极纳入重症护理实践中,以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和临床结果。
简介:摘要: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两大关口,只要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把写的练习有效融合到教学之中,多多进行课堂仿写练笔,而儿童都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久而久之,写作就自然水到渠成,轻而易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