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在动力性心理治疗中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共情在动力性心理治疗中的实践

张子霁

张子霁

(宁波市康宁医院浙江宁波315012)

【摘要】本文探讨了共情这项基本心理咨询技术在动力性心理治疗中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并且尝试将共情的态度融入了基本的心理咨询技术当中进行了探讨。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7-0048-02

共情基础上的心理治疗,尤其共情与动力性心理治疗的结合,实际上在治疗过程中,强调了相关的语言表达技术目前精神分析的基本治疗技术有澄清、对质、解释。现代精神分析治疗家将共情的态度运用于这些技术中。许多现代精神分析的方法仍保留着弗洛依德理论的核心内容,但这些方法也在很大程度上采用了罗杰斯的态度,以提高治疗关系,并对来访者(病人)实施充满尊重的治疗。其中以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为重要的代表。

1.共情在自体心理学的意义

科胡特(KohutH)是自体心理学(SelfPsychology)理论的创建者,他在与各种求助者的相处中发展出自己的共情观点(S.Cormier,1998)。对科胡特来说,其理论的转折点来自一个咨询个案。

一个求助者在每次访谈中都激烈地指责他。当他不再试着解释和说明求助者的行为,并开始倾听时,他意识到这些指责是求助者试图展示一个事实,即他早年由于与不称职的监护人生活在一起,她一直不能得到监护人的照顾。科胡特猜测,求助者通过治疗中的行为向我们展示他们的需要,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些线索:即他们早年没有从监护人那里得到能够使他们建立起自我意识的东西,因此他们需要从治疗师那里得到。

当一个孩子的需要没有被满足或受到伤害时,它只是被阻止了,但并没有消失。它通常以原始的形式保留于一个人的身上,这种原始的形式解释了为什么一些成年求助者在治疗中表现出非常幼稚的行为。科胡特假设了五种需要,分别为被赞赏,并使自己的梦境、希望和幻想被认可的需要;被关爱、被喜欢的需要;被安慰、使某人倾听并作出共情反应的需要;被激励和被关注的需要;被原谅的需要。

科胡特认为如果这些需要持续受到阻止和压制,孩子长大后就会缺乏自信,自我结构就会受到损伤。而且,自我会分割为真实的自我——与自身和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和虚假的自我——顺从最初监护人的需要、否认自我真实需要的谦卑自我。它只是被阻止了,但并没有科胡特认为自恋性人格障碍是源于母亲的共情失败(FailureofMaternalEmpathy)。小孩需要能共情他需求的成熟且有回应的双亲。父母长期的共情失败造成所谓的自恋型脆弱(NarcissisticVulnerabilities),而这是治疗者必须提供具有共情的回应来协助患者克服的。

科胡特(1984)认为,共情的核心在于为求助者提供“矫正情感体验”,重要的是治疗师对求助者及其情感的接纳。要避免任何使求助者听起来像是批评的评论。最初的监护人缺乏共情接纳,因而使得求助者自我中的某些部分受到压抑。在咨询中切不可重复这一压抑过程,相反,治疗师需要创造一种氛围,使求助者以前被埋没的自我得以浮现、受到接纳、并被整合。达到这个目的的途径就是让求助者知道,他们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方式“并没有受到批评,从他们自己特殊的个人发展史出发,他们的方式是最有可能被接受的方式”。

2.共情在心理咨询技术中的实践。

一般而言,心理咨询的技术中,共情被单独的列为一个选项。但是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共情的位置实际上可能高于其他几种技术的位置。比如,澄清,对质与解释。因此在以共情的基本态度和回应方式作为咨询的基本的时候,共情的态度似乎能更加的融入具体的咨询技法当中。

2.1共情式澄清

澄清代表着询问更进一步的讯息。指治疗师就来访者(或病人)已经能够面对的心理现象的产生过程,在更细节的层面加以观察。

举例说明,在面对来访者,需要探索其与父亲相关信息的谈话情景中,非共情的表达可能为:“(面无表情,眼神冷峻)告诉我你爸爸是怎么骂你的?”这种情况虽然作为澄清技术而言也将信息的内容指向了来访者的细节。似乎也执行了澄清这项技术的内容。但是在潜意识层面是非共情的,命令的,权威的,这些非共情的意识化或无意识化表述都又可能加剧来访者的痛苦感受,或引起意识或无意识化的阻抗。最终干扰内心探索的过程,降低甚至恶化治疗联盟的有效性。

共情性的表达的一个种类型是:“(面色关切,眼神温暖)可能表达这些会一些难受,你可以告诉我你爸爸是怎么骂你的吗?你能多说一点吗?”这样的问话,不带有“逼迫”性,而是用商量的口气。潜意识层面和来访者在认知和情感层面上都有所连接。不仅完成了探索具体信息的澄清目的,并且在有共情色彩的表述下,这种探索是温和的,理解的,富于同情并支持的。因此在普遍意义上而言,共情基础上进行澄清的技术应用在实践中更容易具备治疗性影响。

2.2共情式对质

对质是向来访者(或病人)提出治疗者的观察。所谓观察是治疗师发现来访者出现的许多不一致。对质是使来访者认识到他在回避某些事物,而对此他必须予以理解。不幸地是,对质带有攻击的涵义,而这部分并不是运用这种技巧的目的所在。因此把两件事情面对面摆在一起的对质方式,实为一种共情的方式。

举例说明,在面对来访者描述矛盾信息的情况下,治疗师采取对质的技术,非共情的对质可能是,治疗师说:“(表情怀疑)你的话里面有矛盾,能解释下为什么一方面说又幸福童年,一方面说父亲常常殴打你?”这种表达中治疗师可能以侦探式的视角来观察差异与矛盾,并且在潜意识层面是一个探索者,而非陪伴者。这种态度和语气可能引发来访者因防御方式的出现而被回避或引发愤怒。

共情性的对质表达可能是:“(表情好奇并柔和)我有些好奇,因为刚刚听你提到,一方面你说你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但另一方面,你谈到在你小时候你的父亲常常殴打你。”这种表达所带来的友好氛围,以及温和的触及来访者的防御。这种情形能够营造出一种温和的“抱持”的氛围。在共情充分的情景下,来访者更有意愿接触自身的防御和回避的信息,从而提成治疗的效果。

2.3共情式解释

现代精神分析的解释技术是用来指出目前的感觉、态度或者行为是重复以前的感觉、态度或者行为。解释常被认为是解释因果关系,其实指出平行的关系也同样有效。

举例说明,在需要对来访者的行为感受进行解释时,非共情的解释可以表达为:“(肯定的,决断的)你对我的害怕是因为你对你母亲感到害怕。”非共情的解释的特质常常武断,不具体,并且表现出不容置疑的态度。这种解释实际上在治疗实践中收效甚微,因为实际上在潜意识层面,这样的表达伤害了来访者的自恋感受,并且来访者会对这样的解释表现出受伤害的感受。

共情性解释的表达可能为:“(尝试性)你害怕可能是因为如果你对我很生气,会使我拒绝你,就像你曾经描述过害怕母亲因为你做出不尊敬的行为而把你留在房间里一样。当然她的确真的做了。”这就是一种共情的态度下的解释。因为谈话内容中共情性的解释对于将无意识内容意识化的过程中推进了来访者主动性的理解的可能性。这份来访者自主感的促发,正是基于共情的感受基础上才能体会的。

3.结论

共情在心理动力学治疗中的理论和实践已经一定程度上进入到了实践性的心理治疗领域中,临床心理的实践工作也势必推动我们在和个案的工作中更深入的理解和感受共情所带来的效果。实践和研究的结合将更深层的揭示人心连接的实质基础,更好的帮助治疗师有效的工作。也更好的帮助我们每个人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美]MichaelStClair著.贾晓明苏晓波译.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2][美]RobertDNye著.石林袁坤译.三种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