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的患者35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单纯癫痫患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癫痫发作的特点,并做出总结。结果观察组女性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癫痫临床分型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两组患者的脑电波检查显示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癫痫发作频率与病程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癫痫患者提供治疗的时候发现,如果患者并发偏头痛,则会让病情更加严重,对临床治疗产生一定影响,所以,治疗的时候需要对患者的临床症状给予了解,提供针对性的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学龄前癫痫患儿应用奥卡西平混悬液治疗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在我院收治的学龄前癫痫患儿中随机选取5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儿采用奥卡西平混悬液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卡马西平治疗,就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的74.36%,且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低于对照组的28.21%,P<0.05。结论在儿童癫痫临床治疗中应用奥卡西平混悬液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服用方便,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急性病毒性脑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表现。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例急性病毒性脑炎继发性癫痫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同期20例急性病毒脑炎未伴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脑电图。结果20例急性病毒性脑炎继发性癫痫患者中,17例影像学异常,异常率为85.0%,全面发作8例(40.0%),单纯部分发作4例(20.0%),复杂部分发作3例(15.0%),部分继发全面发作3例(15.0%),癫痫持续状态2例(10.0%)。治疗后痊愈18例。结论急性病毒性脑炎对大脑皮质造成损伤后,容易导致继发癫痫的发生,影像学检查脑皮质的额叶、颞叶皮质受累,脑电图检查表现为中度和重度异常患者,容易发生癫痫。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能够为临床的治疗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在小儿癫痫患者护理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6年3月份——2018年3月份收治的小儿癫痫住院治疗的患儿108例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观察组组在此基础上对家长开展健康教育。对两组患儿家长护理前后进行相关护理知识掌握评分调查、患儿治疗依从率比较,并在出院前开展临床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接受护理后,两组家长的各项掌握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观察组家长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依从率为90.74%,较比对照组66.67%的治疗依从率有一定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6.30%,与对照组统计结果83.33%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在小儿癫痫患者护理中应用利于家长对疾病知识、影响因素、护理知识等方面有深入的认知,可以更好的配合护理人员开展工作并做好自身的家庭护理,患儿的治疗依从率显著的提高,家长的护理满意也大大提高,利于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降低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导管滑脱率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出本科室2017年1~12月期间收治的68例留置PICCO导管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模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细节组,每组均34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细节组实施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导管滑脱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细节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显著(P<0.05);常规组的导管滑脱率是8.8%,细节组是2.9%,细节组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5.3%,细节组是97.1%,细节组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细节护理在留置PICCO导管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且可有效降低导管滑脱率,进而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实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强化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来院就诊的小儿哮喘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35例。观察组采用强化健康教育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急性发作次数与再入院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强化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中效果明显,可减少患儿治疗次数,减轻患儿痛苦,促进疾病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二黄方治疗多发性硬化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多发性硬化急性发作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二黄方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量化评分、年复发次数与治疗后激素副作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量化积分、年复发次数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症状量化积分、年复发次数与激素副作用发生率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多发性硬化急性发作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二黄方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次数,而且激素副作用少,兼具有效性与安全性,临床上推广普及很有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胆囊结石急性发作患者行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胆囊结石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开腹组和常规组,各60例。常规组行基础治疗,开腹组新开腹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果开腹组的治疗有效率56例(93.33%)显著高于常规组46例(76.67%),开腹组并发症的发生几率1例(1.67%)显著低于常规组8例(13.33%),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胆囊结石急性发作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能够达到十分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长程视频脑电监测中痫性或非痫性发作性事件的识别与处理策略。方法 选择 2018年 1月至 6月西京医院脑电生理监测中心拟诊为癫痫或可疑癫痫的连续性非选择性患者 156例,对监测过程中出现的发作性事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56例患者中 35例 (22.4%)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到临床发作,总发作次数达 109次,其中 34例可见发作时同步痫样放电而确诊为癫痫, 1例发作期无同步痫样放电而诊断为非癫痫发作, 14例根据视频脑电监测结果修正了发作类型的诊断。结论 长程视频脑电监测中发作性事件的正确识别对癫痫的诊断及分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有助于鉴别痫性与非痫性发作,尤其应重视对脑电图的各项监测指标进行科学、综合的判读。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均为36例,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进行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与常规组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未存在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癫痫的治疗中采用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未增加患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整体效果较为理想,推广性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视频脑电图与MRI检查在继发性癫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与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继发性癫痫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视频脑电图与MRI检查。探讨V-EEG、MRI诊断继发性癫痫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60例继发性癫痫患者行V-EEG检查,其中有55例患者监测异常脑电信号,39例患者监测出局灶性痫样放电,5例患者检查结果正常,阳性率为91.7%;行头颅MRI检查,发现52例患者颅内存在相关结构病变或发育异常,8例患者未发现异常,阳性率为86.7%。两种检查阳性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I结果阳性时,V-EEG检出率为94.2%(49/52);MRI结果阴性时V-EEG检出率为75.0%(6/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EG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视频脑电图与MRI相结合,对提高诊断率、降低漏诊率及误诊率、评估手术效果、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癫痫治疗中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应用下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小儿癫痫患儿66例,采用随机划分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丙戊酸钠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结果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0.91%(30/33)与对照组84.85%(2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9.09%(3/33)与对照组12.12%(4/33),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癫痫患儿治疗中,左乙拉西坦、丙戊酸钠应用下均可取得显著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好,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