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索FARES在临床中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应用价值。方法:针对本科室收治的肩关节前脱位患者进行手法复位,两组患者分别采用FARES法及Hippocrates手法复位,比较两种复位方法的操作时间、复位成功率、并发症、复位次数及进行手法复位过程中的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比较,A组患者行FARES复位,复位成功率、复位次数及复位时间等方面均优于B组Hippocrates手法复位患者,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B组患者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比较,A组患者 V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ARES法手法复位肩关节前脱位,操作简单,对患者软组织损伤较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取经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手术治疗对于膝关节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措施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4例。实验组采取经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治疗措施,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内固定手术治疗,收集两组患者资料,并且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膝关节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13例(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8例(57.14%),实验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取经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手术治疗措施,对于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效果十分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胫骨近端开放楔形截骨+同种异体股骨头植骨对内侧间室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1年4月期间就诊于本院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共40例,以信封法随机分组,研究组20例,对照组20例。研究组行胫骨近端开放楔形截骨+同种异体股骨头植骨治疗,对照组行单髁置换术治疗。组间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并发症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胫骨近端开放楔形截骨+同种异体股骨头植骨对内侧间室膝骨性关节炎有显著疗效及安全性,对疼痛、膝关节功能均有显著改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膝内侧室骨性关节炎( MCOA)治疗中,实施胫骨高位截骨术( HTO)填充金属垫块及陶瓷垫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9月 -2020年 3月间,我院收治的 22例膝内侧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金属垫块)、研究组(陶瓷垫块),各 11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 VAS、 HSS评分以及术后随访垫块碎裂、滑出、没有骨长入的例数。结果:经对比,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 VAS、 HSS评分相较对照组并无显著差异( P>0.05);但对照组垫块碎裂、滑出例数相较研究组有显著改善( P<0.05)。结论:在 MCOA的临床治疗中,实施胫骨高位截骨术( HTO)填充金属垫块及陶瓷垫块在功能、疼痛评分方面有一定的差异,但对于垫块骨长入预后效果差异较大,建议选择金属垫块更可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肌电图在周围神经损伤诊断中的特征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8月~2021年2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周围神经损伤患者57例,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40例(共97例)开展对比性诊断研究。研究期间引导所有人员接受肌电图检测。收集两组肌电图检测结果后,对比肌电图指标数据差异。结果:周围神经损伤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腓总神经、股神经、胫神经检查所得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低于健康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肌电图在周围神经损伤诊断中,可在监测周围神经运动、感觉传导速度变化特征后,实现对其周围神经损伤的有效诊断、评估,临床价值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温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纳入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得分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72例患者采取随机方法分组为对照组(36例)、研究组(36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电针治疗,研究组接受温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法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的86.11%,H-B评分研究组(17.2±5.1)分,高于对照组的(13.1±5.9)分,RPA评分研究组(2.2±0.5)分,低于对照组的(3.4±0.6)分,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患者面部神经症状、面部功能得到较好改善,推荐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瘘的磁共振诊断价值。方法: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共有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瘘患者91例在本院就诊、治疗。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磁共振检查以及临床综合检查,分析并对比结果。结果:临床综合诊断显示,35例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患者共有47处病灶,56例肛瘘患者有56处病灶。直肠周围脓肿磁共振准确检出率100.00%,大于超声85.11%(P<0.05)。肛瘘磁共振准确检出率100.00%,大于超声85.71%(P<0.05)。结论:对肛周疾病患者实施磁共振检查,可明确脓肿数量,肛瘘部位,诊断准确性达到100%,应用价值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64排螺旋CT在周围性肺腺癌中影像征象特点,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于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在诊断的过程当中采取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诊断的方式,对比诊断效果以及作用。方法:研究2019年1月~2019年11月在我院就诊60例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均通过病理检查后确诊患有子宫内膜病变,分别采取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经阴道超声患者在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疾病的检出率明显优于经腹部超声诊断的患者(P<0.05)。经阴道超声诊断出的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例数为58例(占比96.67%),经腹部超声诊断出的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例数为12例(占比20.00%),经阴道超声诊断出的患者例数明显优于经腹部超声的患者(P<0.05)。结论:对于患有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采取经阴道超声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能够使患者尽快地进入到后续的治疗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于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在诊断的过程当中采取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诊断的方式,对比诊断效果以及作用。方法:研究2019年1月~2019年11月在我院就诊60例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均通过病理检查后确诊患有子宫内膜病变,分别采取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经阴道超声患者在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疾病的检出率明显优于经腹部超声诊断的患者(P<0.05)。经阴道超声诊断出的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例数为58例(占比96.67%),经腹部超声诊断出的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例数为12例(占比20.00%),经阴道超声诊断出的患者例数明显优于经腹部超声的患者(P<0.05)。结论:对于患有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采取经阴道超声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能够使患者尽快地进入到后续的治疗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