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生心室游离壁破裂(FWR)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内科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741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心功能、hsCRP>100mg/L、静脉溶栓治疗与心肌梗死发生FWR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高龄、心力衰竭、静脉溶栓治疗以及hsCRP>100mg/L可能是预测STEMI患者发生FWR的危险因素。

  • 标签: STEMI FWR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观察120急救转运系统对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肌再灌注时间及其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行PCI的STEMI患者60例,根据入院方式分为120转运组36例和自行入院组24例,观察2组患者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FMC-to-B)时间、进门至球囊扩张(D-to-B)时间、D-to-B达标率(D-to-B〈90min)、平均住院天数、PCI术后1周及6个月心功能情况。结果与自行入院组比较,120转运组D-to-B和首诊FMC-to-B时间显著缩短[90minvs115min,P=0.002;(95±50)minvs(139±73)min,P=0.046],D-to-B达标率更高(61.1%vs29.2%,P=0.015)。120转运组术后6个月LVEF显著高于自行入院组。结论120急救转运系统可显著缩短STEMI患者的救治延迟,改善STEMI患者心功能和临床预后,减轻患者医疗负担。

  • 标签: 心肌梗死 急救 救护车 心肌再灌注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诊断效果及确诊率。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取18导联心电图检查,记录其心电图图像,观察心电图的特点。再对患者采取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资料进行对比。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据此判断心电图的诊断效果以及确诊率。结果60例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中,41例(68.3%)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心率失常患者有54例(90.0%),其中室性早搏12例(20.0%),房性早搏11例(18.3%),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0例(16.7%),房颤12例(20.0%),阵发性房速9例(15.0%)。心电图显示有缺血性J波的有19例(31.7%),无缺血性J波的有35例(58.3%),无缺血性J波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有缺血性J波的发生率(P<0.05)。经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较,心电图判读准确51例,判断失误7例,无法预判2例,判读准确率为85.0%。结论心电图运用于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中,诊断准确率较高,且方便快捷,有较好的特异性。可通过缺血性J波进行判别,提早发现进行干预治疗,但是心电图仍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通过与临床症状和其他辅助检查进行确诊。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电图 确诊率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急性 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诊断效果及确诊率。方法 选取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 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共计 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取 18导联心电图检查,记录其心电图图像,观察心电图的特点。再对患者采取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资料进行对比。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据此判断心电图的诊断效果以及确诊率。结果 60例急性 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中, 41例( 68.3%)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合并心率失常患者有 54例( 90.0%),其中室性早搏 12例( 20.0%),房性早搏 11例( 18.3%),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10例( 16.7%),房颤 12例( 20.0%),阵发性房速 9例( 15.0%)。心电图显示有缺血性 J波的有 19例( 31.7%),无缺血性 J波的有 35例( 58.3%),无缺血性 J波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有缺血性 J波的发生率( P< 0.05)。经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较,心电图判读准确 51例,判断失误 7例,无法预判 2例,判读准确率为 85.0%。结论 心电图运用于急性 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中,诊断准确率较高,且方便快捷,有较好的特异性。可通过缺血性 J波进行判别,提早发现进行干预治疗,但是心电图仍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通过与临床症状和其他辅助检查进行确诊。

  • 标签: 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电图 确诊率 诊断效果
  • 作者: 李志伟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09
  • 出处:《智慧医学》2023年11期
  • 机构:云南省大姚县中彝医医院云南大姚675400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早发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其预后情况。方法:本研究对60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分为早发ST抬高STEMI组和非早发ST抬高STEMI组。收集了包括一般资料、临床特点、心电图信息等在内的临床数据。对比分析了四个关键指标:心肌梗死范围、左心室功能、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的60例早发ST抬高STEMI患者心肌梗死范围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异,同时在左心室功能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而在预后情况方面的差异不显著。结论:根据本研究的结果,STEMI患者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特点,其中心肌梗死范围较大且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这些发现强调了早期诊断和治疗在改善早发ST抬高STEMI患者预后方面的重要性。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深入了解这些差异的机制,并寻找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 标签: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临床特点 预后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时效管理在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方法:本文中,研究对象具体构成为:我院诊治的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2组入院时间开始于2020年12月,结束于2022年9月,根据需要分组后,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指导依据为:电脑随机法,且2组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总例数为82;其中,41例在对照组中收入,41例在实验组中收入,在急救治疗阶段,将常规护理管理为对照组提供,护理时效管理为实验组提供,就2组住院患者急救治疗效果展开比较。结果:两组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时间指标,实验组各项时间指标均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患者近期预后情况比较,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应用护理时效管理,能够缩短诊疗时间,优化对于患者的急救效果,挽救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 心肌梗死患者 护理时效管理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针对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溶栓联合择期PCI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300例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溶栓后实施择期PCI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是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溶栓联合择期PCI治疗方法,效果比较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 糖尿病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临床路径对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21年3月至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140例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70)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n=70)实施急诊临床路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血清学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指标以及血清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通过急诊临床路径干预,可提升改善其心功能以及血清学指标,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临床路径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电图QRS波延长与心肌损伤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11月经确诊为冠心病患者90例,根据QRS波长是否延长分为延长组(n=52)和非延长组(n=38),分析QRS延长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比较延长组和非延长组患者心肌损伤指标CTnI、CK-MB、Myo及两组患者心脏功能LVEF、LVFS、LVEDd水平,分析延长时间与心肌损伤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QRS延长组血清CTnI、CK-MB和Myo指标均高于非延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RS延长组LVEF和LVFS的水平低于非延长组,LVEDd高于非延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RS延长水平与血清CTnI、CK-MB和Myo指标呈正相关(P<0.05),与LVEF和LVFS的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LVEDd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STEMI患者心电图QRS延长与心肌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监测ECG的QRS波群有助于评估STEMI患者心肌损伤程度。

  • 标签: 心肌梗死 ST段抬高 QRS 延长 心肌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路径单在急性ST抬高型(STEMI)与非ST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2021年1月至12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临床路径单护理),各35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天数更短,进入抢救室时长、心电图完成时长更短,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临床路径单护理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伐卢定对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面积及炎性水平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4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按患者的意愿将其随机分为比伐卢定组(n=70)和肝素组(n=70),于患者入组后每隔4h抽取患者静脉血测定心肌酶学指标,并计算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同时进行EF值、E/A值、BNP水平、IL-6水平及hs-CRP水平。结果术后72h研究组心肌梗死面积为(4345.35±844.21)U·h/L小于对照组的(4964.32±812.31)U·h/L,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伐卢定组与肝素组间BNP、E/A与EF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s-CRP水平与IL-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hs-CRP水平与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比伐卢定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炎性水平,减少患者心肌梗死面积,提高其舒张能力,在基层医院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有很好推广前景。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比伐卢定 肝素 心肌酶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单病种质量控制急诊救治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病人,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取我院收治的STEMI病人7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救治时间窗提前,由院前急救医师负责接诊本组STEMI病人,确保STEMI单病种质量控制的严格实施,并与导管室医师以及心血管内科医师联系,均在急诊室集合等待会诊。病人入院后以病人实际情况以及病人家属沟通情况为依据来选择合理的再灌注疗法,并将病人直接送入CCU或者导管室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或者PCI治疗。结果本组STEMI病人经在院接受院前以及院内急救处理以及由急诊科全力参与实施的STEMI单病种质量控制方案后,病人再灌注成功率得以显著提高(P<0.05);急诊室-开始溶栓治疗时间(door-to-needle,DTN)、急诊室-导管室(door-to-lab,DTL)、急诊室-首次球囊扩张(door-to-balloon,DTB)以及停留于急诊室的总时长均有显著缩短(P<0.05)。结论对于接受院前抢救处理的STEMI病人而言,单病种质量控制方案的实施有利于缩短其发病后进行再灌注治疗所需时间,使再灌注成功率得到有效提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单病种质量控制 心肌梗死 再灌注 急诊科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溶栓治疗效果,指导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巴彦淖尔市医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中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28例,溶栓者82例,未溶栓者46例,对比分析溶栓治疗效果。结果溶栓治疗能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血管,使心肌梗死的病死率明显下降,减少心肌梗死的并发症。新型的溶栓药物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溶栓的开通率及安全性。结论溶栓药物治疗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 标签: 溶栓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时间及其延误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并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患者资料,并采用Logistic分析延误因素。结果胸痛程度、胸痛病史与院前时间延误相关(P<0.05),首次心电图时间、医患沟通时间、转运导管室时间与院内时间延误相关(P<0.05)。结论胸痛程度和症状是否间断是影响患者及时就诊的主要原因,首次心电图记录、医患术前沟通和转送导管室等时间是延长门-球时间主要因素。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时间 延迟因素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院内死亡原因。方法连续入选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心内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STEMI行直接PCI院内死亡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死亡原因。结果总计1314例STEMI患者进行直接PCI治疗,住院期间死亡44例,病死率3.3%;发病到就诊平均时间(5.3±4.6)h;43.8%的患者梗死相关血管为前降支,其中11例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33例患者植入支架44枚,平均每例患者植入支架(1.1±0.8)枚。主要死亡原因为心源性休克56.8%,其次为心脏破裂占20.5%,15.9%死于血管并发症(包括无复流、支架内血栓、冠状动脉穿孔、夹层)。结论STEMI患者直接PCI院内死亡原因依次为心源性休克、心脏破裂、血管并发症。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死亡
  • 简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心脏疾病,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患者病死率仍然较高。除了高龄、合并疾病等不可改变的因素,开始治疗的时间和治疗模式的改变也是影响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如何进一步减少再灌注治疗延迟的时间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环节,因此,早期识别可进行再灌注治疗的患者特别是高危患者尤为重要。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早期识别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非典型 再灌注治疗 高危患者
  • 简介:摘要急性下壁ST抬高心肌梗死常见血管病变为回旋支或者右冠,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在总人群的发病率约0.6%~1.3%,包括左冠状动脉起源肺动脉、左冠状动脉开口于右冠状窦、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窦,回旋支起源于右冠窦等,右冠缺如是最少见的冠脉起源异常之一,本文报道1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冠缺如病患者。并结合介入指南及文献报道进行治疗及分析。

  • 标签: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右冠缺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注射用血栓通治疗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5年6月诊治的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所有入选患行放弃冠脉再通治疗。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治疗为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加用注射用血栓通为观察组,疗程1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平均值明显优于对照组,超声心动图LVEF平均值高于对照组,心肌梗死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可明显改善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疗效,改善心功能,减少不良事件。

  • 标签: 血栓通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简介:目的观察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4例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发病12h内行急诊PCI.其中急性前壁、急性前间壁心梗10例,急性下壁心梗4例.结果14例患者中,冠脉造影显示梗死相关动脉(IRA)为前降支8例,回旋支3例,右冠脉4例,13例患者(92.9%)介入治疗获得成功,置入支架15枚,全部获得TIMI血流3级.1例因术中发生室颤,经除颤转为窦性心律后家属放弃手术未能成功.结论对急性STE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是积极有效的,安全性高,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住院死亡率.

  • 标签: 心肌梗塞 血管形成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