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彩色超声检查早期诊断胎儿发育异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前超声检查1996例,诊断87例11~13+6孕周胎儿发育异常的声像图的分析及随访结果。结果1996例11~13+6周的胎儿超声检查中发现胎儿发育异常87例,其中颈部异常的68例(包括号NT测值增厚51例、颈部水囊瘤16例)、全身水肿2例、腹裂1例、脐膨出5例、无脑儿2例、露脑畸形6例、巨膀胱1例、颅骨缺损1例及联体双胎1例。结论孕11~13+6周是产前筛查的重要阶段,进行规范的产前超声检查是产前胎儿畸形筛查的可靠方法及重要手段,对胎儿发育异常的早期诊断及处理具有重要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异常分娩孕产妇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收治的异常分娩孕产妇中抽取68例作研究对象,观察组(n=34)应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照组(n=34)则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孕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产后2h出血量以及新生儿娩出5min时的Apgar评分。结果(1)观察组孕产妇的自然分娩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助产率、剖宫产率则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观察组孕产妇产后2h阴道出血量是(142.63±6.49)ml,新生儿平均Apgar评分是(8±1)分;对照组孕产妇产后2h阴道出血量是(186.48±13.18)ml,新生儿平均Apgar评分是(7±1)分;2组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异常分娩孕产妇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明显提升其自然分娩率,降低其产后2h出血量,改善新生儿健康状态,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产力异常分娩产妇的价值及剖宫产术率。方法本次观察随机选取了我院2015年2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86例产力异常分娩产妇,将86例产妇按入院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及剖宫产术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组间数据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同时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及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产力异常分娩产妇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水平及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及剖宫产术率,该护理措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月经异常是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APS)的女性患者的常见不良反应,APS对下丘脑D2受体有拮抗作用,可抑制催乳素抑制因子,使催乳素(PRL)升高。高PRL会抑制下丘脑的促性腺素释放激素分泌,从而使促性腺素低下,卵巢功能低下而引起月经异常,甚至闭经。近年以中医药为主改善该项不良反应的研究越来越多,故本文检索了近年的与其相关的中医药、针灸等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类文献及临床案例报类文献。检索发现抗精神药物引起月经异常、闭经、泌乳是临床很常见的症状,中医通过服用单味药、复方及针刺疗法,取得较好疗效。在今后研究中需收集更多临床案例进行观察,并实施规范化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肿瘤异常蛋白(TAP)检测在判断结直肠癌患者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2月60例结直肠癌患者,对其临床就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病例均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并接受术后化疗治疗,对治疗前后TAP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本组患者TAP阳性率(96.67%)均高于其他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ALP),检出差异明显(P<0.05);本组患者治疗前TAP表达阳性率为96.67%,治疗后阳性率下降至53.33%,同时治疗后TAP凝聚物面积明显下降,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TAP阳性率高于其他肿瘤标志物,可作为结直肠癌的主要肿瘤标志物。开展化疗治疗,可有效改善TAP表达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代谢异常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糖管理及护理。方法以2017年10月—2018年7月我院80例糖代谢异常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血糖管理。对比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评价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干预后FPG(4.37±0.52)mmol/L、2hPG(7.69±0.31)mmol/L,两项指标均显著低于本组干预前及对照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糖代谢异常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糖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对预防糖尿病、促进健康行为养成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6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肝功能异常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为6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异甘草酸镁进行治疗,而常规组患者采用复方甘草酸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人数显著多于常规组,且复常时间显著少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以及总胆红素(TBIL)相比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在治疗中,两组患者均为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于肝功能异常患者采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进行治疗,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缩短康复时间,安全可靠,临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孕妇妊娠晚期心电图(ECG)与甲状腺激素(TS)水平之间的关系以及异常ECG对妊娠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优生优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56例妊娠晚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年龄段的不同,随机分为高龄孕妇组(年龄≥35岁)78例和适龄孕妇组(年龄<35岁)78例,比较两组孕妇均在相同孕周时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和ECG异常孕妇检测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结果,随访两组孕妇的妊娠并发症。结果高龄孕妇组ECG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适龄孕妇组(χ2=16.235,P<0.01),ST-T段改变、短P-R期间、心律失常、导联低电压、电轴偏左的发生率也均高于适龄孕妇组(χ2分别为3.265,5.214,6.871,4.114,2.981,P均<0.05),ECG异常以心律失常为主。妊娠晚期ECG异常孕妇FT4和TSH检测水平低于ECG正常孕妇(t值分别为2.541,3124,P均<0.05)。FT3检测水平低于ECG正常孕妇(t值为1.85,P>0.05)。高龄孕妇组孕妇不良妊娠并发症(产后出血、胎膜早破、流产或死胎、早产及新生儿低体重)的发生率高于适龄孕妇组(χ2分别为6.325,4.217,8.226,4.991,3.571,P值均<0.05)。结论高龄孕妇妊娠晚期ECG异常发生率高于适龄孕妇,以心律失常为主。FT4和FT3水平变化可能参与了ECG异常结果的发生。异常ECG和TH改变可影响高龄孕妇不良妊娠的结局,在妊娠晚期加强两者监测可为优生优育提供至关重要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前诊断指征与胎儿染色体异常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总结筛查诊断经验,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方法本研究试分析2014年1月—2017年6月,因有各种产前诊断指征而在我院进行产前诊断的960例孕妇的妊娠结局。其中940例孕妇接受羊水穿刺胎儿染色体检查,20例孕妇接受脐带血穿刺胎儿染色体检查。结果胎儿染色体异常率5.0%(48/960),其中数目异常45例,结构异常3例。异常结果按产前诊断指征分类,各指征所占比例分别为超声异常者43.75%(21/48),高龄妊娠25%(12/48),血清学筛查高风险12.5%(6/48),父母一方染色体异常12.5%(6/48),有不良孕产史6.25%(3/48),部分具有两项指征。产前诊断确定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孕妇,其中40例选择终止妊娠,8例选择继续妊娠,其中3例继续妊娠者发生自然流产,1例继续妊娠者坚持分娩21-三体,其余4例未见明显表型异常。结论产前诊断染色体异常绝大多数需要终止妊娠,非致死性异常有继续妊娠的机会。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消毒供应室集中处理与传统处理眼科器械的清洗效果。方法对本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需清洗消毒的98件眼科手术器械资料予以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9件,实验组予集中化处理,对照组予自行处理,比对两组清洗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器械包布清洁93.88%、处理95.92%及功能93.88%等方面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灭菌合格48件,对照组灭菌合格37件;实验组灭菌合格率97.96%显著高于对照组75.5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科器械于消毒供应室予以集中处理可有效提高清洗效果,促使眼科器械的安全性得以有效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早中期亚临床甲状腺异常对妊娠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40例诊断为亚临床甲减孕妇为研究对象,并做为观察组,60例正常甲状腺功能且TPOAb阴性的孕妇为对照组。观察组间孕妇的妊娠情况与妊娠结局。结果本院对1200例孕妇进行甲状腺功能的筛查工作,有147例为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发生率为12.25%;正常对照组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流产、产后出血以及早产等情况,对比观察组有明显的降低;正常对照组胎儿中出现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以及胎儿畸形的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有明显的降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对孕妇进行甲状腺功能的检查,对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预见性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状况的影响。方法2015年8月—2017年5月在我院实施血液透析的患者60例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将常规护理给予对照组,实验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透析前后凝血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透析后,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都明显的下降,而且透析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都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凝血功能的异常情况,使得治疗期间凝血事件的发生率大大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