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并且在冶金、食品及化工等各个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是人体及动植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机体的新陈代谢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人体内的含量多少,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智力及体质的发展。因此,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及其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食品、饮用水、生物组织等样品中分析检测也显得更为重要。

  • 标签: 光度法测定 测铜 微量元素 调节作用 新陈代谢 生物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小儿,锌,铁,钙,镁水平。方法对于我院儿童保健门诊检查1088例小儿,其中男572例,女516例,分0—2岁,3—4岁,5—6岁三组取其空腹全血测定,锌,铁,钙,镁,分别统计三组非正常值的发生率。结果发现本市0—6岁小儿微量元素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年龄阶段之间,锌,铁,钙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儿各年龄阶段需求不同,应根据各年龄阶段均衡营养,定期测量微量元素,据监测结果补充微量元素,不应盲目给予。

  • 标签: 微量元素 全血 小儿
  • 简介:摘要通过碘量法测定铜精矿中的含量,对其整个实验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的各个来源进行分析并计算,从而求出合成的铜精矿中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为0.00241,扩展不确定度为0.11%。

  • 标签: 碘量法 铜精矿 铜含量 不确定度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我国药理实验用硫酸培养基为透明天蓝色,特殊条件灭菌后先变褐色冷却摇匀后渐变为暗蓝透明色,称“中国蓝”。在没有特殊压力灭菌器设备条件下,摸索出用普通压力容器灭菌硫酸后呈现中国蓝效果的一套特殊灭菌技术方法。材料与方法半自动单开门的压力蒸汽灭菌器,正常灭菌工艺参数为压力0.15MPa,温度120℃,灭菌保持30分钟。由于培基含药理室提出了特殊的灭菌条件压力增高至0.16MPa,温度升高至124℃,同时培基含糖灭菌时间要缩短至15分钟。本研究所当前普通压力设备依照上述条件进行灭菌操作,不能达到上述不变色效果,这的确是个技术难题。为保证药理室研制工作不停滞,进行了系列技术参数细微改变试验,用打破常规技术方法,成功找到了使硫酸培基灭菌后显现出中国蓝的最适灭菌工艺参数和特殊操作方法。结果经过比对试验找到了快速升温快速排气法微调参数达到理想的灭菌效果即硫酸培养基溶液灭菌后由透明蓝渐变为中国蓝,由此建立了一种操作低端压力设备的特殊灭菌技术方法。

  • 标签: 药理室 硫酸铜 中国蓝 压力灭菌器 特殊灭菌
  • 简介:在过去的20年,金属及其代谢过程对神经疾病的影响引起了神经科学家的极大兴趣。近年来大量文献报道,铁、、锰和锌作为重要的神经化学因子与目的蛋白相互作用导致了与疾病病理生理密切相关的反应。

  • 标签: 运动障碍 金属沉积 代谢 神经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总结在诊断HLD中对患有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血清生化水平分析所发挥的作用和价值。结果:抽取本院中患有血清生水平降低的患者样本285例,将这些样本按照临床分型以及年龄等条件进行分组,其中包括42例的假性硬化型样本、138例的肝型样本、49例的脑内脏混合性样本以及59例的Wilson样本,在对样本进行科学分组之后进行分析,对其生化结果进行对比的分析。其中有血清生化水平正常的样本有3例,所以98.96%都属于生化异常。根据对288例样本患者血清的Cu2+、SCO、CP水平的分析以及和健康对照组结果的对比之下,其水平值均低于健康组的水平值。并且其中SCO水平与肝型以及假性硬化型之间明显水平更低,即P

  • 标签: 血清铜生化 肝豆状核变性 铜氧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刮痧治疗颈肩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接收并治疗的颈肩痛患者98例患者,用Excel软件随机分组功能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均49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刮痧进行治疗。比较 2 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2组VSA程度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刮痧治疗颈肩痛的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 标签: 痹症 刮痧 颈肩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转移瘤的CT诊断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4例颅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螺旋CT扫描,行平扫加增强,扫描层厚、螺旋距为6.5mm,小病灶者采用非螺旋超薄加扫,层厚2mm,18~20层每扫描系列。结果本组研究中,54例转移瘤中,病灶分布部,左侧大脑半球21例,右半球24例,两侧大脑半球9例;肺癌脑转移以额、顶叶近皮质较多,乳腺癌以小脑半球为多见;肿瘤大小51mm×85mm~3.1mm×2.6mm,平均大小(24mm×35mm)。结节状肿瘤伴水肿34例,CT表现为小结节灶伴周围水肿,表现为大片不规则状;环状强化伴水肿14例,CT表现为肿瘤环呈外厚里薄状,厚薄相关不一;混合型8例,CT表现为肿瘤呈结节、环节、周围水肿并存,形状不规则,密度不均,经增强扫可见结节与环状强化。结论螺旋CT扫描伴增强扫描是诊断颅脑转移瘤的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诊断的过程中应注意与胶质瘤、脑脓肿等症状相区别。

  • 标签: 颅脑转移瘤 CT 诊断 临床诊断
  • 简介:进一步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为了确保医疗安全,适时建立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检查、入院、手术、用血的“绿色通道”快速高效服务模式,使急危重症患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及时、安全、便捷、有效的救治,保证急诊急救绿色通道畅通。

  • 标签: 急诊急救 专用章 绿色通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国际疾病分类系统在国际上经过多次不断的修正编审,是一套较完整的科学分类法,具有专业性强、知识面广、实际操作难等特点。这就要求编码人员要熟练掌握ICD-10的编码规则,特别是优先分类的使用原则,灵活应用相关书籍的检索功能多方面多途径地查找,并养成详读病案资料的好习惯,遇到疑难问题及时与临床医生沟通,使编码准确率不断提高。

  • 标签: 国际疾病分类 ICD-10编码 优先分类章 编码规则
  • 简介:目的分析针治疗血管瘤后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评价其疗效以及相关影响,探索其方法的改进。方法收集针埋置治疗后1~13年的血管瘤标本13例,采用HE染色方法分析其病理学改变。结果针埋置后局部组织存在着针眼瘢痕形成及色素沉着,显微镜下可以见到血管的轮廓,血管腔内血栓形成,血管腔闭塞,管壁增厚,纤维化,部分管壁玻璃样变,血管周围有较多纤维组织增生。结论针治疗血管瘤疗效肯定,但局部仍存在着瘢痕形成及色素沉着等缺点,若将针进行改进,使其直径变小,术后进行弹性压迫,则可能可减少其副反应。

  • 标签: 血管瘤 铜针埋置术 病理分析
  • 简介:对102例21/2~7岁幼儿园儿童进行锌、、铁营养状况的调查。每日锌摄入量仅达供给量标准的52%,发锌均值为83、33±33ng/g,明显低于其他地区报导值。但本组身长、体重多数超过9省市标准。服用微量元素制剂组的一般情况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提

  • 标签: 铁营养状况 幼儿园儿童 制剂组 缺锌 贫血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曼月乐的避孕效果。方法将200例放置节育环的妇女随机分为两组曼月乐组和含节育环组。曼月乐组妇女放置曼月乐避孕,含节育环组则放置普通含节育环避孕。10个月后对所有妇女进行随访,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同时也比较两组中月经过多者采取不同避孕措施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妇女的避孕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妇女的环脱落发生率、腰部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曼月乐组月经量减少的妇女、闭经比含节育环组的多;曼月乐组发生下腹部疼痛和不规则阴道出血的妇女则明显少于含节育环组的;结论曼月乐节育环是一种避孕效果好,安全性高,对子宫内膜抑制具有可逆性的新型避孕器具,月经量较多者使用曼月乐节育环可减少不规则出血、腰部疼痛、下腹部疼痛的发生率,能更好保护妇女的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曼月乐 含铜节育环 避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近视儿童和青少年血清锌、、硒浓度和/锌比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门诊诊治的166例近视儿童与青少年[近视组,其中110例男孩,56例女孩,年龄(13.78±4.21)岁]以及150例同期视力正常的儿童与青少年[对照组,其中87例男孩,63例女孩,年龄(12.37±4.82)岁]为研究对象,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测定其血清锌、、硒水平并据此计算反映机体氧化应激水平的/锌比值。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s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结果近视儿童与青少年的血清锌、硒水平较对照组降低[(0.83±0.27)mg/L比(1.06±0.32)mg/L,(41.05±9.07)µg/L比(47.19±8.36)µg/L],/锌比值较对照组增高[(1.18±0.32)比(0.98±0.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间血清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儿童及青少年血清微量元素间不具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近视儿童与青少年血清抗氧化微量元素锌、硒水平降低,/锌比值增高,这提示儿童与青少年的近视进程可能与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相关。

  • 标签: 近视 微量元素 铜/锌比值 氧化应激
  • 简介:目的探讨减少气管切开后感染录假单孢菌的护理措施。方法将2007年入住神经外科患者37例病人设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37例病人气管切开后33例感染录假单孢菌的原因,将2008年入住神经外科患者35例病人设为实验组,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后,气管切开病人感染录假单孢菌由2007年89.2%下降到2008年54.3%。结论提高病人机体抵抗力,将病人放置在空气流通良好的病房,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避免接触性传播,可有效地减少气管切开后感染录假单孢菌的发生。

  • 标签: 气管切开 铜录假单孢菌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