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股骨头置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龄(≥80岁)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9例,随机予以骨水泥型和生物型股骨头人工关节治疗,观察、比较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功能评分、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种假体选择对治疗的过程具有基本相同的作用,但骨水泥组的进程更快。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运用骨钩辅助复位存在难复性髋内翻的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6月39例于我院骨科接受PFNA内固定治疗的存在难复性髋内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病例资料。骨钩辅助闭合复位17例,有限切开复位22例。评估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TAD、螺旋刀片滑动距离、髋关节Harris评分、血管神经损伤等指标。结果平均随访11.8±2.1月,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均达到骨性愈合,未出现螺旋刀片切出等内固定失败。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钩辅助闭合复位组均显著短于切开复位组(P<0.01)。TAD、螺旋刀片滑移距离、Harris髋关节评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复位不良,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结论骨钩辅助闭合复位在治疗存在难复性髋内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中能够取得良好疗效,该类患者应优先考虑闭合复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动力切削系统在声带息肉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声带息肉患者在显微镜下应用喉动力切削系统进行微创手术。结果术后常规行电子纤维喉镜随访,随访6~12月,无复发,总有效率100%。结论喉动力切削系统在声带息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很好,操作精度高且创伤性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针(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配合措施。方法选择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均采用PFNA内固定方式治疗,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针对手术进行的护理配合措施。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并发症,术后均恢复良好,在出院后的3~12个月达到100%的优良率。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与全面的术中配合工作能够保证PFNA内固定手术顺利完成,减少并发症,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38)与对照组(n=38)。对照组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优良率更高,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安全、有效,具有手术时间段、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值得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应用PFNA内固定和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高龄患者纳入课题研究,随机分为PFNA组(n=20)和关节置换组(n=20),分别进行PFNA术和关节置换术。结果PFN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关节置换组患者,P<0.05;关节置换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和出院时间、术后一年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优于PFNA组患者,P<0.05。结论PFNA内固定及关节置换均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式,在临床工作用应当结合患者的综合因素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术治疗手术失败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限元分析及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0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非骨水泥型骨干锁定型髋关节假体置换术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行手术失败病例的有效方法。1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关节置换术,手术时间(2.23±1.08)h,术中平均出血量(915±47)ml,术中无患者发生股骨骨折或关节脱位情况。随访1年,患者Harris评分(40.3±14)显著优于术前(2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手术失败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可行非骨水泥型骨干锁定型髋关节假体关节置换术治疗,能够恢复患者解剖结构,促进术后早期负重,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共情这项基本心理咨询技术在动力性心理治疗中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并且尝试将共情的态度融入了基本的心理咨询技术当中进行了探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老年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中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与动力髋螺钉两种内固定方法手术前后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取本科室自2014年1月—2015年6月治疗的老年转子间骨折分别采用髓内固定及髓外固定的患者失血量,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沉降率(ESR)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等指标手术前后的变化,其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45例,动力髋螺钉35例,结果两组骨折病人术前无明显差异,术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组的失血量及红细胞沉降率、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等指标变化程度明显低于动力髋螺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是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一个较好的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接收的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64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患者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中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治疗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便于患者的日后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动力性心理治疗对抑郁症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9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常规组患者治疗采用常规的抗抑郁药物,基于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同时实验组另实施精神动力性心理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HAMD评分。结果治疗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常规组高(P<0.05);实验组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实行精神动力性心理治疗,有非常显著的疗效,可广泛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研究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以及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在股骨转子间骨折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到2014年12月到我院进行股骨转子间骨折间治疗患者60例,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为30例,研究组为30例,给予对照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方法,给予研究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功能以及并发症情况等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研究组患者在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后重负时间等方面均要短于对照组,在出血量方便均要小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数据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以及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均为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间的好方法,二者各自具备优点。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光动力女性腔道尖锐湿疣的心理因素,并提出如何针对性的进行护理,为临床治疗女性腔道尖锐湿疣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女性腔道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记录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如恐惧、焦虑、多疑以及忧郁,两组患者心理无明显差别(P>0.05)。在患者治疗两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患有心理状况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4%,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76%,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72%)来说,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96%)更高,综合比较两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对于女性腔道尖锐湿疣的治疗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并采取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模式对其进行护理治疗,能有效的提高治疗的疗效和患者的依从性,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疾病对于患者的伤害,患者的满意度也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