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科学有效的手足患儿的护理措施,以帮助患儿早日得到康复的目的。方法对50例患儿实施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包括患儿的隔离,皮肤,口腔饮食等基础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同时注重家属的健康宣教。结果50例患儿全部痊愈。结论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减轻患儿的痛苦,促进患儿的全面健康。护士应当深入了解手足患儿的发展规律,全面实施的检测患儿的病情,有效的提高手足病的治愈率,并能对小儿手足病的康复起到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手足口病 护理体会,肠道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8例手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年龄、发病月份、病原菌、临床表现。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炎琥宁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该组中发病年龄多集中在3岁以下,6~8月份发病最多,以柯萨奇病毒感染为主。临床表现以发热、皮疹为主要症状。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足病的发病呈明显的季节趋势,主要症状为发热和皮疹,综合治疗能够提高疗效。

  • 标签: 手足口 临床特点 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手足病的流行特征,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对近3年收治手足病患儿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的结果,本组病例以1~5岁患儿居多。患儿皮疹以手足最常见,其次为口腔,双膝和臀部。发热是常见症状,重症病例血常规,白细胞,C反应蛋白可升高。痊愈50例,无1例发展为重症或死亡。结论小儿手足病及时早期诊断治疗,预后较好。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科护理教学中加强学生无菌观念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2级护理学专业三年制学生123人,按照班级分为对照组(n=64)和实验组(n=59)。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对比分析两组学生在2个月后对无菌原则的认识、学习兴趣及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情况。结果实验组学生对无菌原则的认识清楚率(83.05%)显著高于对照组(59.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学习兴趣良好率(98.31%)显著高于对照组(92.19%),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的良好率(98.31%)显著高于对照组(90.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护理教学改革在加强学生无菌观念方面的培养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加强。

  • 标签: 外科护理教学 无菌观念 培养效果
  • 简介:摘要为保证注射用头孢硫脒无菌检验质量,对所用无菌检验方法必须经过验证,才能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本试验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无菌检查法进行试验并进行验证,以确认供试品在该实验条件下无抑菌活性或其抑菌活性可以忽略不计。若供试品的生产工艺、原辅料组分或检验条件发生改变时,检验方法应进行重新验证。

  • 标签: 注射用头孢硫脒 无菌检查 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无菌物品每个领用周期,领用人员做计划领用物品的时间。方法使用核查表的方法,逐项统计领用。结果使用核查表的方法后,大大减少领用人员的时间成本,提高领用人员的工作效率。结论虽然核查表法尚未成熟,但是通过优化表格和优化物品的放置,最终核查表都是能够帮助大家,值得推广。

  • 标签: 核查表 无菌物品领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在骨科无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骨科无菌手术患者12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骨科无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骨科 无菌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对病区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以确保临床安全。方法对病区无菌物品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整合出病区无菌物品管理中常见的问题,通过共同探讨制定了相关的对措来解决此类问题。结果病区无菌物品管理人员需严格按照无菌物品管理制度,同时结合临床无菌物品使用情况及时调整无菌物品种类、基数、数量,严格执行先到先用,使病区无菌物品管理规范化,结论在调查期间,我病区没有出现由于使用无菌物品而引起的医院感染。规范病区无菌物品管理可确保临床无菌使用物品安全,防范医疗护理风险,保证患者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血清CysC、尿NAG和尿β2-MG对监测原发性高血压肾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和酶联法对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血清CysC、尿NAG和尿β2-MG水平测定,并与35名健康人做比较。结果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清CysC、尿NAG和尿β2-MG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且血清CysC水平与尿NAG、尿β2-M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γ=0.4925,0.6139、P<0.01)。结论血清CysC,尿NAG和尿β2-MG水平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胱抑素C 尿N-乙酰-&beta -D 氨基葡萄糖苷酶(NAG) 尿&beta 2-微球蛋白(&beta 2-MG)
  • 简介:摘要目的尿液干化学法检测尿隐血与沉渣镜检尿红细胞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方法对500份新鲜尿的干化学试带法检测尿隐血与尿沉渣镜检尿红细胞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干化学隐血阴性与尿沉渣仪镜检红细胞(RBC)的符合率为97.4%,干化学隐血微量与尿沉渣仪镜检RBC的符合率为69.2%,干化学隐血(+~+++)与尿沉渣仪镜检RBC的符合率为29.4%。结论只有将尿液分析仪与尿沉渣镜检联合检测,才能提高尿液检验的质量。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尿沉渣镜检 尿红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尿管气囊内注水量与尿液渗漏、尿管脱出等的关系,并制订针对性的对策。方法120例留置气囊尿管者分别予气囊内注入10ml、15ml生理盐水后,对所致尿液渗漏、尿管脱出、尿道损伤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气囊内注水量与留置尿管时间相比较,尿液渗漏及尿管脱出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留置气囊导尿管,气囊内注水15ml液体,留置天数10d内能减少尿液渗漏,防止尿管脱出的发生和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 标签: 气囊导尿管 注水量 尿液渗漏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使用电极电位法检测低值尿钠的变化,鉴别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肾前性氮质血症,正确评估肾小管坏死。方法用生理盐水与检测样本按照一定体积比例混合,在Vitros350干生化分析仪上平行测定生理盐水和混合样本的钠离子浓度,经换算得出低值尿钠的浓度。结果该法测定钠离子浓度精密度较高,批内精密度评价X=145.1,s=0.61,CV=0.42;批间精密度评价X=145.1,s=1.67,CV=1.14,测定结果较好,能满足临床需要。结论解决了临床上低值尿钠样本的检测,特别是根据连续性检测低值的尿钠,判断患者是否有急性肾衰的发展尤为重要。

  • 标签: 电极电位法 钠离子 尿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手术患者留置尿管运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对325例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通过舒适护理措施的实施全部手术留置尿管者均能接受此项操作,没有恐惧心理,无1例产生并发症。结论对妇科手术留置尿管患者实施有效舒适护理可减轻留置尿管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不适,可预防、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

  • 标签: 留置尿管 舒适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尿碘检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尿样留取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中心在2016年1月份到2017年6月份的所采集尿液标本300例,随机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组,每组各60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检验,甲组采用ADA检测法与国际法相结合、乙组采用不同容器检测、丙组对不同时间进行采集进行检验、丁组采用不同时间进行检验、戊组则大量饮水与晨尿尿样对比检验,并对最终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ADA检测法与国际法相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管尿碘值明显高于塑料管(P<0.05);餐后6小时与空腹晨尿尿碘值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鲜晨尿尿碘值明显高于冷冻2月的尿碘值(P<0.05);新鲜晨尿尿碘值明显高于大量饮水后的尿碘值(P<0.05)。结论不同尿碘检测方式其结果无明显差异,但尿样的保存和采集取流方式不同对尿碘检测值的影响较大。

  • 标签: 尿碘检验 存在问题 分析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静脉输血输液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1,但在寒冷季节输液,由于液体温度较低,常致使病人的肢体发凉,发麻、涨痛、甚至全身发冷而打寒颤,常给病人带来不良反应,造成微循环血流速度降低,影响治疗效果2。尤其是术后病人、婴儿、老年病人、发烧病人,低温大容量输液常造成体温下降;而低体温可导致许多并发症的发生,如凝血机能障碍、伤口愈合缓慢、住院时间延长、药物代谢速度降低等。寒冷气候,术中术后体腔冲洗液则应加温至37℃左右,以防冷水刺激,引起膀胱,胃肠道痉挛。在输注前对血液、静脉输液及冲洗液进行加热,可以有效的防止病人体温的下降,改善病人的精神状态,消除多种并发症,可显著减轻病人痛苦,促进病人康复,体现人性关怀3。而以往血液、静脉输液等的加温多采用输液加温器或电子加温器进行,但输液加温器体积较大,不利于搬动,不适合广泛推广应用;电子加温器只是对输液管进行加热,加热面积较小,温度不恒定,容易产生气泡,发生气体栓塞4。市场也出现了一次性液体加热,但该类产品加热效率低,不能长期使用,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另外,在抢救病人和快速冲洗体腔时常采用气体加压的方法,对急需输入药液、血液和冲洗液的病人起到加快输注的作用。但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专门针对输液的加压装置,这无形中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又延长了患者的治疗时间。我们根据临床实践,研制了一种可实现输液加热加压装置,并获得了国家专利,现介绍如下。

  • 标签: 输液袋 加热 加压
  • 简介:摘要我们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有些药品在静脉滴注时需要避光,以保持药品的效力,以往在需要静脉滴注避光药液专用避光不够时则临时用黑色棉布包裹在配置好的输液外,既费时费事而且避光效果不理想。为此,向大家介绍一种我科自制的输液避光,并简述其制作方法和实际应用。

  • 标签: 避光 静脉输液 输液袋 设计与应用