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以下肢主要肌群及负重关节训练为主的肌力训练体操对老年人平衡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2016年1-3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北京市某干休所老年人66名,坚持下肢肌力训练12周,比较不同跌倒风险等级老年人训练前后跌倒发生率、10m最大步行速度、单腿平衡时间、“起立一行走”时间等的变化。结果训练12周后,跌倒发生率由24.24%降至13.64%。高风险人群单腿平衡持续时间延长(P〈0.05)、步行速度增快(P〈0.05),中风险人群“起立一行走”时间缩短(P〈0.05)。绪论下肢肌力训练可以改善高风险人群平衡状态、加快步行速度,提高中风险人群运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跌倒,同时方法简单易掌握,适合在社区及养老机构中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平衡膳食的肠内营养支持方法。方法将47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随机分为平衡膳食组24例和普通膳食组23例。平衡膳食组按照“食品交换份法”,5种食品按照比例份数搭配配餐,普通膳食组按照患者的习惯进餐,不实施干预。比较2组营养支持的效果。结果在平衡膳食组,患者体质量、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总蛋白、白蛋白和前白蛋白7个指标在移植后90d与移植后30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依次为-8.5,-4.7,-4.2,-10.2,-3.9,-14.1和-80.9),P〈0.01;在普通膳食组,仅有体质量、血小板和前白蛋白3个指标在移植后90d与移植后30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依次为-4.5,-4.6和-14.9),P〈0.01。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平衡膳食有利于造血的全面恢复和营养支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液体管理与电解质平衡策略在急性肾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肾损伤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液体管理与电解质平衡策略。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指标及电解质平衡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液体管理与电解质平衡策略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电解质平衡情况及临床护理效果。结论:液体管理与电解质平衡策略对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并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在对Heider平衡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该理论在照顾者对癌症病人疼痛管理态度影响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应用设想:在照顾者对病人的情感态度一定的前提下,照顾者对病人疼痛管理态度影响研究可按照“照顾者疼痛知识→照顾者疼痛管理态度→病人疼痛管理态度”的研究路径进行管理。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风寒痹阻型肩凝症治疗中平衡火罐联合雷火灸疗法的应用效果及肩关节功能影响。方法:抽选就诊风寒痹阻型肩凝症(即肩周炎)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行对比性治疗研究(2024年2月~2024年6月),将患者随机分组后,对照组(41例)行常规治疗,研究组(40例)基于常规治疗行平衡火罐联合雷火灸疗法治疗。比较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肩关节活动度,治疗有效率组间差异。结果:较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中医主证、次证积分降低,且肩关节前屈、外展、后伸角度及治疗有效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风寒痹阻型肩凝症患者平衡火罐联合雷火灸治疗,可在综合调养疾病证候病机后,优化治疗效果,提升患者肩关节功能改善作用,临床效果确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静互补平衡论的功能锻炼对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在2021年12月到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股骨颈骨折患者9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功能锻炼指导,对观察组进行实施动静互补平衡论的功能锻炼干预,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满意率有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同时,对照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为8.0%,显著低于观察组的18.0%,上述两组指标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静互补平衡论的功能锻炼对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的护理干预策略在临床试验上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联合运动疗法对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步行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3.1-2024.1我院神经内科接收的40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护理组接受护理干预联合运动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平衡功能以及室内平底45米折返行走时间。 结果 护理后护理组平衡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护理组患者室内平底45米折返行走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护理干预联合运动疗法对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平衡功能,提高患者室内平底45米折返行走能力,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